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面向不确定时代的工业落地伙伴
盟通科技长期专注于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可落地的智能工业解决方案,涵盖通讯协议技术引入、系统适配、流程优化与选型建议等工作。在全球制造竞争持续升温、客户交付压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我们与德国自动化厂商 F.EE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旗下核心数字孪生仿真平台fe.screen-sim引入中国市场,旨在通过虚拟调试等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提前识别产线风险、提升工程效率、构建系统性竞争力。
行业背景与典型难点:从系统复杂性到交付不确定性
当前制造业的核心环节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体现在汽车、大型工业装备等依赖流水线作业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已成为企业的“生死线”,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正倒逼整个价值链重构与工艺流程升级,其中高成本、长周期的产线规划与调整甚至成为制约快速响应的关键瓶颈。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转型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叠加的背景下,制造商正借鉴3C领域经验,在有限窗口期内密集推出覆盖不同客群的产品矩阵。
然而,此策略对汽车与大型装备这类“重产线”产业尤为困难,为实现多品种快速迭代,频繁的产线重构、布局优化以及大型设备配套更新带来了远超传统制造业范畴的资金与时间投入。消费者对柔性化交付与定制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叠加原材料波动与全球化竞争压力,使企业在产线规划层面的成本和效率挑战空前严峻。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孪生(虚拟调试)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成为破解大型流水线敏捷规划与精益管理困局的战略级工具。

数字孪生在工业场景的核心应用即体现为虚拟调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构建物理产线/设备的动态模型,实现在实体设备投产、安装前即可完整模拟其运行状态。这不仅涵盖机械设备运动、控制逻辑与通信的精准仿真,更关键的是能在项目早期打通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工程团队的协同验证通道,从而大幅缩短物理调试周期、规避现场返工风险,为复杂流水线的高效部署提供可靠保障。
fe.screen-sim:构建工程协同与逻辑验证的数字底座
在制造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工程协同与早期逻辑验证始终是决定项目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节点。fe.screen-sim正是围绕这些核心需求而打造,旨在将复杂系统的建模、验证、迭代与协作工作,全面转移至数字环境中完成。
1、支持团队并行建模,打破工程孤岛
fe.screen-sim提供原生的多用户并行建模能力,使得团队内多个工程师可在同一个仿真模型中同步操作、实时协同。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更让沟通、协作、问题溯源具备可视化与数据化的基础,为大型系统交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2、提前验证控制逻辑,重构“调试-生产”关系
通过控制逻辑模拟功能,工程人员可在仿真模型中运行 PLC程序、配置输入输出信号、验证状态切换与工艺逻辑。这意味着原本需要在设备交付后才能进行的“调试”环节,如今可在设计阶段完成大部分闭环验证。

这类前置的“软调试”机制极大降低了调试周期中的资源压力,也帮助项目团队提前预知潜在冲突、优化控制策略,在保障交付节奏的同时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
3、模块化设计与可扩展的功能接口体系
在 fe.screen-sim的体系中,Core模块与客户端(Client)构成平台运行的双核心结构。Core作为系统的仿真引擎与逻辑调度中枢,负责处理所有物理建模计算、模块调度、资源管理与通信中介;而客户端则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建模操作、逻辑配置与参数输入的入口。两者通过网络连接协同工作,构成分布式的主从架构,使平台具备了多用户接入、高并发操作与远程部署的能力。
在具体应用中,Core保持高度的运行稳定性和运算效率,独立承担仿真场景中的物理引擎运作、PLC通信联调与模块协调任务,而客户端可部署于各工程师工作终端,实现实时视图渲染、模型操作与行为配置。更重要的是,该结构天然支持并行建模与权限分配,使得同一个Core项目可以被多个客户端同时接入、编辑与协作,具有极强的扩展性与适应性。无论是在本地网络中完成软调试,还是跨区域开展远程协同建模,Core + Client的解耦式架构都为企业提供了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工程支撑体系。

fe.screen-sim提供涵盖物流、电轨系统、机器人单元、互动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多类模块,并通过逻辑设计工具支持用户按需开发系统行为。平台同时开放模块化选项与API接口,便于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拓展模块能力,集成业务系统或构建独有工作架构。
无论是用于快速原型验证、设备并行开发,还是支撑多产线统一建模与模拟,fe.screen-sim都具备高度适配性。
4、沉淀仿真资产,构建持续演进的工程数字体系
通过项目累计与模块沉淀,企业可在平台中逐步建立仿真模型库与控制模板,构建标准化工程资产,支撑后续项目快速复制、方案预演、内部培训与远程交付。这种基于仿真的工程中台,有助于持续压缩交付周期、稳定输出交付质量,并在组织内部构建良性的工程复用体系。

结语:在最后一波窗口期中构建前置确定性
制造企业的本质不变——产品交付、系统稳定、成本控制。但在智能制造的交汇点上,真正拉开差距的,将是那些在“系统工程思维”与“组织数字化工具”上领先一步的企业。fe.screen-sim并非“多一个工具”,而是让调试、协同、交付过程在前期就具备“看得见、改得动、交得出”的能力。
盟通科技作为德国 F.EE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已建立本地化的实施支持体系,助力企业快速部署fe.screen-sim虚拟调试能力,建立标准化、工程化、可持续运营的数字孪生能力平台。
-
仿真
+关注
关注
52文章
4300浏览量
136014 -
工业
+关注
关注
3文章
2096浏览量
48026 -
数字孪生
+关注
关注
4文章
1494浏览量
1288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康谋分享 | 物理级传感器仿真:破解自动驾驶长尾场景验证难题

揭秘储能电池产线:如何实现每分钟生产10组的高效秘密?
西安汽车冲压产线为何选择它?阿童木 9000S 双张检测器正式落地揭晓

传统工控机太笨重?工业平板电脑厂家聚徽用轻薄机身破解产线空间困局
河南矿用胶管测径仪应用 避免检测拖慢产线节奏
技术分享 | AVM合成数据仿真验证方案

自动化产线:网关驱动的数据智能高效采集变革
效率 智能 品质:在线测径仪为产线注入活力!
SMT产线固定读码器的应用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