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初期的大型机时代到如今以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为主导的云时代,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漫漫进化之路上面临多重挑战,整个行业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的数字孪生平台,不仅要能支撑电气系统数字化图纸管理,更需要通过仿真计算实现风险预判与能效优化,进一步稳定提升数据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施耐德电气ETAP全新版本一体化数字孪生平台解决方案正是这一转型的关键推手,通过全场景数字化赋能,助力数据中心突破电力系统运维瓶颈,推动其从“被动响应”向“智能决策”的角色升级。
1四大核心痛点涌现
数据中心进化路上的“掉线”危机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已然站上风口浪尖,而AI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增长了数据中心的需求和电力消耗。据工信部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需降至1.3以下,部分地区甚至低于1.2。因此如何在提升算力的同时降低能耗,成为了数据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不仅如此,在数据中心“进化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其他方面的难题:
怎样通过标准化软件平台保障数据中心的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
如何对全数据中心电气系统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图纸管理,以及仿真分析与计算?
在运行层面容易遇到的上下级保护配合问题与弧闪安全问题如何有效避免?
这些问题交织成了数据中心迈向“算力指挥官”的荆棘之路,亟待一场从工具到策略的系统性破局。
2ETAP多维模块加载中
从算力Buff到预判式防御
在数据中心加速向智算时代演进的关键时期,施家ETAP围绕电气安全、电能质量、敏捷智造、能效双碳四大核心场景,通过全生命周期运营方案为数据中心行业注入“安全、高效、韧性、可持续”的全方位价值基因。
「算力增幅」加载中...
通过ETAP强大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性验证、准确识别配电系统设计问题、校验配电设备选型、验证上下级保护配合等,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保障数据中心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预判力场」生成中...
ETAP能够对整个系统的电源可用性和质量进行高效的可靠性评估,模拟谐波电流和电压源,识别谐波问题,并报告违反谐波电压和电流畸变率限制的情况,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分析、排序和可视化数千个组件中断和故障应急场景,倾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防御代码」编译中...
ETAP的弧闪分析可借助已验证的电力系统模型,精准计算弧闪等级与PEP防护服选择,支持交直流弧闪、高压弧闪多种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构建风险防御护盾。
3无惧源网荷储“新战场”
电力仿真破解“三高”困局
当技术底座完成智慧跃迁,数据中心能源系统也迎来“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新变革——既要消化新能源的波动性,又要扛住电网故障的冲击,更要在PUE红线下实现每一度电的极致调度。高稳定、高可靠、高能效的“三高”要求成为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转型的新难题。
施家ETAP以数字孪生为基,通过高精度电力仿真为数据中心“源网荷储”系统加载“稳定性验证+新能源接入评估+储能优化”三重赋能,让每一度电的轨迹尽在掌控:
通过电网故障模拟预演,验证源网荷储协同稳定性,让宕机风险提前“熔断”。
光伏、储能的“波动心电图”一测便知,反送电、孤岛效应等影响轻松规避。
时序潮流仿真推演充放电策略影响,寻得储能类型与容量的最优选择。
μGrid微电网系统实时掌控源网荷储攻防节奏,确保运行安稳无忧。
“源网荷储一体化”正在成为数据中心通往“零碳算力”的必答题,施家ETAP电力仿真则将这道题的“解”提前写在数字孪生里,让每一座数据中心更稳定、更可靠、更高效。
当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基建货币”,数据中心的电力系统早已不止于“保供”,更需在安全、效率与可持续性间实现精妙平衡。施家ETAP以仿真推演预判风险,用AI赋能弥合能力鸿沟,最终让每一座数据中心都能在“电力战场”上化身“算力指挥官”。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电力系统为支点,通过数字孪生赋能数据中心从“笨重机房”向“智慧生命体”的进化升级。
-
数据中心
+关注
关注
16文章
5256浏览量
73631 -
电气系统
+关注
关注
1文章
384浏览量
24813 -
施耐德电气
+关注
关注
0文章
231浏览量
15954
原文标题:全新ETAP丨从“信息管理员”到“算力指挥官”——数据中心“不掉线”的智慧跃迁
文章出处:【微信号:施耐德电气,微信公众号:施耐德电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华盛昌DT-375BT钳形表助力电力系统高效运维
负载箱在电力系统测试中的应用与优势
AKH-0.66/TD 电流互感器在数据中心和电力运维的运用

电缆护层环流在线监测装置|为电力系统的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福禄克仪表在数据中心运维中的应用
施耐德电气专家谈新型电力系统
施耐德电气助力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施耐德电气古月:以“一纵一横一个闭环”,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全球视野 算领未来,施耐德电气助力数据中心把握智算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