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转换器
+关注
关注
27文章
9126浏览量
152287 -
ADI
+关注
关注
149文章
46045浏览量
262599 -
数据采样
+关注
关注
0文章
9浏览量
675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基于MindSpeed MM玩转Qwen2.5VL多模态理解模型
多模态理解模型是让AI像人类一样,通过整合多维度信息(如视觉、语言、听觉等),理解数据背后的语义、情感、逻辑或场景,从而完成推理、决策等任务。

ADS1118系统配置采样速率860、连续转换模式,采样得到的数据不正常,为什么?
用ADS1118配置对热电偶的数据采集,热电偶的输入配置采用官方提供的2路输入搭配方式,系统配置为每隔250毫秒采集芯片上的温度,每隔50MS轮替采样2个热电偶数据。每次切换信道都会
发表于 01-24 07:08
ADS1274采样频率怎么能提高呢?
在ADS1274的数据手册第28页给出了在帧同步模式下,“准备好新数据的时间”(。Time for new data to be ready,这个时间最少也是127个采样周期,这样的话,采样
发表于 01-02 06:51
什么是大屏数据可视化?特点有哪些?
大屏数据可视化是指通过大屏幕展示大量数据和信息,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帮助用户理解和分析数据。这种展示方式通常用于展示复杂的数据集、实时监控
使用ADC12DJ3200做采样系统时,发现SFDR受限于交织杂散,有什么方法降低Fs/2-Fin处的杂散?
我在使用ADC12DJ3200做采样系统时,发现SFDR受限于交织杂散,在开了前景校准和offset filtering后,Fs/4和Fs/2处的杂散明显变小,但是Fs/2-Fin杂散仍然很大。请问有什么方法降低Fs/2-Fin处的杂散?多谢回答!
发表于 12-13 15:14
DAC81408的建立时间为12uS,如何理解数据手册中的12uS建立时间这个参数呢?
中建立时间曲线,±20V输出,如果按照数据手册中4V/uS爬升速率计算,0到20V跳变时间为5uS,从以上两图页可以看出,信号在5uS内达到设定值20V,该时间也小于建立时间典型值12uS。
请问如何理解数据手册中的12uS建立时间这个参数呢
发表于 12-09 08:33
INA226使用采样系统电流的时候,出现采样电流随系统电压变化的情况,为什么?
最近做了一块INA226的采样板,在使用它采样系统电流的时候,出现采样电流随系统电压变化的情况。例如系统电压为15V,恒流300mA
发表于 12-09 08:17
如何理解ADS5263的fin和采样率呢?
~65MHz。如何理解fin和采样率呢?
我的理解:输入信号的频率(fin)可以很低,甚至可以是直流。但是采样率不能太低,每秒至少采样10M
发表于 11-25 06:56
电流采样与运放电路分享
中间时刻的电流,可以反映平均电流(用电感续流来理解,在电感续流的时候,中间时刻的电流就可以反应平均电流)。电流采样方式一般分为三电阻、双电阻、单电阻采样,其优缺点如下图所示。 1.2. 采样
位深和采样率在数采系统中的作用详解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位深和采样率是描述模数转换器(ADC)性能的重要参数。位深是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时使用的二进制位数。采样率是指ADC每秒对模拟信号

示波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在位深与采样率上的区别
在现代测试与测量领域,示波器和数据采集系统(DAQ)是两种常用的设备,它们在采样率和位深上的设计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设备性能的体现,更是由数据处理能力、功耗管理以及应用场景等多

声发射系统的技术指标:最高采样速度的选择
虽然理论上采样速度越高获得的数字信号越完整,但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成本,无法实现无限高甚至过高,只能选择合理(即满足应用要求)的采样速度。例如,采样速度40兆,数据量就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