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与消费电子领域,反激变换器凭借其电气隔离、高性价比及灵活拓扑,始终是电源设计的核心选择。然而,如何快速设计稳定的反馈回路补偿器,兼顾动态响应与抗扰能力,仍是工程师面临的挑战。Monolithic Power Systems(MPS)最新技术方案——《四步设计反激变换器的反馈回路补偿器》直击痛点,为EE工程师提供系统化设计指南!
*附件:四步设计反激变换器的反馈回路补偿器.pdf
方案核心亮点
- 四步极简流程,精准闭环设计
- Step 1 设计输入 :明确输入/输出电压、开关频率、电感参数等核心指标,提供典型参数表(如12V/3.33A输出、65kHz开关频率、610μH磁化电感),快速定位设计起点。
- Step 2 开环传递函数建模 :通过公式推导关键参数(谐振频率2.19kHz、右半平面零点21.46kHz),量化分析系统动态特性,规避双极点振荡风险。
- Step 3 频率补偿器设计 :采用Type II补偿器,结合光耦反馈与斜率补偿,实现带宽提升至6.5kHz(占开关频率10%),相位裕度达68°,远超工业标准(>50°)。
- Step 4 无源元件选型 :基于MPS HF500-40控制器内置功能,提供电阻、电容计算实例(如RF=75kΩ、CF=285nF),简化硬件实现。
-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 交叉调节技术
- 内置斜率补偿有效抑制CCM模式下的次谐波振荡,确保宽输入电压(85VAC起)下的连续导通稳定性。
- 通过交叉调节技术直接管控重载输出,大幅提升负载瞬态响应速度。
- 全链路验证,数据说话
为何选择此方案?
- 高效开发 :四步标准化流程,避免复杂迭代,节省50%调试时间。
- 高可靠性 :相位裕度68° + 增益裕度优化,确保电网波动、负载跳变下的稳定输出。
- 成本可控 :基于MPS HF500-40等成熟器件,内置功能减少外围电路,BOM成本降低20%。
- 灵活扩展 :支持多路输出交叉调节,适配工业电源、快充、IoT设备等场景。
即刻行动,升级您的电源设计!
无论您是面临EMI优化挑战,还是追求更高动态响应,MPS的四步设计法均为您提供从理论到落地的完整支持。 下载完整技术文档 ,获取公式推导、参数计算表及设计工具,开启高效电源设计之旅!
技术文档下载链接 :[ *附件:四步设计反激变换器的反馈回路补偿器.pdf ]
作者:Joan Mampel,MPS高级应用工程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反激变换器
+关注
关注
2文章
148浏览量
1866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反激变换器原理
导通时变压器储存能量,负载电流由输出滤波电容提供;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将储存的能量传送到负载和输出滤波电容,以补偿电容单独提供负载电流时消耗的能量。下面祥细讨论此类拓朴的优缺点。反
发表于 11-14 11:36
反激变换器
大家好,我现在要设计一个电源,输入范围18-72,输出24,300w功率,实现输入输出全隔离。要实现升降压,所以想选择反激变换器,现在有几个问题1、反激变换器书上介绍只有在CCM模式下
发表于 12-04 18:31
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
)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2、设计步骤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
发表于 11-27 15:17
一步步为你解析反激变换器设计
)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2、设计步骤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
发表于 07-02 06:00
高效率反激变换器设计技巧分享
漏感问题是反激变换器的基本问题。漏感是硬伤。要实现高效率,控制漏感是重头戏。先做好漏感,再说其余。漏感有多大?意味着能量传递损失多大,变换器效率损失有多大,钳位电路热损耗有多大。这都是
发表于 09-19 07:44
降低反激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的方法
。电压纹波过大可能会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因此,降低反激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 反激变换器的基本原理 在讨论降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