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形机器人感知革命!创新形态机器视觉传感器涌现

Hobby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梁浩斌 ? 2025-04-05 05:1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已经进入了“军备竞赛”阶段,各家纷纷展出自家机器人的行走、跳舞,甚至空翻等能力,并不断用新的动作刷新人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能力理解。

然而运动能力归运动能力,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还是需要预设固定程序运行,离真正要实现具身智能还很远。要实现具身智能,还需要AI、算力、感知的配合。最近速腾聚创、锐思智芯分别推出了创新形态的机器视觉传感器

速腾聚创AC1:姿态、深度、色彩信息三合一

今年年初的发布会上,速腾聚创发布了一个面向机器人视觉的全新传感器解决方案Active Camera,这个方案包含传感器硬件、运算核心、AI算法等的智能生态。在3月28日,速腾聚创终于发布了Active Camera的首款产品AC1,以及AI-Ready生态。

在传感器硬件上,AC1集成了IMU姿态传感器、深度传感器(固态激光雷达+CMOS)以及一个RGB相机,在单一模块中提供深度信息、图像色彩信息和运动姿态信息,并实现硬件级融合,将三大信息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同步对齐。

AC1提供120°x60°超大融合视场角,较传统3D相机高出70%;色彩FOV达到144°×78°;测距能力达到70米,是传统3D相机的6倍;测距精度3cm@1σ测距精度稳定不随距离衰减,可精准还原远近物体形状大小,帮助机器人实现准确的路径规划。

同时AC1避免了传统3D相机存在的强光干扰问题,能够在100KLux阳光下工作,克服强光干扰问题,适应更丰富的场景。

面向机器人开发者用户,速腾聚创打造了AI-Ready生态,通过AC Studio为Active Camera用户提供包括驱动程序、数据标定、数据融合在内的开源工具包,以及SLAM、高阶多模态感知等开源算法,支持用户深度二次开发,并通过专用跨平台软件AC Viewer,提供最佳的数据融合、SLAM、目标检测等功能体验。

同时,AI-Ready生态将提供避障类目标数据集、认知识别类数据集,帮助开发者训练模型算法,快速完成场景功能化的二次开发,以及方案部署。

同时,WIKI以开发者文档方式全面收录Active Camera与AI-Ready生态的信息;数据集提供多种场景下的训练数据,将在后续逐步上线,供开发者免费使用。AI-Ready生态帮助行业升级机器人项目流程,让软件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驱动机器人产品化商业化落地。

AC1通过融合多传感器,在硬件上实现了出厂的传感器标定,以及软件上实现了数据融合和对齐,实际上这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难点。

此前我们在《激光雷达+摄像头融合传感器,有没有搞头?》一文里介绍了京瓷展示的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光轴对齐的摄像头+激光雷达融合传感器,通过对齐两种传感器的光轴,实现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无视差的数据融合。

但在实际产品中,由于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距离,生成点云数据;而摄像头则捕捉环境的二维图像。这两种传感器的数据格式不同,坐标系也不同,使得直接对齐它们的光轴变得极为复杂。

从速腾聚创对AC1的描述中,同样是实现了固态激光雷达和相机数据的硬件级融合,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体验上的跃升,无需再通过后端处理将数据进行融合,将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同时,AC1也不仅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在无人机、仓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锐思智芯:全局曝光机器感知融合式图像传感器

锐思智芯在3月31日发布了全球首款将全局曝光图像技术与EVS事件感知技术实现像素级融合的融合视觉传感器——ALPIX-Pizol。

ALPIX-Pizol是一款1/4英寸、由1.3M GESP全局事件感知像素组成的视觉传感器。这款传感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单个图像传感器中集成了图像、事件和融合三种工作模式,可以单独进行图像和事件模式,也可以同时输出图像和事件数据,以及模式间的快速切换。

在全局曝光图像传感模式中,ALPIX-Pizol可以输出1.3MP/120 fps图像,全局曝光的方式也避免了卷帘曝光带来的果冻效应。

事件感知模式中,ALPIX-Pizol能够在全分辨率下最高1000fps的事件信号,高效捕捉运动信息,在暗光高速环境下,可输出高时间分辨率无模糊事件流,辅助提升影像质量。

而融合视觉模式中,支持同时输出图像和事件数据,也支持模式间快速切换,从而在各种光照环境下稳定地为视觉AI提供高质量图像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变化/运动数据。

同时针对AI视觉场景的低功耗需求,ALPIX-Pizol在三种模式中都提供低功耗的设置,比如低功耗事件感知模式中支持e.g. <1.5 mW @VGA 30 fps的感知,可以直接提取机器需要的特征数据,在传感器侧和处理器侧均可极大降低功耗和算力需求。

由于支持不同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来快速切换模式,以减少数据冗余和算力消耗。比如在事件模式下,仅感知变化信息,单位时间生成的时间数据量仅为传统图像传感器的10%-20%,大大降低算力、传输带宽和存储压力,提高系统能效。

对于机器人应用而言,可以在完成不同工作时采用不同的模式,比如需要抓取运动物体时使用事件模式,在行走等需要避障的场景就需要开启融合模式,修正因运动造成的画质问题,实现复杂光照环境中的识别。

当然除了机器人应用,在手机和运动相机等应用中,ALPIX-Pizol可以提供影像增强能力,实现EVS AI-enhanced 图像/视频去模糊、视频插帧、AI-ISP等功能,利用多模态数据辅助生成AI-Motion运动感知应用。

在工业视觉中,ALPIX-Pizol提供无畸变全局曝光图像 + 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数据,支持低光、暗光场景高速产线检测和快速3D扫描、建模等数据。

小结:

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商业化,需要满足通用场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就十分关键。近期推出的这些创新的机器视觉传感产品,代表了当前市场需求的一些方向,以及传感器行业在机器人应用上的一些探索。但最终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迭代和发展,相信也将会继续出现更多创新形态的传感器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145

    浏览量

    768913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829

    浏览量

    213595
  • 人形机器人
    +关注

    关注

    7

    文章

    750

    浏览量

    1767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形机器人 3D 视觉路线之争:激光雷达、双目和 3D - ToF 谁更胜一筹?

    任务,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与鲁棒性。 ?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3D 视觉传感器具有精度高、信息量大、集成度高等诸多优势。浙商证券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00:14 ?2809次阅读

    0.01°微小变化精准捕捉,机器人姿态传感器革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在人形机器人中,传感器是实现感知能力的关键技术,高性能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姿态检测传感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01:12 ?6009次阅读
    0.01°微小变化精准捕捉,<b class='flag-5'>机器人</b>姿态<b class='flag-5'>传感器</b>革新

    纳芯微磁传感器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性能提升

    纳芯微磁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其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可精准检测关节位置和运动轨迹,赋予机器人更灵敏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1:39 ?843次阅读
    纳芯微磁<b class='flag-5'>传感器</b>技术推动<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性能提升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视觉实现的基础算法的应用

    的有效途径。 结语 本书第7章和第8章内容系统性强,从基础理论到代码实践,为读者提供了机器人视觉与SLAM的完整知识框架。未来,我计划结合书中案例,进一步探索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等高级应用,争取在
    发表于 05-03 19:41

    大象机器人携手进迭时空推出 RISC-V 全栈开源六轴机械臂产品

    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专注协作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产品线涵盖轻量级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发表于 04-25 17:59

    ST、汉威科技和纽迪瑞入局人形机器人,多家企业亮出关键传感器

    电子发烧友原创 章鹰 感知传感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基础。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主要分布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09:08 ?6428次阅读
    ST、汉威科技和纽迪瑞入局<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多家企业亮出关键<b class='flag-5'>传感器</b>

    基于IMX219和IWR6843ISK的人形机器人毫米波雷达感应和传感器融合

    ”。 欢迎来到 《人形机器人专题》 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四篇系列文章 从不同方面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知识解析 本文为系列最后一篇文章 将聚焦 人形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08:51 ?1492次阅读
    基于IMX219和IWR6843ISK的<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毫米波雷达感应和<b class='flag-5'>传感器</b>融合

    汉威科技助力: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智能感知新生态

    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传感器技术作为机器智能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0:33 ?715次阅读
    汉威科技助力:<b class='flag-5'>传感器</b>技术为<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打造智能<b class='flag-5'>感知</b>新生态

    伺服电动缸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集成高精密减速、高性能电机、丝杆机构、传感器以及伺服控制系统,伺服电动缸在保证更小体积的基础上实现了驱控一体化,从而满足了人形机器人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四、提升性能与可靠性德迈传动伺
    发表于 02-06 09:04

    洞察: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链概览

    内部与性能相关的力感知能力和与外部交互相关的触觉、视觉、听觉能力都极为关键,直接影响机器人可使用的范围。机器人各精密加工零部件国内产业链逐步走向成熟,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36 ?785次阅读
    洞察:<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传感器</b>产业链概览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说这个自主机器人的计算系统。计算系统是自主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自主机器人通过智能计算系统与物理世界交互,自主地完成任务。通常会包括几个关键的模块,分别是传感模块,
    发表于 01-04 19:22

    一文讲透人形机器人常用的四类感知传感器视觉、力/力矩、触觉、IMU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生活,成为未来智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还能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在人形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44 ?3480次阅读
    一文讲透<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常用的四类<b class='flag-5'>感知</b><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视觉</b>、力/力矩、触觉、IMU

    FUTEK传感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FUTEK 的工程团队在设计和定制力和扭矩传感器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克服和应对人形机器人创新的挑战。探索如何将 FUTEK 在力和扭矩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26 ?876次阅读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感知核心(附报告全文)

    人形机器人中较为重要的几种传感器有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IMU、视觉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45 ?1976次阅读
    <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感知</b>核心(附报告全文)

    人形机器人感知变化的未来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新型的仿生柔性触觉传感系统,在人形机器人感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国内部分厂商已经开始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生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00:00 ?1519次阅读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感知</b>变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