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2.28GW招标狂飙!构网型变流器为何突然成为电力系统“新宠”?

Simon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 ? 作者:黄山明 ? 2025-05-07 11: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构网型变流器(Grid-Forming Converter)是一种能够主动构建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电力电子设备,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惯量响应和阻尼特性,为电网提供动态支撑。

构网型变流器的核心价值在于重构电网的底层控制逻辑。传统跟网型变流器被动跟随电网指令运行,而构网型技术通过内置的虚拟同步机算法,使储能设备主动参与电网频率和电压调节。

例如,在西藏措勤微电网项目中,华为数字能源的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毫秒级响应能力,成功应对了高海拔地区的极端天气导致的电网波动,验证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这种技术突破使得新能源场站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支撑”,为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提供了底层支撑。

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推动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2023年中国构网型储能项目招标量突破2.28GW,2024年一季度新增招标超1GW,主要集中在西北弱电网区域。

这一增长背后是政策驱动与技术成熟的双重作用,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而华为、阳光电源等企业推出的全场景构网型储能系统,将系统效率提升至95%以上,成本下降幅度超过30%。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吸引了更多参与者,从传统电力设备商到新兴储能企业,构网型技术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赛道”。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在技术路径上呈现出差异化创新。南瑞继保通过构网型静止调相机项目,在西藏电网实现了动态电压支撑与短路电流增强的双重突破;盛弘股份则聚焦模块化储能系统,其PWS1-215M-H变流器支持3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通过多分支拓扑结构降低系统复杂度。

更具突破性的是瑞源电气对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改造,在广东清远风电场中,其构网型控制技术成功通过了故障穿越、黑启动等严苛测试,为高渗透率新能源场景下的电网稳定提供了新范式。这些案例表明,中国企业正从单一设备创新向系统级解决方案跃升。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算法优化与硬件重构的协同创新。在控制算法层面,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技术结合了虚拟同步机(VSG)与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秒级惯量响应与分钟级功率调节的平衡。

例如华为开发的数字孪生平台通过虚拟调试系统,可提前预测电网扰动并优化参数配置,将调试周期缩短60%。硬件方面,模块化多电平架构(MMC)的应用使变流器容量突破3.4MW,同时支持高压直流直挂,降低了系统转换损耗。这种软硬协同创新模式,正在突破传统电力电子设备的性能边界。

产业化进程仍面临成本与标准的双重挑战。当前构网型变流器的成本比传统设备高出20%-30%,主要源于高性能IGBT模块和复杂控制算法的开发投入。

为此,阳光电源通过碳化硅器件应用将变流器体积缩小20%,功率密度提升35%,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经济性支撑。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同样制约发展,不同厂商设备的通信协议与控制逻辑差异,导致多机并联时易出现环流问题。行业正在推动《构网型变流器技术规范》的制定,预计2025年完成国家标准立项,这将为市场爆发奠定基础。

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构网型变流器正在开启能源革命的加速度。新疆哈密的风光储联合电站通过构网型控制,将新能源场站故障穿越时间从秒级缩短至毫秒级;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直工程中,构网型SVG实现了动态无功支撑与谐波抑制的协同优化。

这些实践验证了构网型技术在提升电网强度、降低弃风弃光率方面的显著效益。随着《“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推进,构网型技术有望在2025年后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千亿级市场空间。

小结

在这场电力系统的技术革命中,中国企业正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构网型变流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底座,其市场规模和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国内头部企业通过控制算法优化、硬件拓扑创新及系统级协同三大路径,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落地的跨越。未来随着政策强制配储比例提升,行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技术领先的企业有望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变流器
    +关注

    关注

    7

    文章

    296

    浏览量

    3378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能电气荣获CQC储能变流器认证证书

    在ESIE展会首日,上能电气1250kW集中式PCS产品荣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颁发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0:14 ?641次阅读

    天合光能助力西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开发、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天合光能与大通县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电网侧储能技术应用、打造绿色低碳园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助力西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7:46 ?538次阅读

    电能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电能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深远且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下是对电能质量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分析: 一、对电力系统安全的影响 恶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6:31 ?806次阅读

    负载箱在电力系统测试中的应用与优势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行,负载箱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中
    发表于 02-05 16:39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电力系统新能源如何接入

    一、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传统的故
    的头像 发表于 01-31 10:47 ?1111次阅读

    电力系统应急处理措施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至关重要。应急处理措施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一、电力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09:42 ?1309次阅读

    电力系统设备维护指南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它为工业、商业和居民提供必要的电力电力系统的设备维护是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1. 维护的重要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09:40 ?927次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下通信目标呈现四大特征

    在源荷两端,中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也给电网带来了世界级的挑战。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数智化加持的创新是核心关键手段,没有通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都无路可行。不认真对待通信,通信就会成为电网的瓶颈,从而阻碍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09:48 ?665次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电力营销应该如何应对?

    、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并带来了电力市场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电力营销作为电网企业面向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 1 源荷储互动化带来的变化 新型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09:22 ?1286次阅读
    新型<b class='flag-5'>电力系统</b>下<b class='flag-5'>电力</b>营销应该如何应对?

    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 电机学 电力电子

    电气工程常用编程软件:MATLABPSpiceEMTP电力系统电机学电力电子 JYHXDX534
    发表于 10-31 17:23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技术

    徐悦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 针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具备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五大特征。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扮演着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3:32 ?807次阅读
    新型<b class='flag-5'>电力系统</b>下的储能技术

    二次谐波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二次谐波是指电力系统中频率为基波频率(如50Hz或60Hz)两倍的分量,即100Hz或120Hz的谐波。这种谐波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存在,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备性能以及电能质量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8:06 ?3517次阅读

    电路原理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电磁学

    电路原理 模电数电电力电子电磁学 PLC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
    发表于 10-07 16:21

    电力系统不允许发生谐振的原因

    电力系统谐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某些特定条件的满足,导致系统内部的电感和电容元件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振荡现象。谐振现象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允许发生的,因为它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危害。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4:21 ?1600次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技术有哪些?

    摘要: 针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具备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五大特征。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实现五大特征的重要引擎,也是保障电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5:29 ?1409次阅读
    新型<b class='flag-5'>电力系统</b>下的储能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