近日,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同舟共济”战略合作8周年庆典暨“云智能行业赋能,全场景AI正当时”高峰论坛隆重举行,北京、深圳、南京、香港四地联动,与特邀客户、伙伴、专家欢聚一堂,头脑激荡研讨云智赋能新实践,同频共振畅谈AI全场景新应用,继往开来共启同舟共济新航程。
华为公司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部部长陈林,华为云生态发展与运营部部长陶志强,华为云销售伙伴发展部部长郭婷,北京华为云总经理王彬,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CEO陈宇红,中软国际执行总裁彭江,中软国际执行总裁童强,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华为技术与解决方案集团总裁刘刚,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总裁闫国栋,中软国际华为技术与解决方案集团副总裁、智算中心总经理李晨光,以及硅基流动、硕磐智能、天眼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自2017年7月17日,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同舟共济”战略合作签约以来,中软国际紧跟华为云战略步伐,伴随华为云增长曲线,坚定坚决坚持保障同舟共济成功。作为华为云领先的能力型伙伴,双方合作已覆盖从云到鸿蒙、昇腾AI云服务、盘古大模型、GaussDB数据库与数据底座等领域。本次大会,中软国际携最新AI实践,与华为云和业内精英一道,研讨云原生、数据智能等关键技术联合创新、技术共生、产品共建和商业共赢。
1领导致辞
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CEO陈宇红博士为庆典暨论坛做开幕致辞。陈宇红博士首先回顾了中软国际和华为云八年同舟共济合作历程。八年前的今天,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在华为坂田基地正式签署“同舟共济”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华为云首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八年来,中软国际心无旁骛绑定华为,业务投资和财务投资超过25亿,在“1+3”业务方向,即云智能基础、智能体与模型工场服务、ERP咨询实施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开源鸿蒙AIoT与数字孪生全场景,布局已近完成。去年云销售业绩已近20亿,是8年前的百倍。连续两年蝉联华为云重磅奖项“磐石奖”。
在销售能力共建方面,中软国际从无到有建设了5000家渠道,布局在全国各地,引导千行百业中小企业上云;打造销服一体化组织,在北上广深苏与华为云代表处一起,在行业和价值客户实现深耕。在产品能力共建方面,中软国际首家中标华为云AI原生应用引擎采购项目,多款自研“问”系列产品上架华为云商店,中软国际在华为云商店一共上架了25款联营产品,其中云速云盘蝉联华为云商店“双料出海奖”。在服务能力共建方面,中软国际的CTSP已经完成了13个标签的上架认证,在华为云生态伙伴中位列第一。中软国际作为华为云海外战略伙伴,以香港为桥头堡,深化中东、东南亚市场拓展,在亚太等重点区域构建了体系化的业务拓展和交付服务能力。
同舟共济八年征程,对于中软国际而言,不亚于新一轮的科技长征。回顾来路,初心如炬。我们坚定投资云智能业务,实现组织级的高度战略协同与互信。我们不断深入电力能源、金融、政府、交通等关基行业,聚焦卓战核客户端到端数字化转型需求,建设全场景、全技术栈的云+AI服务能力。
在AI领域,结合华为云CloudMatrix384 超节点等基础设施升级,我们研发了R1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新一代AI Native云服务。在企业数智化转型领域,中软国际扬帆R/7电力行业企业核心经营系统解决方案已经成功上架华为云商店。在鸿蒙业务领域,我们深度参与华为鸿蒙生态10万应用目标的攻坚战,持续推进鸿蒙单框架原生应用开发和迁移。此外,我们从云边端先解构再重构,构建统一的终端物模型,把传感器集群变成超级物模型集群,用根技术解决根问题。
站在合作八周年的新起点,中软国际期待与华为及生态伙伴携手迈入“同舟共济2.0”时代,共同践行AI发展之路,共赴智能世界的星辰大海。
华为公司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部部长陈林随后致辞。陈林先生表示,回顾同舟共济八年历程,中软国际表现出优秀的业务前瞻性和组织适应性,ALL IN华为云,是目前华为云生态中规模最大、投入资源最多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度荣获华为云的重要奖项——“磐石奖”,充分体现了中软国际的实力与投入。最重要的是,中软国际在庞大的业务基础上,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与华为整体业务发展步调协同,为客户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年来,双方携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面向未来,期望中软国际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围绕云业务战略布局加强资源保障,聚焦关键客户和核心伙伴需求,提供更深入服务,创造更大价值,构建更强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位势。华为云也将继续坚定支持中软国际,在战略资源匹配、技术能力开放、市场协同拓展等方面做好有力支撑,共同实现业务的规模持续增长和盈利的健康发展。双方继续秉持同舟共济之精神,紧密协作,把握机遇,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中软国际执行总裁童强就中软国际AI全场景战略布局做了阐述。童强指出,随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AI的深度应用和服务会成为牵引云资源使用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此,中软国际确立了全场景的 AI 战略,将云+AI统筹规划发展,为客户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云+AI增值产品和服务。
从项目实践中来到客户场景中去,我们基于华为的AI产品底座,打造了全场景AI产品体系R1,包括底层工程服务、中间层AI使能数据服务、上层AI Agent的开发应用服务,为企业提供从感知到决策的全方位智能化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将持续与华为在AI产品、技术及服务上进行联合创新,以智能软件工厂和模型工场为主要服务内容,基于行业科创中心、联合实验室的技术预研与场景试点,持续帮助客户构建AI原生应用、形成AI助力数字转型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不断积累行业的模型迭代增强能力。
2同舟共济新启航仪式
与会嘉宾见证了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同舟共济新启航。象征双方历经八年淬炼的合作之舟再度扬帆,驶向智能世界新航程。不仅是对过往八年风雨同舟、互信共赢的致敬,更是对下一个阶段同心同构宏伟蓝图擘画未来的有力宣示。
3重磅发布
中软国际正式发布全场景AI-R1系列产品。R1品牌传承中软国际自2000年来依托自研平台迭代创新的理念和初心,面向AI原生应用展开全新范式探索。
智能时代,模型越来越丰富,最后一公里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从集中的训练转向边端融合的推理和智能体应用,为此我们提出data for AI新范式。使用大模型落地2B应用智能化时,有不少关键问题需要突破,例如语义化的高质量数据,多模态的数据融合,快速构建可沉淀、高准确、可解释、可回溯的智能体等等。根据工程实践,我们梳理总结了中软国际的全场景AI的4E体系(边端Edge、基础Engine、使能Enablement、行业Enterprise)产品架构,分别服务与边端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智能体及数智化转型应用开发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资产积累与快速变化应对。从两翼的万物互联AI边端产品族、数据支撑的AI基础产品族,到中间核心的AI使能产品族全栈布局,基于实践封装出标准化的Agent,从而形成R1产品系列体系。
R1-AIoTP智能物联网平台,实现上鸿即上云,通过优化设备纳管协同,让万物形成物模型,广泛的AI原生物联数据接入,从端侧硬件入口解决源头数据原生输入并实现AI决策下沉,让智能物联网成为智能体的触角,根场景贡献根能力。
R1-DMP数据管理平台,以数据驱动智能,搭建多元数据建模、数据采集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作的平台,不断增强数据治理、语义治理能力。平台可支持在线高精度地图的采集数据管理和标注任务分配、资源调度建模、行业多模态数据生成端及数据样本管理端等应用。
R1-ADP智能体构建集成和运营平台,基于华为昇腾算力和底层平台将灵犀平台做了全面升级,在大模型落地行业场景时解决数据资产的接入和使用,快速生成智能体应对复杂的业务流程和灵活多变的业务处理,提升智能体的智能化水平和敏态应变力,并在工程化方面有效积累,形成规模化的赋能提高AI解决方案的水平。
R1-EIMOS数字化转型支撑平台,以AI原生4A架构,业务+数据双模驱动,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R1智能企业架构管理平台,基于战略和组织结构构建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的数字孪生框架。R1智能企业应用APP开发平台通过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承接企业业务架构并实现应用智能化。
为了支撑公司全场景AI转型,中软国际投资建设了以华为云为底座、鲲鹏+昇腾的智算中心,并建设了AI Lab、IDS Lab、企核经Lab,为客户在AI及数智化转型等业务领域开展创新验证,促进业务拓展,加速智能化。
同时,本次大会在深圳、南京、香港也设置了三个线下分会场,南京分会场,我们邀请到了华为云CloudDevice解决方案总经理杨鑫、 江苏云销售伙伴发展部部长熊彬彬、华为云江苏云生态发展与运营部部长周黑平;深圳分会场,我们邀请到了华为云深圳云生态发展与运营部部长肖伟光与云销售伙伴发展部部长朱琰;香港分会场,我们邀请到了香港华为合作伙伴部崔煜及印尼、马来、泰国华为云代表参与活动。
此次八周年庆典暨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软国际与华为云的战略伙伴关系迈入更具活力与想象力的“同舟共济2.0”时代。双方将继续秉持“联合创新、共建生态、共赢未来”的理念,以云为基,以智为翼,深化在云原生、AI大模型、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等前沿领域的协同,携手客户与伙伴,聚力释放全场景AI的无限潜能,为中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
AI
+关注
关注
88文章
35318浏览量
280710 -
中软国际
+关注
关注
0文章
662浏览量
7618 -
华为云
+关注
关注
3文章
2774浏览量
18344
原文标题:八载同心路,击檝赴霄云丨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共庆“同舟共济”八周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CSI00354,微信公众号:中软国际】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