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柜作为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关键设备,其内部电容器组和电子控制器对电压波动极为敏感。浪涌保护器(SPD)在此类场景中承担两大核心作用:一是通过非线性元件(如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快速泄放雷击或操作过电压产生的瞬态浪涌;二是将残压限制在电容柜耐受范围内,避免设备绝缘击穿或控制器损坏。
电容柜浪涌保护器选型要点
1、电压参数匹配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需高于电容柜所在系统的最高工作电压。例如,220/380V低压系统中,Uc应不低于220V,同时考虑到电网波动,通常需考虑15%的安全裕量,也就是说Uc应不小于253V。
电压保护水平(Up):需低于电容柜内设备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值,通常选择Up值低的SPD。
2、电流耐受能力
标称放电电流(In):II类试验的标称放电电流,是流过SPD的具有8/20μs波形的电流峰值,反映SPD重复泄放能力,电容柜通常需选择In≥20kA的SPD,以应对频繁的开关操作产生的浪涌。
雷电冲击电流(Iimp):若电容柜位于雷电高风险区域(如空旷厂区),需搭配I类Iimp≥12.5kA(10/350μs波形)的SPD,作为第一级保护。
3、环境适应性
防护等级:室内安装的SPD一般要求防护等级至少为IP20,以防手指接触到内部部件,避免触电危险。
温度范围:依据GB/T 18802.12-2024中的要求,SPD工作温度的正常范围为-5℃至+40℃,扩展范围为-40℃至+70℃,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温差,避免高温失效。
4、多级协调保护
能量协调:主配电柜安装I类SPD,电容柜进线端安装II类SPD,末端控制器采用III类SPD,实现多级能量分配,避免单级过载。
此外,浪涌保护器安装时要靠近电源入口,优先装于电容柜进线侧,连接线长度和接地电阻需遵循使用场景相关防雷技术规范。当浪涌保护器失效时要及时更换。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浪涌保护器正朝着高集成化与智能化方向演进。例如,易造浪涌保护器运用复合型技术融合了电源开关型和限压型SPD的优势,并配备了遥信告警和故障指示功能。如果您感兴趣,可联系小编获取SPD选型方案哦!
审核编辑 黄宇
-
电容
+关注
关注
100文章
6268浏览量
154650 -
浪涌保护器
+关注
关注
6文章
564浏览量
1720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