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正推动材料科学进入 “按需设计” 的新阶段。其涉及的新材料不仅突破了传统材料的物理极限,更通过量子效应重构了材料的功能逻辑。以下从技术路径、产业变革和投资机遇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量子科技核心材料体系
1.量子计算材料
超导材料:铌钛合金(NbTi)、拓扑超导体(如 SrBiSe 单晶体)构成量子比特的核心基质。国产稀释制冷机 ez-Q Fridge 的商用化,推动超导量子计算机进入实用化阶段。半导体材料:硅锗异质结、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如 MoS?)用于自旋量子比特。清华大学团队在魔角石墨烯(MATBG)中实现单光子探测灵敏度提升 10 倍。拓扑材料:拓扑绝缘体(Bi?Se?)与超导体的异质结结构,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操控提供载体。中国科学院团队在 SrBiSe 中实现 91.5% 超导体积比。
2.量子通信材料
单光子源:氮化硼(hBN)通过飞秒激光加工实现 43% 产率的单光子发射,清华大学团队制备的单光子源亮度达 8.69Mcps,纯度 g?(0)=0.06。量子点材料:CdSe/ZnS 核壳结构量子点用于量子密钥分发,武汉理工大学开发的钙钛矿量子点实现 120% NTSC 色域。光纤材料:超低损耗光纤(如康宁PureGuide)支撑百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国内企业已实现千米级光纤量子通信系统商用。
3.量子传感材料
超材料:人工设计的电磁超表面,用于量子雷达和量子磁力计。北航团队研发的超材料量子传感器灵敏度达 10??? T/√Hz。压电材料:AlN 和 PZT 薄膜用于量子声子器件,中国科大实现声子 - 光子界面的量子调控。金刚石NV色心:用于纳米级磁场成像,中科院物理所开发的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空间分辨率达 50nm。
二、新材料产业变革路径
1.研发范式重构
AI 驱动材料设计:志特新材与量子创新中心合作构建 “量子 + AI” 研发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将新材料研发周期从 10 年压缩至 1 年。晶泰科技的 AI 化学大模型已在超导材料筛选中实现 90% 成本降低。高通量实验:清华大学开发的激光直写技术,在氮化硼中实现单光子源的规模化制备,产率较传统方法提升3倍。
2.产业链价值迁移
上游材料提纯:拓扑超导体需要 99.9999% 纯度的 SrBiSe,推动超高纯材料制备技术发展。中游器件制造:量子点显示产业链催生新型封装材料需求,如武汉华星光电开发的量子点膜量产线。下游应用集成:量子计算整机厂商(如本源量子)带动稀释制冷机、微波互连模组等配套材料发展。
3.政策与资本共振
国家战略布局:湖北光谷 “量子十二条” 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 1000 万元,济南启动量子信息质量强链项目。产业基金涌现:湖北省设立 20 亿元量子科技产业基金,鼎兴量子通过投资佳驰科技(隐身材料)实现 9 倍回报。
三、投资机遇与风险
1.核心赛道
超导材料:关注铌钛合金、拓扑超导体及稀释制冷机。量子点材料:布局量子点膜、量子点原液及激光直写设备。AI for Science:跟踪量子材料研发平台、AI化学大模型商业化等。
2.潜力领域
二维材料:单层二硒化钨(WSe?)拓扑激子绝缘体的产业化,柔性电子设备需求将爆发。超材料:超表面量子传感器、太赫兹量子器件。量子光源:氮化硼单光子源(清华大学成果转化)、金刚石 NV 色心(中科大系企业)。
3.风险提示
技术路线风险: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技术路径竞争激烈,需警惕技术替代风险。商业化周期:量子计算大规模商用预计需 10-20 年,短期业绩兑现困难。供应链安全:高端材料(如拓扑超导体、超高纯铌)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未来十年,量子材料将呈现三大趋势:极端条件材料(如极低温、超高压)、智能响应材料(光 / 电 / 磁多场调控)、跨尺度复合材料(原子级精准组装)。投资者需聚焦技术突破、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的交汇点,在量子科技的 “材料革命” 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以上部分资料转载网络平台,文章仅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
-
材料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51浏览量
27975 -
量子计算
+关注
关注
4文章
1152浏览量
3579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2025年新材料产业未来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附细分报告)

CES Asia 2025蓄势待发,聚焦低空经济与AI,引领未来产业新变革
压电纳米定位系统搭档金刚石色心-在纳米尺度上捕捉量子世界的奥秘

Low-κ介电材料,突破半导体封装瓶颈的“隐形核心”
揭秘真正的量子点技术:诺贝尔奖材料成就三星QLED核心优势
井芯微电子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玻色量子助力南京量子计算产业创新平台发布
揭秘!芯片封装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核心材料

芯片封装的核心材料之IC载板

晶体材料在光学中的作用 未来晶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颠覆传统认知!金刚石:科技界的超级材料,引领未来潮流

三星OLED核心材料供应链实现国产化
本源量子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