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Bi-PSCs)因光子利用率低导致短路电流密度(Jsc)显著降低,限制了其性能。本文提出通过调控高浓度钙钛矿前驱体的结晶过程,以制备高质量钙钛矿薄膜(1320 nm),从而最小化光子损失。优化后的Bi-PSCs实现了23.4%的前表面效率(认证效率22.96%)和创纪录的Jsc(25.01 mA cm??)。在反射率0.2的双面光照下,输出功率密度达26 mW cm??,且未封装电池使用美能MPPT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在2000小时MPPT跟踪后仍保持80%初始效率。
钙钛矿前驱体的结晶
Millennial Solar

钙钛矿前驱体的结晶过程
(a) 无EGTHCl掺杂的2.0 mol L??钙钛矿前驱体结晶过程(10-90秒)
(b) 含EGTHCl掺杂的结晶过程(10-90秒),标尺:100 μm
(c) 退火过程中湿膜的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含/不含EGTHCl)
(d) GIXRD测试的2θ-sin?ψ线性拟合结果
(e) 含/不含EGTHCl分子的钙钛矿薄膜形成相演化示意图在结晶调控方面,在 2.0 mol?L?? 的高浓度前驱体中,未掺杂 EGTHCl 的薄膜会发生快速无序结晶,表面粗糙且存在大量孔洞;而掺杂 EGTHCl 后,结晶过程显著放缓(从 8.7 s 延长至 12.5 s),形成有序的自上而下的晶粒生长,与低浓度前驱体的结晶行为相似。同时,EGTHCl 可显著降低薄膜内部的应力梯度,缓解晶格失配和晶界应力积累,进一步促进有序晶粒生长 。在缺陷钝化方面,EGTHCl 表现出优异的性能。SEM结果显示,其可改善薄膜平整度、减少表面 PbI?含量,并促进跨厚度大晶粒的形成,降低晶粒间挤压效应 。XPS分析证实,EGTHCl 通过 Cl ?钝化碘空位、通过 - NH??与 I?形成氢键,有效减少缺陷态密度。光致发光(PL)和TRPL结果表明,EGTHCl 可减少非辐射复合、延长载流子寿命,显著提升薄膜质量。
Bi-PSCs性能提升
Millennial Solar

Bi-PSCs的光电性能
(a) Bi-PSCs电池结构(FTO/SnO?/钙钛矿/钝化层/Spiro-OMeTAD/MoO?/ITO)
(b) 对照组与优化组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
(c) 目标电池添加背反射层前后的J-V曲线对比
(d) 现有Bi-PSCs的冠军J?c与吸收层厚度对比
(e) 外量子效率(EQE)曲线
(f) 电池效率统计直方图
(g) 双面光照下的I-V曲线
(h) 持续光照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稳定性基于 EGTHCl 的调控策略,双面膜 PSCs 的性能得到全面优化。所制备的电池结构为 FTO/SnO?/ 钙钛矿 / 钝化剂 / SpiroOMeTAD/MoO?/ITO,其正面PCE 达到 23.4%,短路电流密度(Jsc)创下 25.01 mA?cm?? 的纪录,是目前双面膜 PSCs 的最高值。在光学性能方面,1.32 μm 的钙钛矿薄膜厚度已能满足减少光子损失的需求,添加反射层对其 Jsc 无显著提升,证明厚膜的光子利用效率已得到充分发挥。背面性能测试显示,其Jsc 为 22.59 mA?cm??,PCE 为20.64%,双面膜因子达 0.887 。稳定性方面,未封装电池在2000 小时的最大功率点MPPT跟踪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80%,远超对照组电池的 300 小时。在反照率为 0.2 时,电池输出功率密度达 26 mW?cm??,接近最佳单面 PSCs 的性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EGTNCl策略有效解决了双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Bi-PSCs)高浓度前驱体结晶问题,提升晶体质量和缺陷钝化,使Bi-PSCs前端PCE破23.4%纪录,稳定性方面,在 2000 小时的最大功率点MPPT跟踪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80%。提供了可扩展的光电优化路径,支持Bi-PSCs商业化(如双面集成和光子工程),同时填补单面PSCs性能差距。
美能MPPT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
Millennial Solar
美能MPPT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采用A+AA+级LED太阳光模拟器作为老化光源,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多功能设计,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光源等级:A+AA+,光谱匹配度A+级,均匀性A级,长时间稳定性A+级
- 有效光斑大小:≥250*250mm(可定制)
- 光强可调节: 0.2sun, 0.5sun, 1sun, 1.5sun,4个档位
- 功率独立可控:300-400 nm/400-750 nm/750-1200 nm
美能MPPT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可以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高精度、多功能的测试平台,特别专注于动态性能追踪、光照老化模拟。
原文参考:Controlling high-concentration precursor crystallization to minimize photon loss in bifaci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
*特别声明:「美能光伏」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光伏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司进行删除。
-
太阳能电池
+关注
关注
22文章
1238浏览量
72055 -
测试系统
+关注
关注
6文章
871浏览量
6299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四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29.34%:机械堆叠-光学耦合的厚度及掺杂浓度优化研究

中国科大徐集贤团队Science:抑制相分离的三卤化物宽带隙钙钛矿可实现高效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