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李静(论坛ID@jinglixixi),主要从事民用产品及工业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有近30多年工作经验,精通嵌入式产品的设计和应用,曾参与激光标线器、流变分析仪等的设计。对嵌入式知识和技术有深厚的沉淀和积累,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和设计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自工作以来一直该领域耕耘,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均有丰富的经验。
工作经历:
天津理工大学---实验师
社区访谈:
社区小助手:分享一下您的学习、工作经历吗,您是怎样进入电子行业的呢?对想学电路设计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在技术上是先广后精,还是先精后广好?
李静老师:
1)最初是出于对电子技术的爱好而步入这个行业,当时还处于数字集成电路兴起的时代,便用它来设计计数器以控制电机线圈的绕制与控制。后来,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出现,便开始学习和利用单片机搞设计。再后来有晋升到嵌入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现在,正开始对AI技术进行学习及应用设计。
2)个人的观点是从数字电路起步,掌握好器件工作的顺序。然后在,由单片机跃升到嵌入式及AI智能的,依此走下来会觉得比较顺畅和扎实。且清楚其内在的演变进程。最终是靠算法来解决控制思想的实现,靠嵌入式芯片来搭建其产品的硬件框架,用数字电路及传感器来落实到细节的实现。
3)当前技术的发展十分迅捷,恐怕还是先精后广的好,时间不等人呀!有坚实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量的器件性能和使用方法,勤于动手和实践以积累必要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社区小助手:工作多年,总结您的经验和工作经历,您最想与想要或已经从事/行业的新人说的话是什么?
李静老师:
对于应届生多看下在校时的科技立项和参赛情况;而对于有两、三年工作经验者可参考其参与的项目及其所其作用和技术难度。在从业的路上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好人际关系氛围和技术高手的提携与帮助,可遇而不可求。勤于探索,不断实践,自我完善知识体系结构以适应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变化。
社区小助手:您认为在从业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什么?您对职场菜鸟有什么话说?
李静老师:
需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切记不要浮躁,沉着稳定,才能做好技术,才能在技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社区小助手:现在很多网友都很想了解有关技术项目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大学生),作为一个资深人士,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体流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关键点?
李静老师:
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体流程大致可参考软件工程的管理方法,依次是市场需求调研,确定产品开发目标,进行研发经费预算,确定是否需要合作者,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分层划分,功能模块设计,功能验证,整体测试,环境测试,产品结构和外观设计,样机测试,投产,销售和产品维护,产品改进及新品研发。
社区小助手:您本人比较偏好或擅长哪方面的产品设计?列举一下最得意的产品/项目~
李静老师:
主要擅长的单片机及嵌入式产品的设计,如流变分析仪就是采用ADUC841实现了对温度、压力、扭矩及转速的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并通过LabVIEW完成了整体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多通道的采集数据的实时波形刷新及后期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小河狸创客格物开发板试用体验】避障车的制作与功能实现
社区小助手:很多坛友反馈,做软件工作,最痛苦的莫过于出现异常,却找不到问题所在,更痛苦的是,知道有哪些bug,也知道问题所在,但是解决不了,请问你有遇到这种情况么?如果有,请问最后你是怎么解决的?
李静老师:
1)出现异常的解决方法就是逐级分块排除,先解决逻辑设计的疏漏,在排除干扰问题的源头。例如在流变分析仪的设计中,有时会出现波形跌落的现象,起初出现的是推诿,经细分后的逐步测试,发现是软件只接受字符数据,遇到字节数据零就会出现异常,这样就排除了分歧。此外,实验室的成功仅是理论设计的成功。在不同的工况下,才面临的是真实的考验,需消除各种干扰源的影响。
2)还有要避免促销犯错的情况,粗心犯错的情况对于搞开发和设计的人来说只能是尽量去避免,但杜绝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在一次测试AI识别功能时,摄像头时有时无就在接口处按了一下,不曾想的是机器整个就崩溃了,经检测才发现,就是这么一按,该接口下的TF卡就断了,自然离了TF卡的系统支持,系统也就崩溃了!
-
数字电路
+关注
关注
193文章
1641浏览量
82030 -
工业控制
+关注
关注
38文章
1551浏览量
8714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社区之星】李金磊:保持热情和兴趣,勇敢尝试新鲜事物
【社区之星】李静:不断学习,去追随新技术的脚步,将知识通过实践转换为能力
TMC2025观察 |?功率半导体创新技术的20个前瞻故事(上篇)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KaihongOS北向应用开发工程师
入行嵌入式难度大不大?
工程师经验分享:社区之星 赵云 沉着稳定才能做好技术

【社区之星】赵云:不要浮躁,沉着稳定,才能做好技术
【社区之星】张飞:做技术值不值钱,核心竞争力在于精
榜样力量,智领未来——2024年度电子发烧友社区表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