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纳微半导体双向氮化镓开关深度解析

纳微芯球 ? 来源:纳微芯球 ? 2025-06-03 09:5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前不久,纳微半导体刚刚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级的650V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

在这款几乎“理想”的双向开关诞生之前,“两级”变换几乎成为了高压功率应用的既定法则:先PFCDC-DC,还要依赖庞大的 “直流链路” 电容器电路设计师只能忍受体积庞大、损耗高、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昂的电路系统。

而现在,纳微的双向氮化镓开关,能够轻松实现双向的电压阻断和双向的电流导通,搭配独家的IsoFast高速隔离驱动器,将两级拓扑整合为高速、高效的单级,同时省去了庞大的电容与输入电感,打造了电力电子的新范式。

01什么是双向氮化镓开关?

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功效上 = 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氮化镓功率开关。

但其物理结构实为尖端的单芯片设计(单片集成),通过合并漏极结构、双栅极控制及集成受专利保护的有源基板钳位技术,实现双向开关的突破。

dd419e8c-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4c31f8-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56746a-3c5f-11f0-b715-92fbcf53809c.jpg

02高度集成,一颗更比四颗强

得益于高度集成和双向特性,1颗高速、高效的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可替代最多4颗传统硅基芯片,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减少外部元件的数量、PCB占位面积和系统成本 。

这意味着:

更高的系统效率

MHz级的转换频率

可靠性提升

简化电路设计

减少无源器件成本

减少PCB面积

dd629c7c-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03单极拓扑 — 电力电子的终极方案

目前,超过70%的高压功率变换器采用双级拓扑,例如AC-DC变换器需先经PFC级,再经DC-DC级,并依赖笨重的直流母线电容缓冲,复杂的架构导致此类系统体积庞大、能效低下且成本高昂。

双向GaNFast氮化镓技术将两级整合为单级高频高效架构,彻底消除母线电容与输入电感,成为电力电子的终极解决方案。

dd714f42-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7b8124-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8657c0-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04单级转换器典型应用案例

双向GaNFast氮化镓开关通过将交流输入电压直接转换为校正和受控的交流或直流输出电压,推动拓扑结构升级。目标市场涵盖电动汽车充电(车载充电机OBC及充电桩)、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电机驱动。

dd90bb7a-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9b0b34-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da590b8-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05关键的“有源基板钳位技术”

双向氮化镓器件需处理双向电压,因此需独立栅极根据极性控制电流方向。为此,纳微在硅衬底上生长 GaN/Al GaN外延层,形成2DEG导电沟道,器件结构包含两个功率端子与两个栅极。

然而,若仅采用该结构,硅衬底因与源极端子不相连而处于浮置状态,会导致衬底电位累积,并通过“背栅效应”降低2DEG浓度,影响性能。

纳微半导体专利的单片集成有源基板钳位技术,可自动将基板连接至电势最低的源极端,消除”背栅效应”,从而避免因基板电位失控导致的导通电阻。

ddb08f0e-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自动检测并连接对应源极至基板,实现最优性能、效率及可靠性

ddba7ec4-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RSS(ON)低3倍, 温升低15℃

06最佳辅助 - IsoFast高速驱动器

尽管双向氮化镓开关很强大,然而双向的能量控制无法仅靠一颗功率器件完成,还需要一个专用驱动器来控制其两个栅极,这两个栅极必须能够处理高瞬态条件、极高电压隔离,并确保出色的信号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该器件能够在超过5kV的电压下工作,并可处理高达200V/ns的极端瞬变。

为此,纳微半导体开发了专为氮化镓/碳化硅器件的隔离与驱动优化设计的IsoFast双通道数字隔离型氮化镓驱动器。其瞬态抗扰度较现有驱动器提升4倍(最高达200V/ns),且无需外部负压供电,可在高压系统中实现可靠、快速、精准的功率控制。

特征 其他驱动 IsoFast 优势
瞬态抗扰度 50V/ns 200V/ns 提升4倍
(高频GaN/SiC工况)
是否需要
负压驱动
每颗BDS可减少10颗元件,
节省0.5美元
是否需要
稳压6V驱动
每颗BDS可减少8颗元件,
节省0.3美元
待机漏电流 10mA 0.3mA 待机效率显著提升
辅助功能
(UVLO, 首脉冲)
启动/关机存在毛刺 UVLO保护、纯净首脉冲 系统可靠性增强

ddc47668-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无需外部负偏置电源

07真实案例:太阳能微逆

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对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双向氮化镓开关打造的单级变换的显著优点。

下图是一个采用两级拓扑结构的传统400W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传输至储能设备或电网。

ddcf3288-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能量首先经过DC-DC升压变压器,随后通过400VDC母线将400V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并入电网。这种设计需要磁性元件、大容量电容以及多个开关元件。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采用双向氮化镓开关的应用,下图展示了一家领先的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制造商正在采用的单级双向氮化镓开关方案。

dddb4d20-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de5e5102-3c5f-11f0-b715-92fbcf53809c.png

该设计在显著更小的外形尺寸下实现了更强的功率输出(500W),省去了一个磁性元件,并减少了元件数量。这种拓扑结构将系统效率从96%提升至97.5%,同时将发电成本降低30%,从0.10美元/W降至0.07美元/W。

08双向氮化镓开关产品组合

料号# Vcont Vdyn RSS(ON)
typ
Iss @25°C (A) 封装 量产
状况
NV6428 650V 800V 50mΩ 49 TOLT 现货
NV6427 650V 800V 100mΩ 25 TOLT 现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C-DC
    +关注

    关注

    30

    文章

    2332

    浏览量

    84127
  • 氮化镓
    +关注

    关注

    61

    文章

    1802

    浏览量

    118194
  • 功率芯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3

    浏览量

    15661
  • 纳微半导体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51

    浏览量

    20611

原文标题:一颗更比四颗强!纳微双向氮化镓开关为什么这么牛?

文章出处:【微信号:纳微芯球,微信公众号:纳微芯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发布全新GaNSense? Control合封氮化芯片,引领氮化迈入集成新高度

    芯片行业领导者 — 半导体(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TS)发布全新GaNSense? Control合封氮化功率芯片,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集
    发表于 03-28 13:54 ?1131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发布全新GaNSense? Control合封<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芯片,引领<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迈入集成新高度

    MACOM和意法半导体将硅上氮化推入主流射频市场和应用

    本帖最后由 kuailesuixing 于 2018-2-28 11:36 编辑 整合意法半导体的制造规模、供货安全保障和电涌耐受能力与MACOM的硅上氮化射频功率技术,瞄准主流消费
    发表于 02-12 15:11

    氮化功率半导体技术解析

    氮化功率半导体技术解析基于GaN的高级模块
    发表于 03-09 06:33

    什么是氮化功率芯片?

    行业标准,成为落地量产设计的催化剂 氮化芯片是提高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是创造出接近“理想开关”的电路构件,即一个能将最小能量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无损功率传输的电路构件。
    发表于 06-15 14:17

    谁发明了氮化功率芯片?

    虽然低电压氮化功率芯片的学术研究,始于 2009 年左右的香港科技大学,但强大的高压氮化功率芯片平台的量产,则是由成立于 2014 年的
    发表于 06-15 15:28

    集成氮化电源解决方案和应用

    集成氮化电源解决方案及应用
    发表于 06-19 11:10

    全球领先!半导体氮化芯片出货量超1300万颗

    半导体今日正式宣布,其出货量创下最新纪录,已向市场成功交付超过1300万颗氮化(GaN)功率IC实现产品零故障。
    发表于 01-27 16:43 ?2108次阅读

    福布斯专访半导体:谈氮化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阔应用

    半导体向福布斯详细介绍了 GaNFast 氮化
    发表于 08-24 09:39 ?1755次阅读
    福布斯专访<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谈<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阔应用

    半导体出席小米技术demoday,共同展望氮化应用未来

    全球氮化功率芯片行业领导者半导体,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举办的 2021 被投企业 Demo Day 上,展示了下一代功率电源和手机快充产品
    发表于 11-02 09:51 ?1090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出席小米技术demoday,共同展望<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应用未来

    半导体宣布全球首个氮化功率芯片20年质保承诺

    氮化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技术,其运行速度比传统硅功率芯片快 20 倍。半导体以其专有的GaNF
    发表于 03-29 13:45 ?2008次阅读

    半导体推出智能GaNFast氮化功率芯片

    领导者半导体(Navitas Semiconducto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TS)宣 布推出新一代采用GaNSense技术的智能GaNFast氮化
    发表于 02-22 13:48 ?3次下载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推出智能GaNFast<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功率芯片

    半导体发布GaNSli氮化功率芯片

    近日,半导体推出了全新一代高度集成的氮化功率芯片——GaNSlim?。这款芯片凭借卓越的集成度和出色的散热性能,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充电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6:02 ?812次阅读

    半导体氮化和碳化硅技术进入戴尔供应链

    近日,GaNFast氮化功率芯片和GeneSiC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行业领导者——半导体(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TS)今日宣布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3:35 ?692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和碳化硅技术进入戴尔供应链

    半导体发布双向GaNFast氮化功率芯片

    唯一全面专注的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公司及下一代氮化(GaN)功率芯片和碳化硅(SiC)技术领导者——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49 ?1662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发布<b class='flag-5'>双向</b>GaNFast<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功率芯片

    半导体GaNSafe?氮化功率芯片正式通过车规认证

    日讯——半导体宣布其高功率旗舰GaNSafe氮化功率芯片已通过 AEC-Q100 和 AEC-Q101 两项车规认证,这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5:09 ?2191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半导体</b>GaNSafe?<b class='flag-5'>氮化</b><b class='flag-5'>镓</b>功率芯片正式通过车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