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化已成为车企角逐的关键赛道,而智能座舱作为连接用户与汽车的核心交互平台,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智能座舱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76%,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5% 左右。在中高端车型中渗透率已较为成熟,而低端车型将成为未来增量市场的主要战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与渗透率的提升,智能座舱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这也对测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智能座舱硬件和软件的具体测试用例
硬件测试用例
- 中控显示屏显示功能测试:检查屏幕是否能正常显示图像、文字,有无坏点、亮点、暗斑等缺陷;测试不同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设置下的显示效果;验证显示内容是否清晰、准确,色彩还原度是否符合要求。
- 触摸功能测试:检测触摸屏幕的响应灵敏度,包括单点触摸、多点触摸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测试触摸操作的区域精准度,是否存在触摸死角或误触现象;检查长按、滑动、缩放等手势操作的识别和执行情况。
- 环境适应性测试:将中控显示屏置于不同温度(高温、低温)、湿度环境中,观察其能否正常工作,显示和触摸功能是否受影响;进行振动测试,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检查显示屏是否出现松动、异响或功能异常。
- 域控制器性能测试:评估域控制器的计算能力,通过运行复杂的图形渲染任务、数据处理程序等,测试其 CPU、GPU 的利用率和响应时间,确保能快速处理智能座舱的各种任务;检查内存和存储的读写速度和容量,确保能满足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运行需求。
- 接口测试:检查域控制器的各种接口,如 USB、HDMI、CAN 总线等接口是否能正常工作,验证接口的电气特性是否符合标准;测试接口在连接不同设备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如通过 USB 接口连接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或外接摄像头,检查能否正常识别和传输数据。
- 电源测试:输入不同的电源电压(在规定的电压波动范围内),检查域控制器能否稳定工作,是否会出现重启、死机等现象;测试电源管理功能,如休眠、唤醒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能有效降低功耗。
软件测试用例
- 操作系统启动和关机测试:测量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关机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关机过程;检查启动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提示或异常现象,关机后系统是否能完全关闭,无残留进程或电源消耗。
- 系统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操作系统,监测系统是否会出现死机、崩溃、内存泄漏等问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频繁切换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功能界面,检查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 兼容性测试:安装和运行各种与智能座舱相关的应用程序、驱动程序,检查操作系统与这些软件的兼容性,确保应用程序能正常运行,无兼容性错误或冲突。
- 人机交互软件语音交互测试:使用不同的语音指令、口音和语速进行语音输入,测试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检查语音助手对模糊指令、多轮对话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验证语音交互功能在不同环境噪音下的性能表现。
- 图形界面测试:检查界面的布局是否合理,文字和图标是否清晰可辨,操作流程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测试界面的响应速度,如点击按钮、切换页面等操作是否能即时反馈;验证界面在不同分辨率和屏幕尺寸下的适配性。
- 手势交互测试:测试各种手势操作(如滑动、旋转、缩放等)在不同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和响应速度;检查手势交互与其他交互方式(如语音、触摸)的切换是否流畅,有无冲突。
制定完善的测试标准与规范统一行业标准
统一行业标准
目前智能座舱行业缺乏统一、全面的测试标准,不同企业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存在差异。行业协会、相关机构应牵头制定涵盖硬件、软件、功能、性能、安全等各方面的统一标准,明确测试流程、评估指标和合格判定准则。例如,在人机交互测试中,统一规定语音识别准确率、触控响应时间等具体指标,使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
细化企业内部规范
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用户需求,在遵循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内部测试规范。针对智能座舱的每个功能模块,如导航、娱乐、自动驾驶辅助等,制定专属的测试方案,明确测试步骤、输入输出要求和预期结果,确保测试覆盖所有功能细节。
智能座舱测试为何是车企的生命线?
从安全角度看,智能座舱不再仅仅是提供娱乐与便利的载体,还与驾驶安全紧密相连。若未经严格测试,语音助手可能误判指令、驾驶辅助系统可能错误识别路况,像中控屏黑屏、语音指令无响应等状况,都可能直接威胁行车安全。严谨的测试能确保智能座舱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守护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这是车企立足市场的根本。
当前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激烈,国产供应商迅速崛起,各细分领域头部效应明显。如德赛西威在中控屏集成、座舱域控等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科大讯飞在语音供应商市场独占鳌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测试能力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测试能力强的车企,能够更快发现产品问题并优化,推出更可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产品,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反之,忽视测试则可能面临产品召回、用户流失、品牌形象受损等风险,像因软件测试不足导致召回的品牌案例,便是深刻教训。
此外,随着智能座舱技术不断创新,AI 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新技术持续应用,功能和场景愈发复杂。这就要求车企不断加强测试,确保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跟上市场发展步伐。因此,智能座舱测试贯穿产品研发、生产到上市的全过程,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当之无愧是车企的生命线。
-
汽车测试
+关注
关注
1文章
91浏览量
9465 -
智能座舱
+关注
关注
4文章
1144浏览量
1694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信号传输 “生命线”:BNC连接器线束的性能优化密码

智慧住建:城市生命线远程监测物联网系统方案

构建生命线:云翎智能应急通信自组网如何为森林防火赢得黄金救援时间

Testin云测携手头部车企构建智能座舱AI测试体系
海康威视亮相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技术交流与培训会
突破连接瓶颈:凌科LP20-USB连接器如何成为智能机器人的“生命线”?
住建部新政落地,漫途如何织密城市生命线监测网?

?住建部新政落地,如何织密城市生命线监测网?

顶坚北斗有源终端:应急通信的‘生命线’与精准定位的‘守护者

经纬恒润智能座舱仿真测试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一网统管政企联动:计讯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体的应急管理革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