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边缘 AI:物联网实施新标杆

e络盟 ? 2025-05-20 10: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者:e络盟技术团队

AI物联网系统的融合改变了数据的处理、分析与使用方式。多年以来,各种 AI解决方案始终基于云端部署,而如今边缘 AI的兴起,在提升运行效率、增强安全性和改善运营可靠性方面提供了颇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边缘 AI的复杂性,探究其构成要素、应用优势及其快速演进的硬件支持体系。

AI演变:从云端到边缘

传统物联网设备直接依赖云端基础设施进行 AI处理。边缘设备传感器产生的数据需要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和推理运算。然而,随着物联网应用对网络边缘实时决策需求的激增,这种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涉及到海量的数据规模、延迟问题以及带宽限制,这让云端处理模式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难以为继。

边缘AI的出现,将处理能力更靠近数据源——也就是物联网设备本身。这样的转变减少了持续将数据传输到云端的需求,并实现了一种对许多应用至关重要的实时处理方式,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边缘 AI系统的核心组件

边缘 AI系统由专用硬件与软件组件构成,具备本地化采集、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数据等核心能力。边缘 AI模型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 数据采集硬件:若未配备专用传感器并集成处理单元及存储器,数据采集将无法实现。现代传感器内置数据处理能力,可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与转换。
  • 训练与推理模型:边缘设备需搭载预训练的专用场景模型。由于边缘设备的计算资源有限,可在训练阶段根据特征选择和转换对模型进行训练,以提升其性能表现。
  • 应用软件:边缘设备上的软件通过微服务触发 AI处理,微服务通常基于用户请求来调用;此类软件可运行训练阶段就已具备定制化功能和聚合特性的 AI模型。

AI at the Edge Workflow

图 1:边缘 AI 工作流程

边缘 AI的优势

与传统云端模型相比,边缘 AI具有许多显著优势:

  • 安全性提升:本地数据处理降低了敏感信息在云端传输过程中的泄露风险。
  • 运行可靠性增强:边缘 AI系统减少了对网络连接的依赖,在间歇性或低带宽的网络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 灵活性:边缘 AI支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定制模型与功能,这对需求各异的多样化物联网环境至关重要。
  • 低延迟:该模式将数据处理与决策时间降至最低限度,是契合自动驾驶和医疗诊断等实时应用的关键特性。

Cloud AI vs Edge AI

图2

实施边缘 AI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边缘 AI具备诸多显著优势,其实施仍面临多重挑战。为边缘设备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意味着需要处理海量数据、选择合适的算法,并优化模型以适应受限的硬件环境。对于许多制造商,尤其是专注于大规模生产低成本设备的制造商而言,从头开发这些功能所需的投入可能令人望而却步。

这种困境催生了对可编程平台的需求。当前,业界正加速向专用 AI架构转型,支持在广泛的功耗性能区间实现弹性扩展。这些架构在保持通用设计灵活性的同时,又能满足特殊的处理需求。

专用硬件在边缘 AI中的作用

随着 AI和机器学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市场对定制化硬件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类专用硬件能够有效应对 AI技术领域的独特需求。然而,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在满足 AI特殊需求,特别是神经网络处理方面表现乏力,尽管其在制造工业和通用工具链方面仍具重要价值。

为填补这一空白,半导体制造商纷纷推出新型 AI加速器,既能提升通用处理器的性能,又可保留其优势。此类加速器专为神经网络所需的并行处理而设计,为 AI运算提供更高效的执行路径。

  • 并行架构和矩阵处理器:这些并行架构(比如图形处理器中的架构)对神经网络训练非常奏效。矩阵处理器正是基于此原理设计而成,比如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专为加快神经网络处理的核心环节——矩阵运算而开发。

  • 存内计算:这项创新技术通过可变电阻器与存储单元的互联,将内存阵列直接转化为神经网络结构,这样有效规避了传统内存访问的瓶颈问题,从而在运算速度和能效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边缘 AI的未来:创新与机遇

随着边缘 AI领域的持续进化,为应对日益增长的 AI 处理需求,新技术与新架构不断涌现。其中,微型机器学习 (TinyML)的进展尤为瞩目,它将 AI能力延伸至超低功耗设备。虽然 TinyML并非适用于所有应用场合,但它无疑推动了 AI在更广泛设备中的普及。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FPGA具备动态可重构架构,完美契合 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相较于 GPUCPU,FPGA赋予设计者快速构建和测试神经网络的能力,并能针对特定应用需求定制硬件。这种灵活性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医疗设备等高风险领域至关重要,这些领域的产品生命周期通常较长,且需要支持现场部署新算法。
  • 图形处理器 (GPU):尽管 GPU拥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但其能效与散热管理代价不菲。即便如此,在虚拟现实、机器视觉等需要强劲算力的应用中,GPU仍是首选方案。
  • 中央处理器 (CPU):尽管 CPU在并行处理方面存在固有缺陷,但仍被广泛集成于各类设备中。Arm推出的单指令多数据 (SIMD)架构等创新技术,虽提升了 CPU运行 AI算法的性能,但与 GPU、FPGA等其他计算设备相比,通常存在速度较慢、功耗较高的局限性。

结语

从云端 AI到边缘 AI的转型,正在深刻改变物联网系统处理与运用数据的方式。边缘 AI通过将 AI处理能力部署至数据源头,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边缘 AI的实施需要全面考量硬件与软件组件的协同,并妥善解决在资源受限环境中部署 AI的特殊挑战。

随着 AI普及程度的提高,市场愈发需要擅长解决边缘计算特殊问题的专用硬件。从矩阵处理器、存内计算到 FPGA和 TinyML,这些新兴技术将重塑新一代边缘 AI 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应用工程师得以紧跟技术发展浪潮,从而充分释放边缘 AI的潜力,打造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在 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中,工程师与开发者必须持续跟进最新技术趋势。如需深入探索 AI、掌握核心要素,并学习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AI技术,欢迎访问我们的AI中心(AI Hub)。无论是图像分类、语音与手势识别,还是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AI中心都能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您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技术资源和专业知识,助您充分解锁 AI技术的最大潜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2

    文章

    46349

    浏览量

    394233
  • 边缘AI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69

    浏览量

    549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网工程师为什么要学Linux?

    均基于Linux二次开发。 2)边缘计算与AI整合 随着边缘智能设备的普及,Linux在轻量化AI模型部署(如TensorFlow Lite)和异构计算(ARM+GPU)中占据核心
    发表于 05-26 10:32

    Nordic nRF54 系列芯片:开启 AI联网新时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芯片技术的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Nordic 公司的 nRF54 系列芯片,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为 AI 机器学习和联网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发表于 04-01 00:18

    Banana Pi 发布 BPI-AI2N &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计算与嵌入式开发

    ℃ 的宽温工作范围,使其能够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此外,DC 5V 供电设计,进一步降低功耗,为联网设备和边缘计算应用带来更佳的能效表现。 推动开源生态,共建智能未来 Banana Pi
    发表于 03-19 17:54

    MediaTek发布全新高性能边缘AI联网芯片

    在国际嵌入式展(EMBEDDED WORLD)上, MediaTek 发布高性能边缘 AI 联网芯片 Genio 720 和 Genio 520。作为 Genio 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6:21 ?563次阅读

    DeepSeek赋能AI边缘计算网关,开启智能新时代!

    ,将DeepSeek强大算法能力与AI边缘计算网关进行技术上融合,共同打造边缘计算新标杆!计讯联,作为引领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6:17 ?704次阅读
    DeepSeek赋能<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边缘</b>计算网关,开启智能新时代!

    AI赋能边缘网关: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蓝海

    ,准确率达到99.9%。 这一技术革新正在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在智慧城市领域,AI边缘网关可以实现交通流量实时分析、违章行为智能识别;在工业互联网中,能够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生产工艺优化;在智慧能源领域
    发表于 02-15 11:41

    联网边缘计算网关的特点

    联网边缘计算网关作为连接物联网设备与云端的关键枢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承担着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以及本地决策等多重任务,在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6:14 ?470次阅读

    研华科技荣获联网行业杰出标杆企业奖

    研华科技凭借在联网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和卓越的产业实践,荣获“维科杯2024(第九届)联网行业年度评选——杰出标杆企业奖”。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1:41 ?699次阅读

    有方科技助力联网边缘计算产业发展

    近日,由有方科技参编的国标GB/T 41780.2-2024《联网 边缘计算 第 2 部分:数据管理要求》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在联网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4:54 ?521次阅读

    研华科技边缘AI平台荣获2024年IoT边缘计算卓越奖

    的 2024 年联网边缘计算卓越奖。研华提供全栈式AI应用产品,以满足从边缘到云的工业 AI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8:11 ?1082次阅读

    联网边缘计算的概念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联网(IoT)已经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随着数十亿设备联网,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云计算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30 ?878次阅读

    IOT边缘计算网关:联网的“神经系统”

    联网(IoT)的快速发展中,边缘计算网关作为联网的“神经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负责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1:44 ?929次阅读
    IOT<b class='flag-5'>边缘</b>计算网关:<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的“神经系统”

    如何使联网边缘设备高效节能?

    电源效率对于联网的成功至关重要。设备的效率越高,其功能寿命就越长,用户体验就越好。您是否在组织中实施联网解决方案,以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5:18 ?855次阅读
    如何使<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b class='flag-5'>边缘</b>设备高效节能?

    边缘计算联网平台是什么

    随着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万互联已成为现实。然而,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实时响应需求,传统的云计算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如数据传输延迟、带宽消耗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4:16 ?640次阅读

    Silicon Labs将于8月深圳联网展上展示热门无线连接和AI/ML边缘智能参考设计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即将参加 8 月 28 至 30 日 举办的 “2024 年深圳联网展( IOTEShenzhen )”,演示最新的联网无线连接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1:41 ?140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