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指尖!研究空间各向异性液态金属电感传感器实现超宽量程、高线性度与卓越稳定性,触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 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 ? 2025-04-20 17: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随着机器人技术向更智能、更精细化方向发展,提升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能力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在实现多维度、宽量程、高可靠性的触觉感知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科研人员不断从生物系统中汲取灵感。人类指尖拥有精巧的结构和复杂的神经感知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来自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压力,并迅速做出反应。

受此启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团队巧妙地将人类指尖的多层结构和力学感受器概念引入传感器设计,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种仿生各向异性电感液态金属传感器 (AI-LMS)。这种传感器具有与人类指尖尺寸相当的体积,实现了超宽动态范围、高线性度、卓越稳定性的多轴压力感知,并展现出指尖般的空间各向异性触觉特性,为柔性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带来变革。该研究成果以“Fingertip-Inspired Spatially Anisotropic Inductive Liquid Metal Sensors with Ultra-Wide Range, High Linearity and Exceptional Stability”为题,于近日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文章第一作者为理化所博士生李楠,通讯作者为理化所刘静研究员和北林王磊副教授

与传统的压阻、压容等传感器相比,AI-LMS采用的电感信号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1. 超宽量程与高线性度:基于Ecoflex和PDMS的AI-LMS分别实现了42.13 kPa和137.72 kPa的压力检测范围,且在整个量程内保持了极高的线性度(R2> 0.997)。更令人鼓舞的是,通过创新性的开放式端口设计,传感器的量程分别扩展至182.66 kPa和1414.42 kPa,提升了4倍和9.5倍,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2. 卓越的信号稳定性:实验表明,AI-LMS的电感信号在长期测试和循环加载下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几乎没有漂移,远优于电阻信号。

3. 高分辨率与快速响应:AI-LMS能够灵敏地捕捉到70.5 Pa (Ecoflex)和1.764 kPa (PDMS)的微小压力,响应时间仅为0.15-0.4秒。

为了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性能,研究团队还将AI-LMS与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对多轴压力的精确解耦。通过DNN模型,传感器可以同时识别和量化正向和侧向压力,为复杂触觉信息的解析提供了有力工具。

为展示AI-LMS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AI-LMS的高精度三维表面扫描重建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捕捉物体表面精细的纹理信息,并高保真地重建三维轮廓。此外,研究人员还将AI-LMS集成到机器人指尖,成功实现了对不同手指抓取动作和力度的实时分辨,展示了其在柔性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域的巨大潜力。

该研究工作不仅在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更揭示了电感信号在柔性触觉感知领域的独特优势。AI-LMS的各向异性特性、超宽量程、高线性度与卓越稳定性,使其有望成为下一代柔性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理想选择,为推动柔性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

wKgZPGfmiD2AQUk_AA429_XKQtQ960.png

图1. AI-LMS的基本特性。

wKgZPGfmiD2AYlqhAArdsdBzIFU385.png

图2. AI-LMS的各向异性传感能力。

wKgZPGfmiD2AR2qKAAt-VPw7ry8721.png

图3. AI-LMS的多轴压力传感能力。

wKgZPGfmiD6AcjXcAAdvieoQy4o806.png

图4. AI-LMS传感范围的显著扩展。

wKgZPGfmiD6AdRyhABE7fcBVnd4210.png

图5. 基于AI-LMS的三维表面结构扫描和重建系统。

wKgZPGfmiD-AJCdTAA-bpyFBrYo118.png

图6. AI-LMS仿生指尖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

论文信息: N. Li, F. Zhan, M. Guo, X. Yuan, X. Chen, Y. Li, G. Zhang, L. Wang, J. Liu, Fingertip-Inspired Spatially Anisotropic Inductive Liquid Metal Sensors with Ultra-Wide Range, High Linearity and Exceptional Stability. Adv. Mater. 2025, 2419524.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9524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76

    浏览量

    281298
  • 电感传感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9

    浏览量

    919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传感器选型与性能权衡:精度、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原则

    ? 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系统、物联网及智能设备的“感官”,其选型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成本与长期效能。在精度、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三大核心原则的约束下,选型需综合考虑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及生命周期成本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09:45 ?186次阅读

    双电机分布式驱动汽车高速稳定性机电耦合控制

    驱动汽车的人-车系统14自由空间动力学模型;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状态变量,基于模糊规则设计动力学稳定性控制:制定整车失稳的判定条件,辨识控制系统参数;利用施加机电耦合控制
    发表于 06-18 16:37

    详解各向异性导电胶的原理

    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ACA)是一种特殊的导电胶,其导电性能具有方向性,即热压固化后在一个方向上(通常是垂直方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在另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则表现为绝缘性。这种特性使得ACA在电子封装、连接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3:26 ?281次阅读
    详解<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导电胶的原理

    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探头温漂与材料各向异性的耦合影响研究

    在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中,探头温漂与材料各向异性均会影响测量精度,且二者相互作用形成耦合效应。深入研究这种耦合影响,有助于揭示测量误差根源,为优化测量探头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耦合影响机制分析 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09:57 ?383次阅读
    碳化硅衬底厚度测量探头温漂与材料<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的耦合影响<b class='flag-5'>研究</b>

    中科曙光助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打造溪悟大模型

    近年来,以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全新范式。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依托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积累了海量高价值实验数据,如何高效利用数据、加速成果产出,成为研究所面临的核心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5:19 ?388次阅读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各向异性方解石晶体的双折射效应

    1.摘要 双折射效应是各向异性材料最重要的光学特性,并广泛应用于多种光学器件。当入射光波撞击各向异性材料,会以不同的偏振态分束到不同路径,即众所周知的寻常光束和异常光束。在本示例中,描述了如何利用
    发表于 04-29 08:51

    仿生触觉传感器碰未来的科技奇迹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仿生触觉传感器正逐步成为连接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桥梁。这些传感器模仿人类皮肤的触觉感知机制,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仿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8:31 ?499次阅读

    Nat. Mater.:室温下PdSe?诱导的石墨烯平面内各向异性自旋动力学

    本文研究了二维材料PdSe?与石墨烯组成的范德华异质结构中的自旋动力学。PdSe?因其独特的五边形晶格结构,能够诱导石墨烯中各向异性的自旋轨道耦合(SOC),从而在室温下实现自旋寿命的十倍调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1:08 ?627次阅读
    Nat. Mater.:室温下PdSe?诱导的石墨烯平面内<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自旋动力学

    A/D变换采样速率和稳定性的关系,是什么影响了转换稳定性?

    ,在有效分辨率的情况下,其稳定应该很好。可是在测量时发现,采样率的稳定很差,仅仅只有0.4%。 我想咨询一下,A/D变换
    发表于 02-11 08:24

    对于复杂山地地形的气象监测,金属雨量桶传感器稳定性更重要,还是便携性更关键

    稳定性更重要 数据保障:复杂山地地形的气象条件多变,如局部强对流、疾风等,不稳定金属雨量桶传感器可能出现数据偏差、丢失等问题。只有保证稳定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5:36 ?368次阅读
    对于复杂山地地形的气象监测,<b class='flag-5'>金属</b>雨量桶<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b class='flag-5'>稳定性</b>更重要,还是便携性更关键

    压力传感器稳定性到底有多关键?

    测量准确性方面 确保数据可靠: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只有稳定的 压力传感器 才能持续提供准确的压力测量数据。例如在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精确测量压力变化来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如果 压力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0:36 ?1157次阅读

    一款基于各向异性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传感器IC-AM100

    磁阻角度传感芯片 - AM100是一款基于各向异性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传感器IC。它产生一个模拟输出电压,该电压随通过传感器表面磁通量的方向而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5:50 ?638次阅读
    一款基于<b class='flag-5'>各向异性</b>磁电阻(AMR)技术的角度<b class='flag-5'>传感器</b>IC-AM100

    中科技大学:研究通过裂纹调制电通路实现超高灵敏和宽范围的柔性应变传感器

    传感器的响应测试,分别通过改变图案化液态金属的几何尺寸(间距w、重叠长度l和角度θ)获得。黑色曲线显示为没有边缘锁定液态金属的对照组。f应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4:03 ?992次阅读

    如何创新印刷电子技术提高制造智能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印刷电子在传感器制造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传感器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开发新型功能性材料和油墨配方、优化制造工艺等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21:51 ?766次阅读
    如何创新印刷电子技术提高制造智能<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性能和<b class='flag-5'>稳定性</b>?

    电感啸叫对电路稳定性有影响吗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电感啸叫对电路稳定性有影响吗.docx》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04 11:48 ?0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