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伺服驱动器的常用故障代码及其检查与维护方法如下:
一、常用故障代码及其检查
1. 过电流故障(OC 1、OC 2)
● 显示:驱动器显示过电流故障。
● 检出内容:主回路晶体的输出电流超过规定值。
● 要因与处置:检查伺服马达的动力配线是否漏电或短路。通常,对地间有数MΩ以上电阻,线圈之间的电阻值均衡。
2. 过速度故障(OS)
● 显示:驱动器显示过速度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马达的回转速度超过最高速度的1.1倍。
● 要因与处置:马达的回转速度可能出现峰突,需检查并调整。
3. 过电压故障(Hu)
● 显示:驱动器显示过电压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驱动器内部的直流中间电压超过上限值。
● 要因与处置:在按键面板的监视模式确认内部的中间电压,并调整供电系统以避免过电压。
4. 编码器异常故障(Et)
● 显示:驱动器显示编码器异常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马达内部的编码器可能已损坏。
● 要因与处置:检查编码器及其配线是否损坏或脱落,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5. 控制电流异常故障(Ct)
● 显示:驱动器显示控制电流异常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驱动器内部的控制电源发生异常。
● 要因与处置:检查控制电源及其相关电路,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6. 记忆体异常故障(dE)
● 显示:驱动器显示记忆体异常故障。
● 检出内容:保存在伺服驱动器EEPROM内部的参数内容已损坏。
● 要因与处置:执行参数的初始化。如果初始化后仍然检出记忆体异常,必须更换驱动器。
7. 再生晶体过热(rH 2)
● 显示:驱动器显示再生晶体过热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驱动器内装的再生处理用晶体过热。
● 要因与处置:检查散热系统,确保驱动器得到充分的冷却。
8. 编码器通信异常(EC)
● 显示:驱动器显示编码器通信异常故障。
● 检出内容:安装于伺服马达的编码器无法与伺服驱动器通信。
● 要因与处置:检查编码器配线是否脱落或断线,并确保使用指定的电缆进行连接。同时,确保编码器配线远离强磁、强电环境。
9. 过载(OL)
● 显示:驱动器显示过载故障。
● 检出内容:伺服驱动器的转出转矩(指令值)的实效值超过所组合的伺服马达的容许值。
● 要因与处置:重新评估马达容量,或在高频度运转中调低运转频度。同时,在伺服驱动器按键面板的监视模式中确认OL热动电驿值。
10. 不足电压(Lu)
● 显示:驱动器显示不足电压故障。
● 检出内容:供给伺服驱动器的电源比规格范围的最低电压还低。
● 要因与处置:检查电源电压,确保其在规格范围内。如果因瞬时停电等因素导致电压下降,可通过参数设置来忽略电压的检出(但需注意这可能影响驱动器的正常运行)。
二、维护方法
为了确保富士伺服驱动器的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维护方法:
1. 清洁与散热:定期清洁伺服驱动器的散热片和风扇,确保散热良好。避免在灰尘多或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以防止驱动器过热或受潮。
2. 检查连接:定期检查伺服驱动器与电机、编码器之间的连接电缆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必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3. 参数设置与备份:确保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正确,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定期备份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以防数据丢失。
4. 定期检测: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
综上所述,富士伺服驱动器的常用故障代码及其检查与维护方法对于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查、清洁、参数设置与备份以及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审核编辑 黄宇
-
伺服驱动器
+关注
关注
22文章
531浏览量
32671 -
故障代码
+关注
关注
3文章
30浏览量
132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