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终端也呈现出技术迭代加速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特征。终端形态与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形成Normal主流终端、Lite轻量化终端(如可穿戴设备)、LPWA广域终端(智慧城市传感器)和AIoT无源终端(物流追踪标签)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各款终端的硬件能力、软件优化及环境适配等多维度因素不同,导致了产品间的性能差异。为了提升性能较差终端用户的网络感知,基于3GPP协议中的IMEISV(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Identity, Software Version,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 软件版本)概念,针对网络中的各类终端展开识别分析。
原理介绍
IMEISV 是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标识移动设备(如手机、车载通信模块等)的身份和版本信息。
与标准 IMEI 相比,IMEISV 不包含最后两位的校验码,而是用两位数字表示 软件版本号(SVN, Software Version Number)。
当5GC核心网开通Masked IMEISV功能后,根据3GPP协议描述,在INITIAL_CONTEXT_SETUP_REQUEST、UE_CONTEXT_SETUP_REQUEST或者HANDOVER_REQUEST信令消息中可以携带Masked IMEISV信元,用于传递Masked IMEISV信息。IMEISV的具体结构与分配原则如下:
其中IMEISV(16位10进制数字)分为TAC+SNR+SVN三部分:
TAC(Type Allocation Code):终端型号分配代码;
SNR(Serial Number):终端序列号;
SVN(Software Version Number):终端软件版本号。
5GC核心网中的AM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通过NG接口将IMEISV传递至gNodeB,根据IMEISV中的TAC信息与IMEI-TAC库数据进行比对,精准找到匹配项即可知道当前终端的品牌型号及其在网络中的无线侧性能指标,进一步关注是否异常并优化。
应用前景
核心网开通Masked IMEISV功能后,基站侧可根据IMEISV快速识别标记用户手机硬件类型的TAC信息,并在基站侧统计该款终端的无线侧指标,进一步确认排查是否终端兼容性不一致引起的指标恶化。同时,根据IMEISV识别出指定类型终端后,gNodeB侧能够针对不同型号的UE进行定制化策略下发,提升用户感知。
-
无线通信
+关注
关注
58文章
4762浏览量
145326 -
移动设备
+关注
关注
0文章
519浏览量
55269 -
通信网络
+关注
关注
22文章
2078浏览量
53115 -
核心网
+关注
关注
17文章
368浏览量
19009
原文标题:让我猜猜你是谁?——网络识别终端全靠“它”
文章出处:【微信号:ztedoc,微信公众号:中兴文档】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Ad hoc网络隐藏/暴露终端问题的研究
基于ARM网络终端的硬件设计
基于BP网络的字母识别
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智能控制网络终端技术

中控智慧科技BioFace识别终端500介绍

人脸识别门禁终端怎么选购
天波测温人脸识别门禁终端的功能
身份识别模组在POS终端上的应用

探索网络个性化服务新纪元:深入解析IMEIsv的差异化保障策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