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 “零碳工厂” 建设列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零碳工厂并非简单的 “零排放”,而是通过系统性技术手段,实现生产全流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净零抵消,构建 “绿电替代 — 节能增效 — 碳抵消” 的三位一体闭环。安科瑞作为企业用电数据服务商,依托 AcrelEMS 3.0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为工业企业打造 “微电网 + 碳账本” 的透明化碳管理体系,助力破解零碳转型中的关键难题。
一、零碳工厂:从政策导向到全球产业链竞争新规则
零碳工厂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将直接排放(如生产过程碳排放)与间接排放(如电力、原材料隐含碳)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可再生能源消纳、碳汇购买等方式实现净零目标。例如宁德时代宜宾工厂通过 100% 绿电供应、循环经济技术,建成行业首个零碳电池工厂,成功切入国际高端供应链,印证了 “零碳能力即核心竞争力” 的发展趋势。
从政策层面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明确将对高碳产品征收关税,预示全球贸易壁垒正从关税转向 “碳壁垒”。国内 “零碳园区” 建设同步提速,内蒙古鄂尔多斯、长三角等地依托风光资源与产业集群,正在重塑工业地理版图,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崛起。
二、零碳工厂的经济价值:短期投入与长期竞争力的双重重构
成本结构优化:短期需投入智慧微电网、碳管理系统等技术,但长期可通过能效提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享受绿色信贷利率优惠(1-2 个百分点)及地方税收减免。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国碳价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碳资产价值将逐步显现。
国际市场通行证:
零碳认证成为进入国际供应链的 “硬通货”,如宝钢零碳汽车钢获奔驰认证、隆基绿能零碳组件进入苹果供应链,零碳能力正从 “合规成本” 转化为 “市场溢价”。
区域经济重构:
企业选址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迁移,推动西部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 “绿电生产 — 绿色制造 — 低碳产品” 的区域经济闭环。
三、安科瑞解决方案:微电网平台与碳账本的协同赋能
安科瑞 AcrelEMS 3.0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聚焦 “源网荷储” 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测、智能调度与碳排量化,为零碳工厂提供全场景支撑:
1.微电网智能管控
全要素监测:实时监控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电桩、交直流负荷等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展示电量流向、设备安全及碳排数据。
功率预测与优化调度:整合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发电与用电负荷,动态调整光储充策略,实现 “能耗最优、成本最低、排放最少” 的经济调度。
需求侧响应:支持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如调频、调峰),通过源荷互动优化电力供需平衡,降低购电成本并获取额外收益。
2.透明化碳管理
全链条碳排核算:按企业、部门、区域多维度监控碳排放,自动生成碳排统计、同环比分析及碳盘查报告,满足碳核查与碳交易数据需求。
碳账本数字化:将能源消耗数据实时转化为碳排放量,清晰呈现 “绿电替代” 与 “节能增效” 对碳抵消的贡献,为碳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能源规划与增值服务
基于负荷、设备、地理等多维数据,提供经济的容量配置方案,助力企业优化微电网投资。同时,通过光储充一体化设计,实现充电桩业务增值,提升可再生能源自消纳能力。
四、应用实践:上海某研究院的零碳转型探索
上海某研究院通过部署 AcrelEMS 平台,构建园区级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体系,覆盖 13 栋建筑、7 个车棚及智慧充电场站:
技术落地:实现变压器能效监测、光伏与储能协同管理、充电桩运维及智能照明控制,打通 “发电 - 储电 - 用电 - 充电” 全链条。
实施效果:成本降低:通过光伏自发自用与储能峰谷调度,显著减少电网购电量,降低用电成本;价值延伸:参与上海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获取调频、调峰收益,同时为科研提供能源数据支撑;协同管理:整合多源数据实现跨系统协同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运维智能化水平。
结语
在全球低碳转型加速的当下,零碳工厂已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抓手。安科瑞 “微电网 + 碳账本” 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数据驱动,为工业企业提供了一条透明化、可量化的零碳路径,助力实现从 “高碳制造” 到 “低碳价值” 的跃迁。随着政策红利与市场机制的完善,这一模式将成为更多行业构建绿色竞争力的核心选择,推动 “双碳” 目标在产业层面的深度落地。
审核编辑 黄宇
-
微电网
+关注
关注
24文章
895浏览量
3572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从“碳模糊”到“碳透明”——数字化能碳管理如何重塑工业绿色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