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监测、能源分析、节能优化、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报表与可视化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1.数据采集与处理
多源数据采集:能够采集来自各种能源计量设备的数据,如电表、水表、气表、热表等,同时还能收集生产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相关数据,以全面了解能源的使用情况和生产环境的关联。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转换等预处理操作,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和单位,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实时监测
能源供应监测:实时监控能源的供应状态,包括电力、水、气等能源的供应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能源供应中断、波动等异常情况,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设备能耗监测:对企业内各类设备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每台设备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设备是否处于运行、待机或停机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高能耗设备和异常能耗行为。
区域能耗监测:按区域、车间、部门等维度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直观展示不同区域的能源使用情况,帮助管理者了解能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和流动趋势,发现能源消耗的热点区域和节能潜力区域。
3.能源分析
能耗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能耗数据的分析,绘制能耗趋势曲线,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能源采购和生产计划,避免能源供应不足或过剩。
能源结构分析:分析企业能源消费的结构,即不同能源品种(如电力、煤炭、天然气等)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各能源品种在不同生产环节或区域的使用情况,为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依据。
能源效率分析:计算各类设备、生产线、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比同行业标准或历史数据,找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环节和原因,为节能改造提供方向。
4.节能优化
节能策略制定:根据能源分析的结果,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节能策略和措施,如优化设备运行参数、调整生产计划、实施分时电价策略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节能效果评估:对实施节能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通过对比节能前后的能耗数据和能源成本,量化节能成果,为进一步优化节能措施提供参考。
5.设备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建立设备的电子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采购信息、维护记录等,方便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查询。
设备维护预警: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能耗数据以及维护周期等信息,提前发出设备维护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因故障而导致能源浪费或生产中断。
6.安全管理
能源安全监测:实时监测能源系统的安全参数,如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漏电情况,燃气系统的泄漏检测等,及时发现能源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急预案管理:制定能源供应中断、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系统能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保障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7.报表与可视化
报表生成:能够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周期(如日报、周报、月报、年报)自动生成能源报表,报表内容包括能源消耗统计、能源成本分析、节能效果评估等,为企业的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可视化展示:通过图形化界面,如仪表盘、柱状图、折线图、地图等,直观展示能源数据和分析结果,使管理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的能源状况,快速发现问题和异常,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审核编辑 黄宇
-
数据采集
+关注
关注
40文章
7242浏览量
116720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9601浏览量
6376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 和晟测控帮您“智慧”解决园区能源管理问题!

水电气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