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45电表数据采集网关是用于采集遵循DLT645协议的电表数据的设备,在电力监测与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详细介绍其功能:
数据采集功能
多协议兼容采集
核心功能是采集遵循DLT645协议的电表数据,DLT645协议是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用于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该网关能精准解析DLT645协议帧,读取电表中的各类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
部分先进的网关还支持多种协议兼容,除DLT645外,还可采集遵循Modbus等其他协议的电表数据,实现不同品牌、型号电表的统一数据采集,满足复杂电力监测场景需求。
定时与实时采集
支持定时采集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采集周期,如每分钟、每小时或每天采集一次数据。定时采集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但需要长期监测电表运行情况的场景,如统计一天或一个月的用电量。
具备实时采集能力,当监测到电表数据异常或需要获取即时用电信息时,可立即发起数据采集请求,快速获取电表的实时数据,为电力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提供及时支持。
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
数据清洗与校验
对采集到的原始电表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噪声数据和无效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当采集到异常大的电流值或负的电量值时,网关会将其识别为无效数据并进行过滤。
进行数据校验,检查数据是否符合DLT645协议的规范和要求。通过校验和算法等手段,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防止因通信干扰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错误。
本地数据存储
配备一定容量的本地存储空间,可将采集到的电表数据暂时存储在网关内部。即使在网络中断或与上位机通信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待网络恢复后可将存储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支持按照时间、电表编号等条件对本地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方便用户查询和调用历史数据。
数据传输功能
多种通信方式
支持以太网通信,通过网线将电表数据传输至本地服务器或云平台,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支持4G/5G无线通信,无需布线,安装方便灵活,可将数据远程传输至管理平台,适用于分布式电表或偏远地区的电表数据采集。
部分网关还支持Wi-Fi、LoRa等通信方式,可根据实际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保障电力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支持SSL/TLS等安全协议,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进一步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管理与配置功能
远程配置与管理
用户可通过上位机软件或云平台对网关进行远程配置和管理,无需到现场进行操作。可远程设置采集周期、通信参数、电表地址等信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便捷性。
支持远程升级网关的固件程序,当有新的功能或修复了已知问题时,可通过远程升级的方式快速更新网关,确保网关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电表管理与拓扑识别
对接入的电表进行管理,记录电表的基本信息,如电表编号、安装位置、型号等。方便用户对电表进行统一管理和查询。
部分网关具备拓扑识别功能,能够自动识别电表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拓扑结构,生成电力监测系统的拓扑图,帮助用户直观了解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情况。
异常报警功能
数据异常报警
当采集到的电表数据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如电压过高或过低、电流过大等,网关会立即发出报警信息。报警方式可通过短信、邮件、声光报警等多种形式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通信故障报警
监测与电表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状态,当发生通信故障时,如断线、数据传输错误等,网关会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用户检查通信线路和设备,确保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正常进行。
审核编辑 黄宇
-
数据采集
+关注
关注
40文章
7242浏览量
116727 -
网关
+关注
关注
9文章
5778浏览量
5321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Modbus能源数据采集网关有什么功能
DLT645电表数据 转 HJ212项目案例

DLT645协议和Modbus协议有什么区别
【RA-Eco-RA4M2开发板评测】使用RA4M2破解DLT645三相电表协议
配电监控DLT645电表数据 转EthernetIP项目案例

电力规约DLT645数据采集能耗监测系统方案

DLT645电表数据 转 EthernetIP项目案例

DLT645电表数据 转 EtherCAT项目案例

DLT645/CJ188水电表数据采集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DLT645电表数据 转 opc ua项目案例

DLT645电表数据 转 profinet IO项目案例

645协议电表数据采集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DLT645、IEC104转Modbus协议网关实现跨协议设备的无缝桥接
钡铼DLT645、IEC104转Modbus协议网关实现不同设备的数据共享
DLT645、IEC104转Modbus协议网关实现设备无缝通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