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同一水平的 RISC-V 架构的 MCU,和 ARM 架构的 MCU 相比,运行速度如何?

淘晶驰串口屏 ? 2025-07-02 10:2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ARM 架构与 RISC-V 架构的 MCU 在同一性能水平下的运行速度对比,需从架构设计原点、指令集特性及实际测试数据展开剖析。以 ARM Cortex-M33 这类 ARMv8M 架构核心与采用 32 位整数指令集的 RISC-V MCU 为例,二者均基于 3 段或 5 段流水线设计,在基础整数运算场景中呈现出微妙的性能博弈。

嵌入式领域广泛采用的 Coremark 基准测试来看,Cortex-M33 依托成熟的 Thumb-2 指令集优化,在典型配置下可实现约 4.02 coremark/MHz 的分数 —— 这得益于 ARM 在嵌入式指令集领域数十年的打磨,尤其是分支预测单元与流水线协同机制的高度成熟。而同等工艺节点下的 RISC-V MCU,如树莓派 Pico2 中搭载的 Hazard3 核心(仅支持基本整数指令集),其 Coremark 分数为 3.81 coremark/MHz—— 这种细微差距虽反映出 ARM 生态的优化积累,但 RISC-V 精简的指令译码逻辑在处理紧凑循环代码时,能有效减少流水线气泡,使指令吞吐量与 ARM 核心保持在相近水平。

当任务涉及浮点运算或 DSP 操作时,架构差异带来的性能分化更为明显。Cortex-M33 内置的 FPU 单元依托 ARMv8M 架构的原生指令支持,在单精度浮点运算中具备硬件加速优势;而 RISC-V 架构需通过扩展 F/P 指令集(如 F 扩展草案)实现类似功能,部分未集成浮点单元的 RISC-V MCU 在处理此类任务时需依赖软件模拟,性能表现会出现显著差距。不过在纯整数运算场景中,RISC-V 因指令集的简洁性,寄存器堆与译码单元面积更小,在相同工艺下往往能实现更高主频 —— 例如 32nm 工艺节点下,同定位的 RISC-V 核心最高频率通常比 Cortex-M33 高出 5%-10%,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准测试中的分数差距。

实际应用中的运行速度还受外围系统设计影响。两者连接相同内存总线时,总线架构、缓存策略及内存访问延迟对性能的影响会稀释核心本身的差异。以树莓派 Pico2 为例,尽管 Cortex-M33 与 Hazard3 核心共享相同外设与内存系统,但 Cortex-M33 凭借更优的代码密度(Thumb 指令集的压缩特性),在缓存命中率上具备优势,间接提升了实际代码执行效率。而 RISC-V 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根据场景定制流水线深度与预取策略,部分定制化核心在特定算法中可通过动态分支预测技术,实现比同频 ARM 核心高 5%-8% 的性能突破 —— 这种灵活性正是开源架构的独特优势。

从工艺适配性来看,32nm 节点下的 Cortex-M33 与 RV32IMC 核心(支持整数、乘法、压缩指令)在典型嵌入式固件中的平均 CPI(每条指令周期数)分别为 1.6-1.8 与 1.7-1.9,显示出架构层面的性能趋同性。随着 RISC-V 生态对 DSP 扩展(P 扩展)和更复杂分支预测算法的支持逐步完善,这种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而 ARM 阵营则通过动态指令集切换技术持续优化代码密度,在存储带宽受限的场景中维持着隐性优势。

综合而言,同一水平的 RISC-V 与 ARM 架构 MCU 在运行速度上呈现 “各有胜负” 的局面:ARM 凭借生态成熟度在通用场景中略占先机,RISC-V 则通过架构灵活性在特定任务中展现潜力。这种性能对比并非简单的数值比拼,而是指令集设计、微架构优化、外围协同乃至生态适配的综合体现。随着两者在能效比、可扩展性等维度的持续迭代,运行速度指标正逐渐融入体系架构的整体竞争力评估,而不再是单一的决定性因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27

    浏览量

    369000
  • ARM
    ARM
    +关注

    关注

    134

    文章

    9373

    浏览量

    378542
  • RISC-V
    +关注

    关注

    46

    文章

    2608

    浏览量

    4903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产RISC-V MCU推荐

    )、放大器与比较器、LDO、DC/DC、传感器、数据转换、充电管理、接口电路、蓝牙/Wi-Fi芯片、MCURISC-V架构)、MCUArm
    发表于 04-17 11:00

    RISC-VMCUARM对比

    RISC-VMCUARM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两者的对比: 开源与专有 RISC-VRISC-V
    发表于 05-27 15:58

    RISC-VMCU关于USB高速通信设计的难点

    ),RISC-V MCU需要提高USB通信的中断响应速度,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软件生态和工具链 : 软件生态问题 :由于RISC-V
    发表于 05-27 16:23

    risc-vmcu对RTOS兼容性如何

    些关键点和归纳: 指令集兼容性 : RISC-V个开源的指令集架构(ISA),这意味着不同的MCU制造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RISC-V
    发表于 05-27 16:26

    RISC-V MCU技术

    嘿,咱来聊聊RISC-V MCU技术哈。 这RISC-V MCU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个叫RISC-
    发表于 01-19 11:50

    ARMRISC-V架构的区别是什么?

    2019年开始,RISC-V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原因有很多,ARM授权费高是关键的因素,下面就来说说关于ARMRISC-V架构,以及相关
    发表于 04-25 09:13

    RISC-V是什么?它与ARM架构相比有何优势和劣势?

    RISC-V是什么?它与ARM架构相比有何优势和劣势?哪些市场应用和产品将会成为RISC-V架构
    发表于 06-16 06:44

    RISC-V架构简介

    【摘要】 本文首先对RISC-V架构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LiteOS在RISC-V架构上的适配过程的具体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 R
    发表于 07-28 07:46

    RISC-V架构芯片的相关资料分享

    作为国内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最大的IC设计公司,中科蓝讯将在2020 RT-Thread 开发者大会上首度面向通用市场发布其自主RISC-V内核32位MCU芯片——蓝讯骄龙AB3
    发表于 11-11 09:09

    目前国内RISC-V架构MCU从程序从arm移植到RISC-V难度大吗?

    目前国内RISC-V架构MCU从程序从arm移植到RISC-V难度大吗?
    发表于 03-09 10:00

    RISC-V架构

      RISC-V架构  RISC-V(发音为“risk-five”)是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
    发表于 04-03 15:29

    两大架构RISC-VARM 的各种关系

    RISC-VARM 的相似之处 RISC-VARM 基本上都是 RISC(精简指
    发表于 06-21 20:31

    有适合自动识别是risc-v架构还是arm架构的烧录器吗?

    目前市面上有自动能识别出被烧录MCUrisc-v架构Arm架构的烧录器吗?无需用户手动切换模式,能够自动识别到被烧录
    发表于 09-14 17:40

    RISC-V开源架构ARM架构什么区别?

    很多公司觉得ARM收费太高,决定起搞RISC-V架构,是不是这种开源的是不是不收费的;那和ARM有啥区别,能发展起来吗
    发表于 10-30 06:38

    兆易创新受益MCU涨价与RISC-V架构ARM架构的发力

     兆易创新作为全球首颗RISC-V架构MCU生厂商,或将凭借强劲的产品竞争力持续受益于MCU涨价。值得提的是,
    发表于 11-20 15:06 ?299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