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深入剖析典型潮敏元器件分层问题

金鉴实验室 ? 2025-05-14 14: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潮敏物料主要是指非密封封装的IC,受潮后主要失效模式为内部分层。在电子组装领域,潮敏元器件一直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元器件受潮后容易出现各种失效问题,给生产过程带来了诸多挑战。

潮敏元器件失效现象描述

1.QFN元器件内部分层

QFN(无引脚四方扁平封装)元器件是一种常见的潮敏元器件。在某次生产中,发现某单板上的QFN元器件出现内部分层现象。该元器件位于单板角落,无机械装配应力影响,且为单板上唯一的MSL3(潮敏等级3)物料。单板采用铜基板,焊接温度较高,可能存在热应力问题。测试结果显示,该单板的不良率达到100%,初步推测为潮敏失效。

2.高分子钽电解电容冒锡珠

在生产巡检中,发现某单板的高分子钽电解电容附近出现大量锡珠。这些锡珠集中在电容负极偏顶部的位置,且位号不固定。

高分子钽电解电容通常被归类为MSL3物料,其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使其容易受潮。

初步推测锡珠的出现与焊接过程中的潮敏问题有关。

失效情况验证与机理分析

1.QFN分层机理分析

通过对QFN元器件进行超声扫描,发现分层位置主要集中在关键区域(绑定区),导致绑定点断开或缺陷。尽管该元器件为MSL3物料,但车间暴露时间远低于允许值,因此潮敏并非唯一原因。进一步与IC厂家沟通后发现,铜基板和炉温等因素对该区域产生了应力,导致分层。此外,该元器件内部芯片采用45°旋转设计,增加了耐热温度和应力。

验证方案包括对比不同焊接工艺和烘烤条件下的元器件失效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烘烤可以降低失效率,但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减少焊接或采用SnPb焊料则可以完全解决分层问题。因此,QFN元器件的分层问题是由潮敏和应力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2.高分子钽电解电容锡珠机理分析

高分子钽电解电容的锡珠现象与常规焊接过程中的锡珠不同,锡珠固定发生在电容本体上,且位置较为固定。分析认为,锡珠的产生与物料受潮有关。受潮后,在高温焊接时产生瞬间蒸汽压力,导致塑封层裂纹和锡珠溢出。验证方案包括对受潮物料和库房原包装物料进行切片分析。结果显示,受潮物料过炉后出现锡珠和塑封层裂纹,而原包装物料无分层开裂情况。因此,锡珠的产生与物料受潮密切相关。

失效原因综合分析

从上述两种潮敏元器件的失效现象来看,虽然都表现为分层问题,但产生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QFN元器件的分层主要由应力主导,潮敏和炉温等因素为辅;而高分子钽电解电容的分层则主要与物料受潮有关。

根据IPC-J-STD-020标准,不同状态的分层接受程度不同,主要通过信赖性测试来判断其是否影响性能。

1.QFN封装元器件分层

通过实验验证,采用E-PAD(热沉焊盘)不焊接或替换为SnPb焊料,可以有效解决QFN元器件的分层问题。分析认为,E-PAD焊接后会产生裂纹,而SnPb焊料的焊接温度低,热应力更小。因此,QFN元器件的分层问题主要是由应力引起的,潮敏和炉温等因素起到了辅助作用。

2.高分子钽电容锡珠

高分子钽电容的锡珠现象是其受潮后的显性表现。受潮物料在高温再流焊后,内部高分子材料容易产生裂纹,导致锡珠溢出。因此,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物料受潮。

改善建议与措施

1.QFN分层问题改善元器件改善:

增加PAD(焊盘)的法兰盘尺寸,增强焊盘结合强度。

工艺改善:

优化钢网开孔方式,不焊接中间焊盘,或采用有铅焊接,改变应力分布状态。金鉴实验室建议客户在实际生产中,结合我们的测试数据,优化工艺参数,以减少热应力对QFN元器件的影响。

2.高分子钽电容锡珠问题改善保持原包装上线:

尽可能在车间暴露寿命时间内加工完成。

超出暴露寿命时间的物料处:

若无法烘烤重置车间寿命,需厂家配合烘烤。

车间管控:

避免拆除原包装等操作,规避物料受潮风险。

3.改善措施

  • 潮敏元器件的分层失效并非完全由受潮导致,还可能与应力、焊接工艺等因素有关。
  • 分层问题并非都不可接受,需根据标准和信赖性测试结果判断其对性能的影响。
  • 潮敏元器件的失效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并采用多种改善手段解决。
  • 非IC物料也可能存在潮敏问题,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管控。
  • 对于受潮后的高分子钽电容,虽然适当烘烤可以减少失效几率,但仍存在分层失效风险,不建议二次使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元器件
    +关注

    关注

    113

    文章

    4842

    浏览量

    95513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6137

    浏览量

    17999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子元器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剖析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及特点根据检索,元器件的发展普遍的提法是:电子元器件发展阶段已经历了以电子管为核心的经典电子元器件时代、以半导体分立器件为核
    发表于 07-09 10:03 ?4222次阅读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与典型案例(全彩版)

    元器件典型失效分析案例。 纯分享贴,有需要可以直接下载附件获取完整资料! (如果内容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哦~)
    发表于 04-10 17:43

    华为内部资料—无源滤波元器件-电容的介绍和深入认识

    摘 要: 无源滤波元器件中,电容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元器件,但应用中由于对电容的认识不深,存在一些不正确的使用而造成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司常用的三类电容(铝电容、钽电容和陶瓷电容),从电容结构、制造
    发表于 05-14 17:38

    深入最经典的电容剖析

    本帖最后由 eehome 于 2013-1-5 10:07 编辑 最深入最经典的电容剖析
    发表于 08-02 21:52

    深入最经典的电容剖析

    `最深入最经典的电容剖析PCB打样找华强 http://www.hqpcb.com/3 样板2天出货`
    发表于 10-17 10:50

    一些有用的元器件知识

    解说 第3章 电阻类元器件典型应用电路分析3.1普通电阻典型应用电路分析3.1.1纯电阻串联电路和纯电阻并联电路分析3.1.2电阻分压电路分析3.1.3带负载电路的电阻分压电路分析3.1.4电压供给
    发表于 07-16 22:00

    电子元器件传感器原理

    的信息,从而可以进行检测、监控、报警;还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组成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系统。 声表面波器件之波速和频率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漂移。气传感器就是利用这种性能在压电晶体表面涂覆一层
    发表于 08-09 17:35

    塑封IC分级及相应

    塑封IC分级及相应
    发表于 11-21 15:24

    电子元器件筛选方案的全面剖析

    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取决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因此,应该在电子元器件装上整机、设备之前,就要设法把具有早期失效的元器件尽可能地加以排除,为此就要对元器件进行筛选。那么
    发表于 07-18 04:20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与典型案例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与典型案例!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见谅
    发表于 11-19 14:50 ?0次下载

    深入剖析Android消息机制

    深入剖析Android消息机制
    发表于 01-22 21:11 ?11次下载

    元器件缺货涨价,中国厂商新势力正崛起

    原材料价格上涨,日系无源器件大厂转型高端市场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引发元器件的缺货涨价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4:44 ?5850次阅读
    <b class='flag-5'>元器件</b>缺货涨价<b class='flag-5'>潮</b>,中国厂商新势力正崛起

    深入剖析高速SiC MOSFET的开关行为

    深入剖析高速SiC MOSFET的开关行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26 ?1536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入</b><b class='flag-5'>剖析</b>高速SiC MOSFET的开关行为

    湿元器件存储及使用规范

    到6级不等,每个级别代表不同的湿程度。较低的级别表示材料或产品对湿度变化更加敏感,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控制和保护措施,以避免损坏或性能下降。 器件容易受潮导致分层及部分损坏,为了避免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1:18 ?8691次阅读
    湿<b class='flag-5'>敏</b><b class='flag-5'>元器件</b>存储及使用规范

    元器件可靠性领域中的 FIB 技术

    分析(FA)以及应用验证等。其中,结构分析作为一种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型技术,能够从材料和生产工艺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元器件,为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聚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14:51 ?232次阅读
    <b class='flag-5'>元器件</b>可靠性领域中的 FIB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