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纳微车规级第三代“快速”碳化硅MOSFET助力Brightloop打造氢燃料电池充电器

纳微芯球 ? 来源:纳微芯球 ? 2025-06-16 10: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GeneSiC MOSFET技术为燃料电池和重型运输领域的高压大功率‘多变换器’赋予无与伦比的功率密度

日前;纳微半导体宣布与法国知名电力电子制造商——Brightloop达成合作:纳微的车规级第三代“快速”碳化硅MOSFET将助力Brightloop打造重型农业运输设备专用的氢燃料电池充电器。

BrightLoop所提供的领先高性能解决方案,功率转换效率超过98%,功率密度高达35kW/kg和6kW/L。BrightLoop高压大功率多变流器与其功率流处理器技术相结合,旨在为交流和直流应用(如燃料电池的能源管理场景、重型应用以及高压网络适配)提供卓越性能。

纳微半导体的车规级第三代快速碳化硅 MOSFET应用于BrightLoop 250kW高压DC-DC变换器中,其最大输出电压可达950VDC, 最大输出电流为480A,可并联以实现兆瓦级功率能力。

凭借着在碳化硅领域的20年技术创新积累,纳微GeneSiC独家的“沟槽辅助平面栅”技术可提供业界领先的温度特性,为功率需求高、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提供高速、低温升运行的功率转换方案。第三代快速碳化硅MOSFET相较同类产品不仅效率显著提升,外壳温度也低25°C,同时使用寿命长3倍。

d9e1a5aa-468e-11f0-b715-92fbcf53809c.png

“沟槽辅助平面栅”技术使得碳化硅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几乎不随温升影响,从而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实现最低的功率损耗。与竞争对手相比,该技术在高温的实际工况下的导通电阻低接近20%。所有GeneSiC碳化硅MOSFET均具备已公布的最高100%测试雪崩能力出色的短路耐受能力及紧凑的阈值电压分布,便于并联应用。

纳微半导体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Gene Sheridan

“纳微非常荣幸与领先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变换器领域的佼佼者——BrightLoop达成合作。

双方将共同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领导力,积极推动下一代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变换器解决方案的发展。”

BrightLoop

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Florent Liffran

“纳微半导体所提供的领先碳化硅技术对于效率、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提升至关重要。

我们的高功率密度、智能、高效且可扩展的多变流器将提升客户的能源输送容量与品质,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关于BrightLoop

BrightLoop Converters 是高性能应用电力电子领域的领先制造商。针对重型车辆、采矿设备、海事、赛车运动、国防、航空航天和铁路等最恶劣环境的需求,BrightLoop Converters开发和制造具有市场最佳功率重量比的高效率、高可靠性功率变换器。公司已为一级方程式(Formula 1)、电动方程式(Formula E)或 ETCR 等要求最严苛的混合动力和电动系列赛事的顶尖参与者提供产品,其目标始终是不断创新并革新电力电子领域。

关于纳微半导体

纳微半导体(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NVTS)是唯一一家全面专注下一代功率半导体事业的公司,于2024年迎来了成立十周年。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将氮化镓功率器件与驱动、控制、感应及保护集成在一起,为市场提供充电更快、功率密度更高和节能效果更好的产品。性能互补的GeneSiC碳化硅功率器件是经过优化的高功率、高电压、高可靠性碳化硅解决方案。重点市场包括移动设备、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太阳能、风力、智能电网和工业市场。纳微半导体拥有超过300项已经获颁或正在申请中的专利。纳微半导体于业内率先推出唯一的氮化镓20年质保承诺,也是全球首家获得CarbonNeutral认证的半导体公司。

纳微半导体、GaNFast、 GaNSense、GeneSiC以及纳微标识是Navitas Semiconductor 及其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品牌、产品名称和标志都是或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用于标识产品或服务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池充电
    +关注

    关注

    9

    文章

    471

    浏览量

    75083
  • 氢燃料电池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360

    浏览量

    44184
  • 纳微半导体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50

    浏览量

    20581

原文标题:纳微半导体携手法国BrightLoop打造下一代氢燃料电池充电解决方案

文章出处:【微信号:纳微芯球,微信公众号:纳微芯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AB450M12XM3全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CREE

    EAB450M12XM3全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CREEEAB450M12XM3是Wolfspeed(原CREE科锐)生产的1200V、450A全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致力于高功率、高效化技术应用打造
    发表于 06-25 09:13

    电镜技术在第三代半导体中的关键应用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因其在高频、高效率、耐高温和耐高压等性能上的卓越表现,正在成为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些材料的制程中,电镜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4:21 ?181次阅读
    电镜技术在<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导体中的关键应用

    SiC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耐高温绝缘材料应用方案

    发展最成熟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可谓是近年来最火热的半导体材料。尤其是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碳化硅被深度绑定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节能减碳行业,万众瞩目。陶瓷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6-15 07:30 ?202次阅读
    SiC<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导体材料 |  耐高温绝缘材料应用方案

    第三代半导体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和碳化硅(SiC),它们在电力电子、射频和光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本文将详细探讨第三代半导体的基本特性、优势、应用领域以及其发展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5:04 ?833次阅读

    半导体推出采用HV-T2Pak封装的全新碳化硅MOSFET

    半导体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NVTS) 今日推出一种全新的可靠性标准,以满足最严苛汽车及工业应用的系统寿命要求。最新一650V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5:39 ?557次阅读

    比亚迪推出全新一碳化硅功率芯片

    在3月17日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了划时代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7:10 ?802次阅读

    SemiQ第三代SiC MOSFET充与工业应用新突破

    SemiQ最新发布的QSiC1200V第三代碳化硅(SiC)MOSFET在前代产品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升级,芯片面积缩小20%,开关损耗更低,能效表现更优。该产品专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可再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1:43 ?1022次阅读
    SemiQ<b class='flag-5'>第三代</b>SiC <b class='flag-5'>MOSFET</b>:<b class='flag-5'>车</b>充与工业应用新突破

    什么是MOSFET栅极氧化层?如何测试SiC碳化硅MOSFET的栅氧可靠性?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碳化硅MOSFET因其高效的开关特性和低导通损耗而备受青睐,成为高功率、高频应用中的首选。作为碳化硅MOSFET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栅极氧化层对器件的整体性
    发表于 01-04 12:37

    第三代半导体厂商加速出海

    近年来,在消费电子需求带动下,加上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光伏、风电、工业控制等产业的兴起,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厂商发展迅速。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09:43 ?891次阅读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

    当前,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功率器件产业高速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推进的重要动力之一,新能源汽车需要高效、高密度的功率器件来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4:19 ?871次阅读

    碳化硅MOSFET栅极氧化层缺陷的检测技术

    碳化硅材料在功率器件中的优势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相较于传统硅基器件,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SiC具有高禁带宽度、高热导率、高的击穿电压以及高功率密度特性。这些特性使得SiC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7:25 ?1483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MOSFET</b>栅极氧化层缺陷的检测技术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介绍

    ? 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在高温、高频、高耐压等方面的优势,且它们在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09:37 ?1495次阅读
    <b class='flag-5'>第三代</b>宽禁带半导体:<b class='flag-5'>碳化硅</b>和氮化镓介绍

    半导体第三代快速碳化硅获AEC Q101认证

    半导体(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TS)近日宣布推出符合认证的D2PAK-7L (TO-263-7)和标贴TOLL封装的第三代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7:08 ?785次阅读

    基本半导体碳化硅MOSFET通过AEC-Q101认证

    近日,基本半导体自主研发的1200V 80mΩ碳化硅MOSFETAB2M080120H顺利通过AEC-Q101可靠性认证,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汽车电子元器件在极端环境下的严苛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0:20 ?1144次阅读
    基本半导体<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MOSFET</b>通过AEC-Q101<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b class='flag-5'>级</b>认证

    我国首次突破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技术:开启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宣布成功攻关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关键技术,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重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0:48 ?1736次阅读
    我国首次突破沟槽型<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MOSFET</b>芯片制造技术:开启半导体产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