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清华大学:鲨鱼与鳄鱼皮肤启发的高性能压力传感

传感器专家网 ? 2025-07-10 17: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随着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医疗监测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性能要求愈发严苛。在众多压力传感器工作机制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简单结构、稳定信号和易制造而备受青睐。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微结构设计(如金字塔、圆柱和圆锥形状)可有效优化传感器性能。自然界中许多生物进化出了高效的压感机制,为传感器设计提供了宝贵灵感。例如,荷叶、玫瑰花瓣、青蛙皮肤和蟑螂触角等表面结构展现出优异的压感能力。然而,现有基于单微结构的传感器往往仅在特定压力范围内表现出优势,难以在宽压力范围内平衡高灵敏度与强压力抗性。

【方法与实验】

1.仿生结构灵感来源

鲨鱼皮肤的微观脊状鳞片结构和鳄鱼皮肤的宏观多级穹顶结构分别为传感器提供了微米级和毫米级的结构设计灵感。鱼鲨皮肤结构有助于在低压下快速增加摩擦和接触点,提高灵敏度。鳄鱼皮肤结构则有助于均匀分布压力,增强稳定性和抗过载能力。

2.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研究团队提出了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组合策略,开发了三种生物启发式传感器架构:鲨鱼-鲨鱼(S-S)、鳄鱼-鳄鱼(C-C)和鳄鱼-鲨鱼(C-S)。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柔性基底,石墨烯作为敏感材料,通过微压印技术制造仿生微结构表面。通过实验测试了三种组合模式传感器(S-S、C-C、C-S)的性能,重点评估了灵敏度、工作范围、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等关键指标。灵敏度定义为传感器相对电阻变化与所施压力的比值。

【性能与机制】

1.仿生传感器性能

S-S传感器:利用微尺度脊状鳞片结构,在低压范围(0–2.5 kPa)实现了32 kPa-1的 exceptional 灵敏度,适用于高精度应用如声学监测。其在低压力下表现出快速的相对电阻变化增加,在0–2.5 kPa的线性范围内灵敏度达到32 kPa-1,但在5 kPa以上电阻变化趋于饱和。

C-C传感器:采用毫米尺度的多级穹顶结构,在约100 kPa的高压下实现稳定变形和信号输出,适用于步态分析等场景。在0–20 kPa压力范围内,灵敏度为5.86 kPa-1;在20–30 kPa范围内,灵敏度降至0.90 kPa-1;在30–100 kPa线性范围内,灵敏度为0.30 kPa-1。

C-S传感器:通过协同整合两种生物结构,提供了从1 Pa–80 kPa的宽工作范围、高灵敏度(18.2 kPa-1)、出色稳定性(20 000次循环)和快速动态响应(21/28毫秒响应/恢复时间)。其在0–10 kPa范围内灵敏度为18.20 kPa-1,在10–40 kPa范围内灵敏度为1.10 kPa-1,在40–80 kPa范围内灵敏度为0.12 kPa-1。

2.C-S传感器机制分析

跨尺度互补复合传感器C-S的电阻变化主要源于压力引起的上下石墨烯敏感层间接触面积变化,进而改变石墨烯导电通路数量。C-S器件在不同压力阶段的变形特性可分为三个阶段,对应于鲨鱼皮肤和鳄鱼皮肤启发的层级结构在跨尺度互补复合压力传感器中的三段式线性响应:

(1)低压阶段(0–10 kPa):鲨鱼皮肤的微脊和鳞片结构首先发生明显弹性变形,形成离散的微点接触,显著提高单位压力下接触电阻变化率,赋予传感器超高初始灵敏度。

(2)中压阶段(10–40 kPa):随着压力增加,鲨鱼皮肤微结构变形逐渐饱和,接触点开始合并形成接触面。同时,鳄鱼皮肤的多级穹顶结构参与变形,产生新接触点。此阶段呈现出点接触和面接触的协同效应。

(3)高压阶段(40–80 kPa):鲨鱼皮肤微结构几乎失去变形能力,鳄鱼皮肤的多级穹顶结构主导传感器变形,将接触界面转变为以面接触为主的模式。由于其结构特点,层级穹顶结构能持续变形而不立即饱和,尽管灵敏度降低,但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抗过载能力。

【应用场景与优势】

1.S-S传感器

凭借其在低压范围的卓越灵敏度,适用于极低压下的高精度应用,如声音/语音监测。例如,通过将S-S柔性压力传感器附着在扬声器的振膜上,可捕捉细微压力变化并转换为可识别的电信号,实现高精度声音信号监测和分析。还可附着在喉咙监测声带振动,实现语音信号的精准捕捉和分析。

2.C-C传感器

在高压环境下表现出色,能在高压力下保持稳定检测,适用于步态监测等场景。例如,部署在前脚区域用于系统性足底压力检测,能清晰区分不同活动状态下的信号特征和幅度。

3.C-S传感器

作为可穿戴设备,能精确监测从细微生理活动到大幅度人体运动的各种活动,显著提升了运动和健康监测的全面性。例如,附着在桡动脉时可准确检测脉搏波形,附着在面具上可检测正常呼气,在手腕、肩部和肘部等关节处能精确监测运动变化。在自适应机器人抓取领域,C-S传感器通过结合鲨鱼皮肤启发的微结构的高灵敏度和鳄鱼皮肤启发的宏结构的强大压力承受能力,展示了在模仿人类抓取和触觉感知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图文导读】

wKgZPGhuS8-ACFLRAAFqfPgI3Sg896.jpg

图1.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概念。a)鳄鱼皮表面显微结构图像。B)鲨鱼皮表面显微结构图像 c)结合鳄鱼皮的多层圆顶结构和鲨鱼皮的脊状鳞片结构的复合压力传感器。d)基于鳄鱼-鳄鱼、鲨鱼-鲨鱼和鳄鱼-鲨鱼结构的传感器的性能比较。d)基于鳄鱼-鳄鱼、鲨鱼-鲨鱼和鳄鱼-鲨鱼结构的传感器的性能比较。

wKgZPGhuS9CANnPTAAgmVORZKv4049.png

图2.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造和表征。a)传感器制造流程图。b)鳄鱼皮的横截面SEM表征。c)真实的鳄鱼皮。d)鳄鱼皮表面的负模板。e)具有鳄鱼皮表面结构的柔性基底。f)鲨鱼皮的横截面SEM表征。g)真实的鲨鱼皮。h)鲨鱼皮表面负模板。i)具有鲨鱼皮表面结构的柔性基底。

图3.三种传感器组合模式(S-S、C-C、C-S)的特性和性能。a)鲨鱼皮和鳄鱼皮的表面结构示意图。B)仿生结构中灵敏度与压力关系示意图。c)负载条件下鲨鱼脊状鳞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d)鳄鱼多级穹顶结构在载荷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e)S-S组合的阻力相对于负载压力的相对变化。f)C-C组合的电阻相对于负载压力的相对变化。f)C-C组合的电阻相对于负载压力的相对变化。h)平面-平面组合的阻力相对于载荷压力的相对变化。i)三种组合模式传感器的性能比较。j)三种组合模式传感器与先前报道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压力检测范围的比较。S-S:鲨鱼鲨鱼,C-C:鳄鱼鳄鱼,C-S:鳄鱼鲨鱼。

wKgZPGhuS9CATTzAAApROSFL7u0404.png

图4.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a)C-S组合线性变化的三个阶段。b)-d)三级线性响应的器件图和有限元模拟。e)小尺度、鳞片状结构层与大尺度穹隆结构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转化过程。f)超过20000个加载-卸载压力循环的稳定性测试。g)微压测试。h)响应和恢复时间测试。i)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比较。

wKgZPGhuS9CAdykvAAo-4KxvJ4s206.png

图5.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组合策略和声学测试示意图。a)基于跨尺度互补复合策略的应用设计示意图。b)基于跨尺度互补复合策略的应用设计示意图。c)高压条件下三种配置方式的性能对比分析。d)声音测试示意图。e)第一音乐片段测试期间的电阻变化响应。f)第二音乐片段测试期间的电阻变化响应。g)对不同的“1-9”数字词发音的抗性反应。h)使用CNN-ConvNeXt网络架构的不同音调的说话测试和信号评估。

wKgZPGhuS9CAIme2AArou0QFTA0550.png

图6.可穿戴和机器人自适应抓取应用。a)腕部脉搏信号监测。B)跨尺度互补复合柔性传感器的可穿戴应用示意图。c)吹气信号监测。d)手腕运动信号监测。e)肩部运动信号监测。f)肘部运动信号监测。g)机器人自适应抓取应用的系统连接图。h)抓取目标物体和操作程序。i)机器人抓取气球和标准砝码(100和200 g)。j)足底压力检测的示意图。k-m)在步行、跑步和跳跃活动期间由脚部安装的传感器记录的实时压力响应信号。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0130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压力传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6

    浏览量

    17786
  • 柔性电子
    +关注

    关注

    5

    文章

    184

    浏览量

    16294
  • 可穿戴医疗
    +关注

    关注

    7

    文章

    83

    浏览量

    2789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清华大学TOP EE+项目参访美光上海

    此前,2025年6月4日至6日,清华大学TOP EE+ 项目于美光上海的参访活动圆满举行。为期三天的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优秀留学生与美光的多位管理者和工程师,展开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与文化互动之旅。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8:02 ?501次阅读

    清华大学携手华为打造业内首个园区网络智能体

    清华大学响应国家教育新基建战略,正在加速推进网络管理平台升级:为满足在线教育、协同创新及智慧校园的发展需求,为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造基础条件,清华大学携手华为打造业内首个园区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09:51 ?359次阅读

    2025年开放原子校源行清华大学站成功举办

    近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主办的开放原子“校源行”(清华站)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6:46 ?418次阅读

    奇瑞汽车携手清华大学发布“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

    继2024年10月在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宣布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成功完成首航后,奇瑞再次带来飞行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日前,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共同申请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正式公开,该专利正是基于奇瑞汽车股份公司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合作的项目。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09:14 ?522次阅读

    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启动,引领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2月13日,清华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自强科技楼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以下简称“卓越中心”)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中国工程院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6:46 ?568次阅读

    清华大学与华为启动“卓越中心”专项合作

    近日,清华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自强科技楼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宣布“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简称“卓越中心”)正式启动。 出席签约仪式的有清华大学副校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11 ?746次阅读

    清华大学:软体机器人柔性传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曲钧天助理教授的海洋软体机器人与智能传感实验室(Ocean Soft-Robot and Intelligent Sensing Lab,OASIS-LAB)在国际期刊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31 ?770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大学</b>:软体机器人柔性<b class='flag-5'>传感</b>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子走进华砺智行研学交流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11名学子走进华砺智行研学交流,开展科技前沿探索的社会实践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03 ?476次阅读

    清华大学DeepSeek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本资料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余梦珑博士后团队出品,细致讲述了DeepSeek的应用技巧。 ? ? ? ? ? ? ? ? ? ?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16 ?1.4w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大学</b>DeepSeek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博世与清华大学续签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协议

    近日,博世与清华大学宣布,双方续签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合作协议,为期五年。在此期间,博世将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基于2020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博世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博世和清华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1:37 ?778次阅读

    京微齐力受邀参加2024年清华大学工程博士论坛

    此前,2024年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博士论坛在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本届论坛以“清亦融创、新质引领”为主题,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500余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参加。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0:17 ?928次阅读

    英诺达与清华大学携手,共促国产EDA进步

    10月30日,英诺达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英诺达与清华大学近期展开合作,共同深化产学研融合。此次合作聚焦于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领域,英诺达团队走进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为师生们带来了专题授课及深入交流。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4:15 ?1064次阅读

    清华新力量,沪上芯征程!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半导体专委会2024思瑞浦迎新日

    聚焦高性能模拟芯片2024年10月,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半导体专业委员会联合思瑞浦共同举办2024年来沪清华校友迎新活动。金秋时节,新一批清华人离开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08:09 ?897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b>新力量,沪上芯征程!<b class='flag-5'>清华大学</b>上海校友会半导体专委会2024思瑞浦迎新日

    清华大学:软体机器人柔性传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曲钧天助理教授的海洋软体机器人与智能传感实验室(Ocean Soft-Robot and Intelligent Sensing Lab,OASIS-LAB)在软体机器人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6:28 ?1715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大学</b>:软体机器人柔性<b class='flag-5'>传感</b>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热烈欢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子来武汉六博光电交流实践!

    近日,武汉六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接到清华大学函件,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武汉实践基地之一。2024年8月1日上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实践团队一行共计13名学子前往武汉六博光电有限责任公司交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8-02 08:37 ?825次阅读
    热烈欢迎<b class='flag-5'>清华大学</b>电子工程系学子来武汉六博光电交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