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封装工艺中的晶圆级封装技术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鲜枣课堂 ? 2025-05-14 10: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鲜枣课堂

原文作者:小枣君

本文介绍了先进封装技术中的晶圆级封装技术。

晶圆级封装

我们看下一个先进封装的关键概念——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WLP)。

传统封装,是先切割晶圆,再封装。

而晶圆级封装的核心逻辑,是在晶圆上直接进行封装,然后再切割,变成芯片。

wKgZO2gkAPWAYQ_EAAjEBU6uEIg235.png

举个例子:传统封装,是先把大面团切成一块块,然后分别烘烤成蛋糕,分给大家吃。而晶圆级封装,是先烤一个大蛋糕,然后切成一块块,分给大家吃。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任何在晶圆这一层级进行全部或部分加工的封装,都可以被认为是晶圆级封装。

晶圆级封装出现于2000年左右,是半导体产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产物。

在晶圆上进行封装过程,能够带来以下好处:

1、由于侧面未涂覆封装材料,因此封装后的芯片尺寸较小。晶圆上,晶粒的密度更高,平均成本更低。

2、方便批量生产制造芯片,缩短工期,总体成本也比较低。

3、芯片设计和封装设计可以统一考虑,提升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晶圆级封装,可以分为:扇入型晶圆级封装(Fan-In WLP)和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an-Out WLP)。

这里的“扇(Fan)”,指的是芯片的尺寸。

wKgZO2gkAPWAI4VDAAF7rKwhk9A706.png

我们分别来介绍。

· 扇入型WLP(FIWLP)

早期的WLP,多采用扇入型。扇入型的封装布线、绝缘层以及锡球,都位于晶圆的顶部。封装后的尺寸,和芯片尺寸是相同的。

wKgZPGgkAPWAHikTAADZh38R0kY511.png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超过1:1.14的封装,是CSP(芯片级封装)。扇入型WLP都1:1了,显然也属于CSP。所以,由扇入型晶圆级封装技术制成的封装,也称为晶圆级芯片级封装(WLCSP)。

扇入型WLP,通常可以分为BOP(Bump On Pad,垫上凸点)和RDL(ReDistribution Layer,重布线层)两种方式。

BOP封装的结构非常简单,Bump(凸点)直接构建在Al pad(铝衬板)的上面。如果Bump的位置远离Al pad,那么,就需要通过借助RDL技术,将Bump与Al pad进行连接。

wKgZPGgkAPWAWFlBAAFguK2-JAQ093.png

大名鼎鼎的RDL,终于出现了。

我们需要单开一节,专门介绍一下它。

· RDL

RDL的全称,是ReDistribution Layer(重布线层)。

RDL是晶圆级封装(WLP)的核心技术,也是后面2.5D/3D立体封装的核心技术。在先进封装里,它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在晶粒下面的中介层上进行重新布线,实现I/O端口的重新布局。

wKgZO2gkAPaANUyKAAVz5dvQ5BY188.png

简单来说,它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PCB电路板。只不过,真正的PCB板是在芯片的外面,把各个成品芯片和元器件连起来。

而RDL,是封装内部的“PCB板”,方便了XY平面(横向平面)的电气延伸和互联。它提升了封装内部电气连接的灵活性,能够让芯片内部布局更合理、更紧凑。

基于RDL,晶圆芯片上的“细间距”外围阵列,可以变成“更大间距”阵列。

基于之前晶圆制造的文章,大家会发现,RDL很像晶粒内部的金属连线(立交桥)。

wKgZPGgkAPaAPJ1FAARBDvVzSzM583.png

晶粒内的金属沉积

是的,RDL的工艺,和晶圆制作流程中的“盖楼”流程差不多(可以参考晶圆制作的那期),主要就是光刻、涂胶显影、刻蚀、溅射沉积、电镀铜等工艺。

RDL也属于将晶圆制造(前道)工艺降维到封装(后道)中使用。和凸点一样,也是中道工序。

目前,主流的RDL工艺有两种:

第一种,是基于感光高分子聚合物,并结合电镀铜与刻蚀工艺实现。

wKgZPGgkAPWAYuZuAAIupaih8lg273.png

1、在晶圆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薄膜,可选的聚合物材料包括光敏聚酰亚胺(PI)、苯并环丁烯(BCB)以及聚苯并恶唑(PBO)。这是为了增强芯片的钝化层并起到应力缓冲的作用。

2、加热固化后,使用光刻工艺在所需位置进行开孔,之后进行刻蚀。

3、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PVD),溅射Ti(钛)与Cu(铜),分别作为阻挡层与种子层。

4、再来一波光刻、刻蚀工艺,把RDL层的空间给挖出来。

5、通过电镀Cu工艺,在暴露出的Ti/Cu层上制造第一层RDL。(注意,电镀是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晶圆表面。)

6、去除掉光刻胶,并刻蚀掉多余的Ti/Cu。

7、涂覆第二层聚合物薄膜,使圆片表面平坦化并保护RDL层。

8、重复上述步骤,制作多层RDL结构。

另一种工艺,是采用Cu大马士革工艺结合PECVD与CMP工艺实现。

wKgZPGgkAPWAatyCAAewxfvnazs861.png

大致流程:

1、先采用PECVD工艺,沉积SiO2或Si3N4,作为绝缘层。

2、利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在绝缘层上形成窗口。

3、分别溅射Ti/Cu的阻挡/种子层以及导体铜,和刚才工艺一样。

4、采用CMP(化学机械研磨,之前介绍过的)工艺,将导体层减薄至所需厚度,形成了一层RDL或通孔层。

5、重复上述步骤,制作多层RDL结构。

wKgZO2gkAPWAW9QRAAZ0hm_V9Bk569.png

基于大马士革工艺制作的多层RDL内部构架

第二种工艺需要采用CMP,制造成本比第一种高。在行业里,第一种用得比较多。

制作完RDL之后,是制作UBM(凸点下金属层),工艺和RDL相似。

wKgZPGgkAPWAUWJoAAI3wClBW10045.png

制作完UBM之后,通过掩膜板准确定位焊膏和焊料球,并将其放置于UBM上。

随后,进行回流,使焊料与UBM形成良好的浸润结合,从而确保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

综合以上步骤,扇入型WLP的大致工艺流程如下:

1、完成RDL布线,方便将I/O引出至方便焊接的位置。

2、对晶圆进行减薄加工。

3、在RDL层所连接的金属焊盘上,进行植球。

4、对晶圆进行切割,得到独立的芯片。

5、完成FT测试,出厂。

过去的20多年,扇入型WLP广泛应用于移动、便携式和消费类产品。特别是低I/O引脚数(≤200)、小芯片尺寸(≤ 6mm x 6 mm)、低成本、低端、薄型和大容量应用的半导体器件,使用这种封装比较多。

· 扇出型WLP(FOWLP)

扇入型WLP虽然面积小,但是支持的I/O引脚数也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的I/O引脚数逐渐增加,扇入型WLP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就有了扇出型WLP(FOWLP)。

wKgZO2gkAPWAAzEQAAsKVvQ-ZXM924.png

wKgZO2gkAPWAC9q_AAMzChMfVRM916.png

Fan-In WLP与Fan-Out WLP

扇出型WLP中,RDL可以向外延伸布线。这样一来,封装的面积大于晶粒的面积,I/O引脚数可以更多,引脚间距也宽松。

扇出型WLP如果符合CSP的尺寸比例要求,就是扇出型WLCSP。

wKgZPGgkAPaAZBRAAACiOHCYdjU367.jpg

扇出型WLP最早于2006年由英飞凌最先提出。他们在手机基带芯片封装中实现了量产,并将其命名为嵌入式晶圆级球栅阵列(eWLB)。

后来,扇出型WLP并没有获得什么关注。

直到2016年,台积电基于FOWLP,推出了集成扇出型(InFO)封装,并成功应用于苹果公司iPhone 7系列手机的A10处理器(AP)中,才让扇出型WLP获得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

凭借该项技术,台积电成功包揽了苹果公司之后每一代手机的AP芯片制造和封装订单。

后来,FOWLP高速发展,衍生出多种变体,包括核心扇出(Core FO)、高密度扇出(High-Density FO)和超高密度扇出(Ultra High Density FO)等,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需求场景。

wKgZO2gkAPaAUJxXAAFiwTXBUnU082.png

我们来看看FOWLP的工艺过程。

前面说WLP是先封装,再切割。这句话其实不太适用于FOWLP。

FOWLP,是先切割,然后把芯片重新放置在人工载板上。接下来,再进行晶圆级封装。封装完,再次切割,变成最终的芯片。

wKgZO2gkAPWAUdHOAAIZLA1x08w477.png

Fan-Out WLCSP工艺流程

根据工艺过程,扇出式WLP可以分为芯片先装(Die First)和芯片后装(Die Last)。芯片先装又分为面朝下(Face Down)、面朝上(Face Up)。

wKgZPGgkAPWAIV6yAAKOOExmGLo816.png

芯片先装,简单地说,就是先把芯片放上, 再做布线(RDL)。

芯片后装,就是先做布线(RDL)。测试合格的单元,再把芯片放上去。

芯片后装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合格芯片的利用率,以此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也有缺点,就是工艺相对复杂。

总结一下FOWLP的优点:

1、FOWLP是一种无载板(Substrate-less)的封装方式,不需要封装载板,更不用引线,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2、FOWLP没有封装载板,所以垂直高度更低,能够提供额外的垂直空间,向上堆叠更多的元件。

3、FOWLP厚度较薄,缩短芯片与散热片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散热。

4、FOWLP可以将不同功能的芯片进行灵活集成,进而完成系统级封装(SiP)。这是后摩尔时代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 扇出面板级封装(FOPLP)

提到FOWLP,就肯定要提一下最近几年特别火的FOPLP。

FOPLP(扇出面板级封装),是扇出型封装的一种,也基于重新布线层(RDL)工艺。

它和FOWLP非常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FOPLP使用的载板,不是8寸/12寸的晶圆,而是方形的大尺寸面板。

wKgZPGgkAPaABt_KAAT-ZCSAWcA477.png

FOPLP具有以下优势:

1、低成本。

FOPLP采用方形的大尺寸面板,不仅单片产出的芯片数量更多,而且面积利用率更高。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Yole的数据,FOWLP技术面积使用率<85%,而FOPLP技术面积使用率>95%。

以600mmX600mm尺寸的面板为例,面积为12寸wafer carrier的5.1倍,单片产出数量大幅提升。

wKgZO2gkAPaALgoIAABzi15oXtI308.png

FOPLP可以大幅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FOWLP采用旋转涂布工艺,PI、PR等光敏材料(价格昂贵)的有效利用率只有20%。FOPLP采用狭缝涂布工艺,材料有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2、高灵活性。

FOPLP的生产灵活性更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周期更短。

例如,FOWLP封装中,光罩的尺寸小,单次曝光面积有上限,需要通过拼接的方式曝光,效率低,良率低,影响产能。

而FOPLP封装,单次曝光面积是FOWLP的4倍以上,效率高、良率高,大幅提升了产能。

3、优秀的热管理。

通过优化封装结构,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FOPLP可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降低芯片工作温度,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寿命。

4、高集成度。

FOPLP在大面板上重新分布半导体芯片,能够在单个封装内集成多个芯片、无源元件和连接,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甚至更高的性能。

wKgZO2gkAPaAU1tVAACKKT20VT0278.png

集成更多功能模块,可以减少封装步骤和材料消耗,也能降低成本。

5、高电气性能。

FOPLP具有更低的电感和电容效应,电气性能出色。

wKgZPGgkAPaADPMvAADemhDhGY0426.jpg

wKgZPGgkAPWASaEuAAB1OgeuGo0430.jpg

图片来自亚智科技

当然,FOPLP也有缺点,包括面板尺寸和组装工艺未能标准化、封装密度较低(与FOWLP相比),以及芯片翘曲问题等。

目前,FOPLP板级封装凭借刚才提到的优点,在射频芯片、电源芯片、高频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展现了非常不错的应用前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FOPLP所使用的玻璃载板材料。

FOPLP载板的面积大,所以,在生产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翘曲等问题。

所以,相比于传统的硅材料,FOPLP的载板材料主要是金属、玻璃或其它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这些材料之中,玻璃在机械、物理、光学等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玻璃基板的表面比塑料(有机材料)基板更光滑。在同样面积下,能够开孔(下期会提到的通孔)的数量也比塑料基板多。这极大提升了芯片之间的互连密度,有利于实现更复杂的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在热学性能、物理稳定度方面,玻璃基板也表现出色,不容易因为温度高而发生翘曲或变形。

玻璃基板的电气性能也突出,介电损耗更低,电气连接更稳定、高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晶圆级封装
    +关注

    关注

    5

    文章

    42

    浏览量

    11679
  • 先进封装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79

    浏览量

    665

原文标题:一文看懂芯片的封装工艺之晶圆级封装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封装的基本流程

    介绍了封装的基本流程。本篇文章将侧重介绍不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9:20 ?1.1w次阅读
    <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b>的基本流程

    HRP先进封装替代传统封装技术研究(HRP先进封装芯片)

    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提升,众多芯片设计及封测公司开始思考并尝试采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1-30 09:23 ?3103次阅读
    HRP<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先进<b class='flag-5'>封装</b>替代传统<b class='flag-5'>封装</b><b class='flag-5'>技术</b>研究(HRP<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先进<b class='flag-5'>封装</b>芯片)

    什么是封装

    `封装(WLP)就是在其上已经有某些电路微结构(好比古董)的晶片(好比座垫)与另一块经腐蚀带有空腔的晶片(好比玻璃罩)用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在这些电路微结构体的上面就形成了一个带有
    发表于 12-01 13:58

    凸起封装工艺技术简介

    。  随着越来越多晶焊凸专业厂家将焊膏印刷工艺用于WLP封装,批量压印技术开始在半导体封装领域中广泛普及。然而,大型EMS企业也走进了WL
    发表于 12-01 14:33

    CSP贴装工艺吸嘴的选择

      CSP的装配对贴装压力控制、贴装精度及稳定性、照相机和影像处理技术、吸嘴的选择、助焊剂应 用单元和供料器,以及板支撑及定位系统的要求类似倒装晶片对设备的要求。WLCSP贴
    发表于 09-06 16:32

    封装的方法是什么?

    封装技术源自于倒装芯片。
    发表于 03-06 09:02

    封装有哪些优缺点?

    图为一种典型的封装结构示意图。上的器件通过
    发表于 02-23 16:35

    新型封装工艺介绍

    文章介绍了几种新的封装工艺,如新型封装工艺OSmium
    发表于 12-29 15:34 ?83次下载

    什么是封装

    在传统封装,是将成品切割成单个芯片,然后再进行黏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4-06 15:24 ?1.2w次阅读

    半导体后端工艺封装工艺(上)

    封装是指切割前的工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09:31 ?4087次阅读
    半导体后端<b class='flag-5'>工艺</b>:<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工艺</b>(上)

    扇出型封装技术的优势分析

    扇出型封装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高密度布线制造工艺,形成功率损耗更低、功能性更强的芯片
    发表于 10-25 15:16 ?1241次阅读
    扇出型<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b><b class='flag-5'>技术</b>的优势分析

    HRP先进封装替代传统封装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提升,众多芯片设计及封测公司开始思考并尝试采用
    发表于 11-18 15:26 ?0次下载

    一文看懂封装

    共读好书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半导体封装的另一种主要方法——封装(WLP)。本文将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8:42 ?2595次阅读
    一文看懂<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b>

    详解不同封装工艺流程

    在本系列第七篇文章,介绍了封装的基本流程。本篇文章将侧重介绍不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10 ?3089次阅读
    详解不同<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b>的<b class='flag-5'>工艺</b>流程

    深入探索:封装Bump工艺的关键点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封装(WLP)作为先进封装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0:52 ?2382次阅读
    深入探索:<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级</b><b class='flag-5'>封装</b>Bump<b class='flag-5'>工艺</b>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