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多晶硅铸造工艺中碳和氮杂质的来源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晶格半导体 ? 2025-04-15 10:2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晶格半导体

原文作者:晶格半导体

本文介绍了在多晶硅铸造工艺中碳和氮杂质的来源、分布、存在形式以及降低杂质的方法。

多晶硅作为半导体和光伏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产品的性能与应用。在多晶硅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碳、氮、氧等杂质,其中碳氮杂质对多晶硅的晶体结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深入探究碳氮杂质在多晶硅铸造中的来源、分布、存在形态以及降低其含量的方法,对提升多晶硅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碳杂质来源

1.硅蒸汽与石墨加热器的反应:在多晶硅铸锭的高温环境下,硅蒸汽十分活跃,它会与石墨加热器发生化学反应,即C + Si→SiC。生成的碳化硅(SiC)附着在石墨加热器表面,在后续的铸造过程中,可能会因震动、热应力等因素从加热器上脱落,掉入硅熔体中,从而成为硅熔体中碳杂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2.气体污染:多晶硅铸锭炉内,石墨加热器与石英坩埚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C + SiO?→SiO + CO ,接着SiO + C→Si + CO ,最终产生的一氧化碳(CO)溶解在硅熔体中,这是碳杂质进入硅熔体的另一条主要途径。

氮杂质来源

1.坩埚内壁氮化硅涂层:工业生产中,为了便于多晶硅铸锭脱模,同时减缓高温硅熔体对石英坩埚的侵蚀,通常会在坩埚内壁涂覆氮化硅涂层。然而,在铸锭过程中,涂层中的氮会逐渐向硅熔体中溶解扩散,导致硅熔体中引入氮杂质。

2.保护气氮气:在多晶硅铸造过程中,为了防止硅熔体被氧化等,会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但在高温环境下,部分氮气会溶解在硅熔体中,成为氮杂质的又一来源。

碳氮杂质分布

(一)扩散因素影响

碳、氮元素的扩散系数相对较小。碳杂质在硅熔体中主要在顶部区域进行熔解扩散,这使得铸锭顶部的碳含量明显偏高;而氮杂质则是从坩埚内壁向硅熔体内部扩散,因此铸锭底部和边缘位置的氮元素含量比中心部位更高。

(二)分凝作用影响

在铸锭过程中,分凝作用对杂质的分布起着关键作用。分凝系数k?决定了杂质在凝固过程中的重新分布程度以及最终在铸锭中的富集位置。当k?>1时,杂质会在铸锭最先凝固的部分富集;当k?<1时,杂质则会在铸锭最后凝固的部分聚集,并且k?偏离1的程度越大,杂质的富集现象就越明显。碳、氮元素在硅中的分凝系数分别为0.08和0.0007 ,均远小于1,所以在铸锭过程中,碳、氮杂质会在铸锭最后凝固的顶层高度富集。

根据凝固理论,假设元素在硅熔体中能够充分扩散,但在硅铸锭中不扩散,那么表面杂质富集比Cs/C0可近似表示为Cs/C0 = (Δ/h)^{k - 1}(其中,Δ代表表面富集层的厚度,单位为mm ,k为分凝系数)。若铸锭总高度设定为200mm ,取Δ= 3mm ,经计算可得,在表面3mm层中,碳、氮的富集率分别达到47.64%、66.47%。这充分表明,分凝作用使得绝大部分碳、氮杂质集中在极薄的表面层。相关研究,如Chen等人对铸锭顶层杂质分布的研究显示,碳、氮的含量与顶部富集层的高度呈现指数关系分布。

综合扩散和分凝这两种作用,碳杂质主要富集在铸锭的顶层,而氮杂质则富集在铸锭的边缘和顶层区域。

碳氮杂质存在形态

(一)碳在铸锭中的存在形态

1.固溶态:当碳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时,碳主要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固溶在硅晶体结构中。不过,碳在硅熔体中的溶解并非是无限的,在硅熔点附近,其饱和固溶度约为3.5×10^{17}cm^{-3}。

2.沉淀态:一旦碳原子浓度超过其在硅中的饱和固溶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Si + C→SiC,碳会以SiC沉淀的形式从硅熔体中析出,且析出的是eta - SiC 。在铸锭中,存在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eta - SiC :一种是颗粒状SiC ,属于单晶结构,直径通常在几十微米左右,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种颗粒状SiC会成团状分布在Si?N?棒上;另一种是纤维状SiC ,为微晶结构,生长在硅的晶界处,直径仅有几微米,长度却能达到几百微米,甚至有的可长达几毫米。

054690fc-184f-11f0-9310-92fbcf53809c.png

3.其他形态:通过X射线形貌以及红外技术研究发现,当多晶硅铸锭中的碳含量高于0.05×10^{-6}时,由于生产速率的波动,碳会与硅中的间隙硅原子或空位相互结合,从而形成碳条纹。此外,碳还能够分别与间隙氧、空位、自间隙硅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多种复合体。例如,碳与间隙氧反应会生成C?中心,也就是CO复合体,而CO复合体还可以进一步俘获自间隙硅原子,形成C?中心,即SiCO 。

055982de-184f-11f0-9310-92fbcf53809c.png

(二)氮在铸锭中的存在形态

1.固溶态:当氮含量较低时,在硅熔体中大部分氮以氮对的形式存在,并占据着硅晶格的间隙位,仅有不到1%的氮以替代位的形式存在。在铸锭中,存在两种不同结构的氮对:一种是由1个替代位的单元和1个间隙氮原子沿着硅晶格<100>方向组合而成,呈D_{2d}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电活性;另一种模型是在<100>方向上,2个间隙位的氮原子分别与2个相互结合的硅原子相连,这种氮对结构不会为晶体硅提供电子,是氮在硅熔体中主要的存在形式。在硅熔点附近,氮的饱和固溶度约为5×10^{15} cm^{-3}。

056db4e8-184f-11f0-9310-92fbcf53809c.png

2.沉淀态:当氮的浓度超过其在硅中的饱和固溶度时,氮会以Si?N?沉淀的形式析出。Si?N?存在针状结晶体alpha - Si?N?和棒状结晶体eta - Si?N?两种晶型。邓太平等人的研究认为,在铸锭的生长温度范围内,eta - Si?N?更为稳定,通过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也确定了铸锭中存在的是棒状的eta - Si?N? 。

3. 复合体:氮还能够与氧相互作用形成氮氧复合体。但由于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无法直接对氮氧复合体进行观察,所以关于它的结构还存在多种猜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N和O直接成键,杨德仁等人通过研究氮氧复合体的红外吸收强度,推测氮氧复合体是由1个O和几个N - N对结合而成;另一类猜测是复合体中不存在N - O键,而是N、Si、O依次相连,Rasmussen等人通过研究N、O的同位素注入后硅的红外吸收光谱,并经过计算,认为2个N原子占据替代位并与最近邻的桥氧形成氮氧复合体骨架。

降低碳氮杂质含量的方法探讨

(一)优化原材料与工艺:对于碳杂质,选用纯度更高的石墨加热器和石英坩埚,减少原材料本身所含杂质,同时优化加热工艺,控制反应条件,降低硅蒸汽与石墨加热器以及石墨加热器与石英坩埚之间的反应程度,从而减少碳杂质的产生。针对氮杂质,研发新型的坩埚涂层材料,或者改进氮化硅涂层的工艺,降低氮向硅熔体中的扩散速率;在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时,优化气体流量和通入方式,减少氮的溶解。

(二)物理提纯方法:可以采用定向凝固、区熔精炼等物理方法,利用碳氮杂质在硅熔体和固体硅中的分凝系数差异,在凝固过程中使杂质向特定区域富集,然后去除杂质富集部分,从而降低多晶硅整体的碳氮杂质含量。

(三)化学提纯方法:探索合适的化学试剂和反应条件,通过化学反应使碳氮杂质转化为易于去除的化合物,再通过物理手段将其从硅熔体或固体硅中分离出去。例如,利用某些气体与碳氮杂质反应,生成挥发性化合物,在高温下挥发去除。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多晶硅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49

    浏览量

    29967
  • 工艺
    +关注

    关注

    4

    文章

    690

    浏览量

    29527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079

    浏览量

    50624

原文标题:多晶硅铸造中的碳氮杂质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低温多晶硅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低温多晶硅制程是利用准分子雷射作为热源,雷射光经过投射系统後,会产生能量均匀分布的雷射光束,投射于非晶矽结构的玻璃基板上,当非晶矽结构玻璃基板吸收准分子雷射的能量后,会转变成为多晶硅结构,因整个处理过程都是在600℃以下完成,所以一般玻璃基板皆可适用。
    发表于 09-18 09:11

    FZ多晶硅24吨

    `FZ多晶硅24吨销售,联系人(傅)137-3532-3169`
    发表于 01-20 15:00

    单晶多晶硅的区别

    单晶多晶硅的区别    单晶多晶硅的区别是,当熔融的单质凝固时,
    发表于 03-04 15:13 ?4736次阅读

    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图

    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图
    发表于 03-30 20:22 ?1.2w次阅读
    <b class='flag-5'>多晶硅</b>生产<b class='flag-5'>工艺</b>流程图

    什么是多晶硅

    什么是多晶硅 多晶硅的英文全称;polycrystalline silicon   多晶硅是单质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在过冷条件下
    发表于 04-08 17:16 ?2565次阅读

    多晶硅提纯技术

    多晶硅提纯技术 包括西门子法(包括改良西门子法)、流化床法和冶金法(包括物理法)。国际上生产高纯多晶硅的生产工艺仍以"改
    发表于 11-20 15:07 ?2131次阅读

    我国光伏多晶硅生产工艺有了革命性进步

    我国光伏多晶硅生产工艺有了革命性进步  11月18日,河北英利集团对外宣布,旗下六九业有限公司多晶硅一期项目首次采用新硅烷法生产多晶
    发表于 11-25 10:48 ?1011次阅读

    低温多晶硅,低温多晶硅是什么意思

    低温多晶硅,低温多晶硅是什么意思     低温多晶硅的全称是“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多晶硅又简称为p-Si
    发表于 03-27 11:42 ?908次阅读

    多晶硅上市公司有哪些_国内多晶硅上市公司排名

    多晶硅,是单质的一种形态。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晶硅的概念、多晶硅的应用价值以及国内多晶硅上市公司排名概要。
    发表于 12-18 10:47 ?6.7w次阅读

    多晶硅生产流程是什么_单晶多晶硅的区别

    本文已多晶硅为中心,主要介绍了多晶硅的技术特征、单晶多晶硅的区别、多晶硅应用价值以及多晶硅
    发表于 12-18 11:28 ?6.1w次阅读

    什么是电子级多晶硅?我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

    相对于太阳能级多晶硅99.9999%纯度,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达到99.999999999%。5000吨的电子级多晶硅总的杂质含量相当于
    发表于 07-12 14:40 ?2.8w次阅读

    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生产多晶硅最为成熟、投资风险最小、最容易扩建的工艺,国内外现有的多晶硅厂大多采用此法生产SOG与EG,所生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3:57 ?8.6w次阅读

    多晶硅是什么东西_多晶硅属于什么行业

    多晶硅,是单质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6:00 ?1.8w次阅读

    浅析多晶硅位错存在的两种来源

    根据晶体凝固生长与位错形成、运动与增殖的理论,多晶硅位错存在两种来源:原生和增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1:09 ?967次阅读
    浅析<b class='flag-5'>多晶硅</b>锭<b class='flag-5'>中</b>位错存在的两种<b class='flag-5'>来源</b>

    LPCVD方法在多晶硅制备的优势与挑战

    本文围绕单晶多晶硅与非晶三种形态的结构特征、沉积技术及其工艺参数展开介绍,重点解析LPCVD方法在多晶硅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16:19 ?910次阅读
    LPCVD方法在<b class='flag-5'>多晶硅</b>制备<b class='flag-5'>中</b>的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