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台积电官宣退场!未来两年逐步撤离氮化镓市场

半导体芯科技SiSC ?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SiSC ? 作者:半导体芯科技SiS ? 2025-07-04 16:1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7月3日,氮化镓(GaN)制造商纳微半导体(Navitas)宣布,其650V元件产品将在未来1到2年内,从当前供应商台积电(TSMC)逐步过渡至力积电半导体(PSMC)。台积电回应称,经全面评估,考虑到市场条件和长期业务战略,决定在未来2年内逐步退出GaN业务。台积电强调,这一决定不会影响先前公布的财务目标。

据供应链消息,台积电决定退出第三类半导体之一的氮化镓市场,其位于竹科的晶圆厂相关产线已停止生产。台积电已向DIGITIMES证实这一消息,并表示正与客户紧密合作,确保过渡期间的顺利衔接,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

事实上,纳微半导体已与力积电扩大合作,将生产100V至650V的GaN产品组合。其中,650V相关产品将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从台积电逐步转由力积电代工,这也间接证实了台积电退场的消息。

台积电投入矽基氮化镓(GaN-on-Si)研发多年,并提供6寸晶圆代工服务。除与意法半导体(STM)合作加速GaN制程技术的开发,还将分离式与整合式GaN元件导入市场。Navitas及GaN Systems等公司也在台积电投片生产高压功率元件,而台积电旗下的世界先进则专注于8寸矽基氮化镓相关研发。

面对产业市况的剧烈变动,台积电自2025年初以来持续调整晶圆厂和先进封装厂的蓝图。在各厂区,迅速进行各产线所投入的制程技术、产能规模与人力的重新规划。供应链业者解读,台积电退出GaN市场,凸显了中国低价战对第三类半导体发展造成的巨大竞争压力。台积电不愿降价接单,且投片、出货规模不大,因此决定逐步淡出这一竞争格局。

对于退出GaN业务,台积电提出了相关影响与解决方案。在生产方面,将提供「最后下单」(Last Time Buy;LTB)选项,客户须于2025年第3季前,确认LTB的数量与时程。若有试产(New Tape-Out;NTO)需要,台积电会恢复6寸产线的新产品导入服务。

Navitas表示,力积电具备0.18微米制程的CMOS制程能力,在0.18微米制程节点上进行8寸矽基氮化镓的生产,将能实现更高功率密度、更快速度和更高效率的器件,同时提升成本控制、规模化能力和制造良率。

台积电逐步退出GaN晶圆代工业务,不仅反映了其自身业务战略的调整,也将对整个氮化镓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未来,随着力积电等厂商承接相关业务,氮化镓市场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027

    浏览量

    240002
  • 台积电
    +关注

    关注

    44

    文章

    5760

    浏览量

    17014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宣布逐步退出氮化晶圆代工业务,力接手相关订单

    近日,全球半导体制造巨头(TSMC)宣布将逐步退出氮化(GaN)晶圆代工业务,预计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0:33 ?1782次阅读
    <b class='flag-5'>台</b><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宣布<b class='flag-5'>逐步</b>退出<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晶圆代工业务,力<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接手相关订单

    GaN代工格局生变?退场,纳微转单力谋新局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近期,纳微半导体宣布将与力合作,共同推进业内领先的8英寸硅基氮化技术生产。 ? 纳微半导体在公告中指出,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07:00 ?2173次阅读
    GaN代工格局生变?<b class='flag-5'>台</b><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退场</b>,纳微转单力<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谋新局

    纳微半导体携手力,启动8英寸氮化晶圆量产计划

    关系 ,正式启动并持续推进业内领先的 8英寸硅基氮化技术生产。 纳微半导体预计将使用位于台湾苗栗竹南科学园区的力8B厂的
    发表于 07-02 17:21 ?1110次阅读
    纳微半导体携手力<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启动8英寸<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晶圆量产计划

    从清华大学到未来科技,张大江先生在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八年的坚守!

    ,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也获得同行们的认可。作为公司的市场和(研发?)总监,张大江不仅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设计,更带领着团队获得与氮化产品相关的约60项专利,为
    发表于 05-19 10:16

    披露:在美国大亏 在大陆大赚 在美投资亏400亿

    亏损。经营状况有显著差异。 已经宣布将对美追加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也不知道这1000亿美元撒时候能够回本。连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4:47 ?587次阅读

    垂直氮化器件的最新进展和可靠性挑战

    过去两年中,氮化虽然发展迅速,但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与此同时,不少垂直氮化的初创企业倒闭或者卖盘,这引发大家对垂直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4:27 ?1258次阅读
    垂直<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器件的最新进展和可靠性挑战

    回应CoWoS砍单市场传闻

    报展示了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和稳健的市场表现。 然而,在台发布财报之际,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3:54 ?524次阅读

    氮化充电器和普通充电器有啥区别?

    ,引入了“氮化(GaN)”的充电器和传统的普通充电器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材质不一样是所有不同的根本 传统的普通充电器,它的基础材料是硅,硅也是电子行业内非常重要的材料。但随着硅的极限逐步
    发表于 01-15 16:41

    202412月营收增长稳健,英伟达或成未来最大客户

    近日发布了其202412月份的营收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月合并营收约为2781.63亿新台币,环比增长0.8%,同比大幅增长57.8%。这一亮眼表现彰显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16 ?925次阅读

    2025起调整工艺定价策略

    近日,据台湾媒体报道,随着AI领域对先进制程与封装产能的需求日益旺盛,计划从20251月起,针对其3nm、5nm以及先进的CoWoS封装工艺进行价格调整。 具体而言,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4:40 ?834次阅读

    罗姆、就车载氮化 GaN 功率器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 月 12 日消息,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罗姆 ROHM 当地时间本月 10 日宣布同台就车载氮化 GaN 功率器件的开发和量产事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罗姆此前已于 2023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8:43 ?1254次阅读
    罗姆、<b class='flag-5'>台</b><b class='flag-5'>积</b><b class='flag-5'>电</b>就车载<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 GaN 功率器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罗姆与公司携手合作开发车载氮化功率器件

    ”)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车载氮化功率器件的开发与量产。 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罗姆将贡献其卓越的氮化器件开发技术,而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7:24 ?907次阅读

    计划涨价应对市场需求

    的产能增幅来决定。 此前,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正在考虑对3nm制程和C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4:00 ?574次阅读

    日本罗姆半导体加强与氮化合作,代工趋势显现

    近日,日本功率器件大厂罗姆半导体(ROHM)宣布,将在氮化功率半导体领域深化与的合作,其氮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03 ?1109次阅读

    加速硅光子技术研发,瞄准未来市场蓝海

    中国台湾半导体巨头正携手全球顶尖芯片设计商及供应商,全力推进下一代硅光子技术的研发进程,目标直指未来三到五内的商业化投产。这一雄心勃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6:59 ?98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