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电力电子中的“摩尔定律”(2)

英飞凌工业半导体 ? 2025-05-17 08: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者简介

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刘赜源的投稿。


04

平面磁集成技术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平面磁集成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密度场景,通过将变压器的绕组(winding)设计在pcb电路板上从而代替利兹线,从而极大降低了变压器的高度。


然而pcb的铜带厚度并不大,一般不会超过4oz(140μm),因此想要通过pcb传输大电流会有极大的损耗。为了降低这部分的损耗,有人可能会想到只要增加铜带宽度,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这种方式变相地增加了变压器占据的面积,同时会让磁芯体积更加庞大。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由于副边的输出电流极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副边会被拆分成多个并联的状态,如图五所示,此时每一路的输出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4。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损耗功率与电流成二次方关系,因此此时副边的损耗只有原本的1/4。随着器件的发展以及第三代半导体(GaN, SiC)的推广,此时工作频率提升到了1MHz,更加有效地减小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图六显示了平面变压器下的LLC电路,此时功率密度提升到了700W/in?[1]


8cbf0cea-32b6-11f0-8605-92fbcf53809c.png

图五:ISOP 4相LLC电路


8cccff80-32b6-11f0-8605-92fbcf53809c.png

图六:4相LLC电路板


在这之后的发展就顺理成章起来了,两个变压器导致整体电路面积的增加,因此将2个变压器集成到1个磁芯上就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密度。集成之后的电路板如图七所示,此时电路的功率密度已经突破了900W/in?[2]


8cdc2e60-32b6-11f0-8605-92fbcf53809c.png

图七:4相单变压器LLC电路板


05

来自器件的制约


此时针对电路方面的优化已经十分有限了,可能的优化方向就是这个巨大的矩阵变压器(matrix transformer)。变压器占据了整个电路一半的体积,因此出现了新一类的开关电容电路(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但是,LLC仍然凭借其极高的效率与功率密度简单的拓扑结构以及变压器提供的输入输出隔离成为当下的主流应用电路。


随着器件的发展,LLC电路功率密度也在不断更新。在当下的数据中心供电场景中,LLC电路已经可以达到超过3kW/in?的惊人的功率密度,当下能够限制电路体积减小的就是来自器件与材料的制约。


06

总结


除了集成电路,电力电子领域也在经历着类似于“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即每隔一段时间,电路的功率密度就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尽管当前电路的功率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在未来,随着半导体和磁性材料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见证电路功率密度的再次提升。这些新材料和技术的出现,将为电力电子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资料

[1] D. Huang, S. Ji and F. C. Lee, "LLC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Matrix Transform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9, no. 8, pp. 4339-4347, Aug. 2014.


[2] C. Fei, F. C. Lee and Q. Li, "A new design paradigm for GaN based LLC converter," 2017 IEEE Southern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SPEC), Puerto Varas, Chile, 2017, pp. 1-6.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流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7143

    浏览量

    135316
  • 电力电子
    +关注

    关注

    30

    文章

    624

    浏览量

    49776
  • 磁集成技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553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晶圆和摩尔定律有什么关系?

    `一、摩尔定律与硅芯片的经济生产规模  大多数读者都已经知道每个芯片都是从硅晶圆中切割得来,因此将从芯片的生产过程开始讨论。下面,是一幅集成芯片的硅晶圆图像。(右边的硅晶圆是采用0.13微米制程P4
    发表于 12-01 16:16

    介绍28 nm创新技术,超越摩尔定律

    介绍28 nm创新技术,超越摩尔定律
    发表于 08-13 22:26

    摩尔定律也适用于EPON芯片商用之路?

    网络性能提升速率是符合摩尔定律的。而且,由于PON的建设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地区FTTx工程,如果只考虑这部分用户,那么网络性能的提升已经超越了摩尔定律。   如果说是需求与技术共同推动通信的发展
    发表于 09-27 09:32

    半导体行业的里程碑“摩尔定律”竟是这样来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率先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同样价格的电子产品性能,时隔18个月—24个月后会翻倍。英特尔(Inte
    发表于 07-14 17:00

    摩尔定律推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变革

    行业的“传奇定律”——摩尔定律就此诞生,它不仅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更在接下来的半个实际,犹如一只无形大手般推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变革。
    发表于 07-01 07:57

    摩尔定律还能走多远看了就知道

    摩尔定律还能走多远?—— CPU 的内存瓶颈
    发表于 02-01 07:27

    摩尔定律在测试领域有哪些应用?

    摩尔定律给基于PXI的模块化设备造成了什么影响?摩尔定律在测试领域有哪些应用?
    发表于 04-13 06:10

    请问摩尔定律死不死?

    请问摩尔定律死不死?
    发表于 06-17 08:25

    IC芯片的密度和计算机的速度能够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前行吗?

    芯片——摩尔定律的传奇(下)多年来,集成电路(IC)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前行。但是,IC芯片的密度和计算机的速度能够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前行吗?又有哪些物理极限和技术极限需要突破?最小晶体管到底可以由多少个原子构成?是否有能够替代硅的
    发表于 07-22 09:57

    电子基础知识:摩尔定律相关知识

    电子基础知识:摩尔定律相关知识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
    发表于 11-27 09:10 ?1654次阅读

    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
    发表于 02-26 11:28 ?1730次阅读

    摩尔定律_摩尔定律是什么

    电子发烧友网为大家整理了摩尔定律专题,讲述了摩尔定律的定义,摩尔定律的由来与发展,深入全面的讲解了摩尔定律是什么。供大家认识学习
    发表于 05-21 16:19
    <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_<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是什么

    摩尔定律是什么_摩尔定律提出者及含义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来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09 09:18 ?3.2w次阅读

    2nm芯片符合摩尔定律摩尔定律能够延续下去吗

    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言论从7nm工艺开始就一直有人在传播,不过与之相反的是摩尔定律一直在沿用下去。去年IBM公司公布了其研制的全球首颗2nm芯片,不过IBM的技术还不能支持量产2nm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09:42 ?1883次阅读

    电力电子的“摩尔定律”(1)

    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刘赜源的投稿。著名的摩尔定律中指出,集成电路每过一定时间就会性能翻倍,成本减半。那么电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32 ?294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力</b><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中</b>的“<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