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1.2亿订单落地!人形机器人芯片需求爆发?

Big-Bit商务网 ? 来源:Big-Bit商务网 ? 作者:Big-Bit商务网 ? 2025-07-22 14: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资本与商业化落地双向驱动,开启行业新纪元。

在产业资本方面,7月上旬,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密集融资热潮,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达77起,超过去年全年总和(67起),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强烈信心。

7月7日,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7月8日,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7月8日,浙江智鼎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

7月9日,星海图宣布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7月9日,开普勒机器人宣布成功完成A+轮战略融资。

在商业化进程上,7月11日,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携手赢得了中国移动(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这一项目的总预算达到了1.2405亿元。智元中标7800万元的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订单,宇树中标4605万元的小尺寸机器人及配件订单。此次中标刷新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中标金额的最高纪录。

智元与宇树中标中国移动1.2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标志着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目前,已经有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发布了量产计划,数量从几百台到几千台不等。

wKgZPGh_LDGADrK8AACAGyd107E79.jpeg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执行器及其电子系统、电源系统及其电子部件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水涨船高。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步落地,其电子产业链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遇。

01人形机器人主要构成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主控制系统

目前,在人形机器人主控系统方面没有特定的方案,各家采取的技术路线都不尽相同,目前主流的方案有CPU+GPU、CPU+FPGA、GPU+ASIC等方案。

CPU+GPU的方案最为成熟,特斯拉的FSD芯片就是采用该路线,其中CPU做控制、GPU做图像处理、NPU为神经处理单元,并集成了大量的计算单元和专门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能够高效的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推理任务;

CPU+FPGA方案,由于FPGA的开发流程简单,具有较短的研究周期,但FPGA的价格比较高,同时FPGA的功耗也相对较高,不适合功耗敏感的应用;

CPU+ASIC的方案,通过数字“类存算一体”方式实现MAC操作,在电路级实现“存算一体”,该路线运行稳定性较高,但并行性和能效比较低。

具体产品方面,英特尔的i系列或者Ultra系列CPU、NVIDIA的Jetson系列(比如Xavier NX、AGXOrin、Orin Nano、Thor等)、高通(Qualcomm)的机器人平台(RB系列)、Intel的酷睿系列及MovidiusVPU是主流选择。

也有一部分机器人企业也在探索基于RISC-VArm架构的自研芯片。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优必选的初代Walker搭载的是英特尔的i7 7500U(2.7GHz)和i5 6200U(2.3GHz)、升级版的Walker X主要采用i7 8665U(双路、1.9GHz)再加上NVIDIA GT1030显卡;

宇树科技的H1系列人形机器人标配的是英特尔的i5/i7芯片,可以选配i7加NVIDIA Jetson Orin NX(单块或多块,最多3块);

傅立叶智能的GR-1采用的是英特尔的i7 13700H处理器;众擎机器人的PM01人形机器人采用的是英特尔的 N97 配合NVIDIA的 Jetson Orin芯片;

智元机器人采用的是Jetson Orin芯片;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天工通用人形机器人Pro版采用的是英特尔的CPU与 NVIDIA 的Jetson Orin芯片等。

人形机器人的小脑——运动控制系统

MCU

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实现精确、实时电机控制的“神经末梢”。每个或者每组关节电机通常都配有专门的微控制器来执行底层的伺服控制任务,这个微控制器主要是MCU,也有采用DSP、FPGA或者性能更高的MPU等。

在供应商方面,电机控制MCU市场供应商众多,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人形机器人的MCU产品,大都是采用通用型MCU产品,只是人形机器人使用的MCU产品,对实时性、可靠性和多接口能力的要求更高。

德州仪器其C2000实时控制MCU系列是电机控制领域的标杆产品。

wKgZO2h_LDKAYrmwAABjqiTT2G470.jpeg

意法半导体STM32系列MCU产品线极为丰富,基于Arm Cortex-M0/M3/M4/M7/M33等多种内核,提供了从低成本到高性能的广泛选择。

wKgZPGh_LDKAcruDAAEq_vAhx_M68.jpeg

恩智浦其i.MX RT系列跨界MCU(结合了Arm Cortex-M内核的实时性与应用处理器的性能)及MCX系列MCU芯片适用于机器人和运动控制。

wKgZO2h_LDKAJrSpAACxtks2J_c34.jpeg

纵观全球MCU市场格局,在了解国际头部厂商的态势后,值得注意的是,以兆易创新为代表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在高性能微控制器领域也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国内MCU企业代表:

兆易创新的芯片产品长期深耕机器人领域,GD32G553系列高性能MCU,采用Arm Cortex-M33内核,主频高达216MHz,比较适合控制一些大的关节。对于需要更加精密运动控制的精细关节,采用Arm Cortex-M7内核、主频600MHz的GD32H7系列MCU。

wKgZPGh_LDOAO5T4AAOT8OUyDvQ80.jpeg

GD32 MCU产品布局(来源:兆易创新公众号)

国民技术面向具身机器人、工业控制等智控领域拥有标杆产品N32H78x N32H785EC N32H76x N32H765EC系列MCU。该MCU系列产品具有超强算力、超快响应、超高精度、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等优势特点。

wKgZO2h_LDOAUBQgAAEcF_DCqcA55.jpeg

N32H78x MCU(来源:国民技术官网)

极海G32R501实时控制MCU,采用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主频高达250MHz,支持Arm Helium矢量扩展技术,可在机器人旋转关节、线性关节及灵巧手等模块提供卓越的控制性能。

wKgZPGh_LDSAMw3UAAFRzHSYUpg75.jpeg

G32R501 MCU(来源:极海官网)

功率器件

功率器件是电机驱动功率级的核心,负责根据MCU产生的PWM信号,对供给电机的高电流进行高速开关控制,从而驱动电机绕组产生旋转磁场。传统上,硅基MOSFETIGBT是主流选择,但近年来,以氮化镓(GaN)FET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因其卓越性能,在人形机器人等功率密度和效率要求极高的领域崭露头角。

对于GaN市场,根据Yole的数据,预计2029年全球GaN市场规模将提升至2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6%,其中工业领域GaN市场规模增长率甚至可达50%以上。

针对GaN,目前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商有以下这些:

TI:提供低压GaN FET和集成了驱动器的GaN智能功率模块(如DRV7308,LMG2100R026半桥GaN功率级,以及MOSFET门极驱动器(如DRV8350三相智能门极驱动器)。TI强调其GaN解决方案能将功率级尺寸减小50%以上,并支持数百kHz的PWM控制。

wKgZO2h_LDWAeGtgAAAuKQBG3nY74.jpeg

DRV7308(来源:TI官网)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EPC):是增强型氮化镓(eGaN)功率器件的领导者,提供eGaN FET和ePower Stage IC(集成功率级)。其EPC23104 ePower Stage IC(100V, 11mΩ RDS(on) typ,15A)及其参考设计EPC91104(适用于14V-80V输入,最高14A连续电流)专为人形机器人等精密运动控制应用优化,强调紧凑设计和高效率。针对更大功率需求(如肘部和膝部电机),EPC提供EPC9176。

wKgZPGh_LDWAWMCUAADR266YpIY47.jpeg

EPC23104(来源:宜普官网)

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拥有广泛的 MOSFET 产品组合(如OptiMOS系列)和CoolSiCMOSFET。在GaN领域,英飞凌也推出了CoolGaN系列产品,包括分立GaN HEMT和集成了驱动的GaNEiceDRIVER IC,适用于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应用。

wKgZO2h_LDaAf55cAAK7Yeilz9Y34.jpeg

GaN HEMT GS61008P-TR(来源:英飞凌官网)

ST:提供各类MOSFET(如STPOWER MDmesh,STripFET系列)和 GaN 解决方案,包括分立 GaN 晶体管和MASTERGAN系列(集成半桥驱动器和GaN HEMT的系统级封装产品),以及 STDRIVE GaN驱动器。

wKgZPGh_LDaAWTPRAABKyMG2IGo15.jpeg

GaN e型晶体管(来源:ST官网)

安世半导体(Nexperia):提供N沟道和P沟道功率MOSFET,以及GaN FET产品组合,覆盖从低压到中高压的应用。

wKgZO2h_LDaAN2iMAABm1qgd1e471.jpeg

650 V e-mode GaN FETs(来源:安世半导体官网)

02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介绍

在深入探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硬件架构后,不难发现,电子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正推动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快速迭代。而这一趋势的背后,离不开国内一批创新企业的积极布局与技术实践。

以下是人形机器人的几家代表企业:

优必选(UBTECH):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和“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Walker X等型号展示了在家庭服务、老人陪护等方面的潜力。

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近年来推出了其通用人形机器人H1,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运动部件和控制算法上的进步。

智元机器人(Agibot):由备受瞩目的前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成员彭志辉(稚晖君)创立,其人形机器人“远征A2”打造高可靠、轻量化、超高槽满率绕线工艺的量产自研一体化关节,最高峰值扭矩430N·m,电机扭矩密度50Nm/Kg,支持长时间稳定行走。

03写在最后

当前及未来,人形机器人产品形态和技术特点正朝着更智能、更经济方向演进。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MCU对实时性、可靠性和多接口能力的要求更高。功率器件方面,GaN因其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特性,成为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的重要选择。GaN产品性能的提升、集成化,以及先进封装与散热是未来产品的一大研发方向。

人形机器人在硬件方面,对电子部件的极致追求,正驱动着相关芯片向更高性能、更高集成度、更高能效、更高可靠性和更强智能化的方向进化。人形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其电子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满足实际场景需求的必然要求。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616

    浏览量

    442711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28

    浏览量

    369165
  • 人形机器人
    +关注

    关注

    7

    文章

    750

    浏览量

    1767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形机器人“造车”,车企扎堆布局!

    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于汽车制造应用已被看好,这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用进程。 ? 图源:广汽集团 ? 广汽 GoMate 多项零部件自研 ? G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1:31 ?2608次阅读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造车”,车企扎堆布局!

    汉威科技邀您共赴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近期,人形机器人赛道不断爆出亿元级采购订单,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形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6:33 ?374次阅读

    ADI人形机器人的“感觉神经 + 电力神经元”核心芯片方案盘点

    以下是关于 ADI(Analog Devices Inc.)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芯片方案解读与型号分析 ,聚焦其核心优势、关键产品系列、适用模块和生态布局: 一、ADI在人形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3:41 ?954次阅读

    迈来芯:凭借汽车芯片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正加速来临。行业普遍认为,2025 年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人形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00:18 ?3512次阅读
    迈来芯:凭借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经验,为<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发展添砖加瓦

    从单芯片方案到多类型传感,ADI赋能人形机器人创新

    ” 的关键时期,预计 2025 年至 2027 年为行业发展的窗口期,2027 年之后将迎来真正的爆发。《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 2035 年,中国人形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00:11 ?2401次阅读
    从单<b class='flag-5'>芯片</b>方案到多类型传感,ADI赋能<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创新

    人形机器人爆单!珠三角多家工厂产线工作量提升10倍?

    于生产厂商而言,已然进入 “比拼量产” 的阶段。 ? 人形机器人爆单,厂商紧急推进量产? 这一轮人形机器人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01:29 ?1660次阅读

    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智能、更安全?这家国产MCU厂商给出答案?

    人形机器人正处于高速增长的爆发期,智能化与安全性成为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也是产业突破面临的关键挑战。? ? 在电子发烧友网《人形机器人的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00:13 ?2008次阅读

    人形机器人设计中,哪些关键部位需要功率器件?典型电压/电流参数如何设计?

    我们正在研究人形机器人,想了解在关节驱动、电源管理、热控制等子系统中使用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IPM)。目前遇到以下问题: ? 功率器件分布不明确 :不清楚哪些关键部位必须使用高功率
    发表于 03-12 14:05

    未来已来,2025人形机器人量产启航!泰科机器人成功斩获近千万订单

    泰科机器人在2024年年底传来捷报,成功斩获上海某机器人公司近千万订单订单涵盖了100+人形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08:44 ?913次阅读
    未来已来,2025<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量产启航!泰科<b class='flag-5'>机器人</b>成功斩获近千万<b class='flag-5'>订单</b>

    伺服电动缸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降低了维护和保养的成本。三、适应复杂场景人形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关节数量多达25-50个,且零部件微型化、类型多、用量大。伺服电动缸的微型化和高精度特性使其能够适应这种人形机器人
    发表于 02-06 09:04

    人形机器人引爆中低压MOSFET需求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具身智能的概念近来火热,AI与机器人的结合成为了下一个蓝海市场,TrendForce预测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有望超过20亿美元,2024到20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00:12 ?5838次阅读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引爆中低压MOSFET<b class='flag-5'>需求</b>

    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6亿

    人形机器人目前达到了高二、高三的水平,最早明年会参加高考,也就是在更多场景中落地。”11月21日,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开普勒)CEO胡德波表示。 在当日举行的宝山·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3:59 ?835次阅读

    人形机器人带动无框力矩电机需求,厂商积极布局

    正处于‘井喷前夜’。”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00:12 ?3011次阅读

    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超200亿元大关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持续飞跃,其在产业界的应用前景正被广泛看好,各地正积极推动其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落地应用,旨在加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赛迪研究院指出,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引导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37 ?903次阅读

    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正式成立

    日前,在“2024首届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峰会”上,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1:17 ?134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