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激光雷达技术原理解析

智驾最前沿 ? 来源:智驾最前沿 ? 作者:智驾最前沿 ? 2025-03-17 09:0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5年3月15日,小米汽车在第126集中回应网友提问的:车机屏幕上提示我“激光雷达被遮挡”,是什么情况,我该怎么办?小米表示:近日全国多个省份突发雨雪天气,如果您发现您的车辆中控屏提示“激光雷达遮挡,智驾功能受限”时,可能是因为传感器有异物/雨雪遮挡,请您使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激光雷达视窗表面,即可恢复正常。如擦拭后问题依然存在,请您及时联系小米汽车服务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高阶智驾版本拥有小米自研的激光雷达脏污/遮挡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雷达视窗脏污误报警和功能降级的频率,进一步提升智驾功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wKgZPGfXdPeAOk50AAHCmaSuBJ8124.png

从这一提问中其实可以看到,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主要的感知硬件,并不能适应所有的驾驶场景,也可能会因为异物遮挡而影响功能,为何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在雨雪天气会有明显的影响?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聊一聊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什么?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束对周围目标进行探测和测距的主动传感器,其基本原理类似于传统雷达,但采用光学信号代替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递。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激光从发射到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的飞行时间,从而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当前,车载激光雷达主要采用飞行时间法(ToF),部分系统正在尝试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这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ToF技术响应速度快、探测精度高等优势,适用于大多数商业化应用,而FMCW技术则具有直接获取目标速度信息和更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虽然目前在硬件成本和技术实现上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有望随着电子元器件性能提升而得到应用。

激光雷达一般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扫描模块以及控制与处理模块构成。发射模块的核心在于激光器,其工作波长通常有905nm和1550nm两种方案。905nm激光器由于采用硅基探测器、工艺成熟且成本较低,因而在车载激光雷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受限于安全功率限制,其探测距离相对较短;1550nm激光器在安全性和大气穿透能力上更具优势,探测距离可达到300米以上,但由于相关材料成本较高且易受雨雾天气中液态水的吸收影响,目前主要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使用。

接收模块是激光雷达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主要功能是捕捉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处理的电信号。该模块一般由接收光学系统、滤光器、探测器及前端放大电路构成。目前,激光雷达系统中的探测器技术主要集中在APD(雪崩光电二极管)和SPAD/SiPM(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硅光电倍增管)两大方向。APD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但在灵敏度和动态响应方面略显不足;而SPAD/SiPM技术虽然在捕捉微弱信号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但对系统整体设计要求较高。

扫描模块的作用是使激光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连续扫描,以便构建出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点云图像。现阶段市场上的扫描方案主要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和纯固态三种。机械式扫描方案通过电机带动整个收发模块旋转,能够实现360°全景扫描,但其存在体积大、重量重、调校复杂、寿命较短等缺点;混合固态方案则通过将收发模块与扫描机构解耦,在保持较高扫描速度的同时,降低了体积和成本;而纯固态方案采用基于光学相控阵或Flash扫描技术,无需机械运动部件,因此具有高集成度、抗振性强和寿命长等优点,虽然这一方案的成本较高,但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车载激光雷达的发展方向。

控制与处理模块则通过实时对激光雷达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对距离、角度、反射率等多维信息的提取,并将这些数据传递给上层的智能驾驶决策系统。现阶段,多数系统因FPGA方案可编程性强且易于实现频繁升级等优势,采用其作为核心控制芯片,但随着自研SoC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激光雷达在降低成本、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方面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


激光雷达为何不能被遮挡?又有哪些影响因素?

在行驶过程中,雨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将对激光雷达构成直接影响。当雨滴或雪花落在激光雷达视窗上时,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液态或固态的薄膜,这层薄膜不仅阻碍了激光的正常出射和接收,还会导致部分激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散射、衍射甚至吸收,从而使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度明显下降,系统在检测到这种信号衰减后便会提示传感器被遮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泥沙、尘埃、树叶等异物的污染,这些污染物附着在激光雷达保护窗上,会进一步降低光学透过率,并引起额外的反射信号,干扰系统对真实环境的判断。

此外,环境中的强光干扰、背景噪声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也会对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反射率或低反射率目标物上,这些干扰因素容易使得系统对回波信号的捕捉出现误差,从而引发误报警除了外部环境因素,激光雷达内部机械结构的校准误差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采用机械或混合固态扫描方案的激光雷达,其内部运动部件在长期工作后可能会出现磨损、震动引起的偏差或校准不准等问题,导致激光束发射角度发生偏移,从而在部分扫描区域出现重叠或遗漏,进而被系统识别为遮挡现象。

激光雷达被很多车企当作主要的感知硬件,其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将直接决定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决策反应速度。一旦激光雷达数据因遮挡而出现异常,系统不仅会面临探测范围和精度下降的问题,而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可能会因输入数据不一致而产生更大误差,从而影响车辆对障碍物、行人和车道线的识别和判断。为确保行车安全,在检测到激光雷达数据异常时,部分智能驾驶系统会主动降低或关闭部分自动驾驶功能,迫使车辆切换至较低级别的驾驶辅助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安全,但同时也削弱了车辆的自动化水平和驾驶体验。尤其在紧急情况下,若系统对环境信息的响应速度下降,将直接影响车辆采取有效避让措施的能力,增加安全隐患。小米汽车就在其高阶智驾系统中引入了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脏污/遮挡算法,旨在通过软件层面的改进降低因遮挡或脏污引发的误报警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环境干扰带来的数据衰减。


激光雷达未来将如何发展?

很多车企都曾宣传基于纯视觉的感知方案,但由于纯视觉的感知方案对决策系统的要求较高,这些车企又都无法完全抛弃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短期内或无法完全被替代。随着技术的改进,激光雷达将朝着固态技术和高集成化设计等方向不断迈进。传统的机械扫描方案虽然成熟,但存在体积大、寿命短以及易受振动影响等缺点,因此正逐步被固态激光雷达所替代。

固态方案通过采用光学相控阵或Flash扫描技术,无需机械运动部件,在提高抗振性和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实现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和更低的制造成本。新型光学材料和自清洁涂层技术的研发,也将从根本上改善激光雷达视窗的光学透过率,降低因脏污、划痕或环境侵蚀所引起的信号衰减问题。虽然目前车载激光雷达主流仍以ToF技术为基础,但FMCW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抗干扰能力和可直接获取目标速度信息的优势,也正逐步进入研发阶段,未来有望成为高性能激光雷达的另一选择。

激光雷达遮挡问题或许反映了当前技术在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时的局限性,但也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日益成熟,激光雷达系统必将实现更加精准和稳定的环境感知,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FMCW
    +关注

    关注

    9

    文章

    98

    浏览量

    23910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1

    文章

    4244

    浏览量

    193123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

    文章

    14364

    浏览量

    17113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基于载波激光雷达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

    跪求基于载波激光雷达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的资料,要搞毕业论文。
    发表于 02-24 21:27

    激光雷达分类以及应用

    激光雷达实际上是一种工作在光学波段(特殊波段)的雷达,它的优点非常明显:1、具有极高的分辨率:激光雷达工作于光学波段,频率比微波高2~3个数量级以上,因此,与微波雷达相比,
    发表于 09-19 15:51

    常见激光雷达种类

    单线激光雷达特点:结构简单、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单线激光雷达实际上就是一个高同频激光脉冲扫描仪,加上一个一维旋转扫描。单线激光雷达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可以有效、高频的测
    发表于 09-25 11:30

    激光雷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激光雷达在智能机器生态系统中有很多机遇。与使用二维图像相比,点云能够更容易的被计算机使用,用于构建物理环境的三维形象——二维图像是人脑最容易理解的数据,而对于计算机来说,点云是最容易理解
    发表于 09-26 14:30

    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技术中的应用解析

    Braking(AEB)AEB 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主要由 3 大模块构成,其中测距模块的核心包括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视频系统等,它可以提供前方道路安全、准确、实时的图像和路况信息。AEB 系统采用
    发表于 10-18 17:18

    消费级激光雷达的起航

    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激光雷达DE-LiDAR(基于TOF技术)的研发和制造,主要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含扫地机)和无人驾驶领域,满足避障、路径规划(SLAM)、以及RGBD视觉识别的需求。北醒光子
    发表于 12-07 14:47

    固态设计激光雷达

    看到机械或固态面阵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毫米波等“大家伙”在无人车上大放异彩的同时,有一些关键信息,其实正是这些“小伙伴”提供的。 卖出去,用起来,是好产品最重要的证明。本届CES不仅是北醒展示技术的大舞台
    发表于 01-25 09:41

    从光电技术角度解析自动驾驶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和与之竞争的传感器技术(相机、雷达和超声波)加强了对传感器融合的需要,也对认真谨慎地选择光电探测器、光源和MEMS振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感器技术、成像、
    发表于 09-10 14:10

    AGV激光雷达SLAM定位导航技术

    激光雷达+SLAM的定位导航技术。  SLAM表示在不具备周围环境信息的前提下,让移动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进行自身定位,同时增量式构建周围环境地图。SLAM可以提高
    发表于 11-09 15:59

    机器人和激光雷达都不可或缺

    同样定位建图效果的视觉技术,为什么不能说TA跟机器人才是更配的CP组合?下面,小岚做了个简单分析。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不可否认,视觉摄像头在帮助机器人定位建图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激光雷达相比视觉
    发表于 02-15 15:12

    TOF激光雷达

    TOF 方案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新一代技术方案,本产品解决了如市场三角测试法等产品组装问题难,价格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提供面阵及单光子技术,基于COM产品。集成了SPAD,TDC,DSP,
    发表于 06-07 00:03

    最佳防护——激光雷达与安防监控解决方案

    设备不断向先进技术融合向前发展,激光雷达设备被作为安防监控领域的一大新起之秀,在这一行业发挥着它独特的优势。激光雷达+安防监控背景 随着安防监控领域的快速发展,安防监控系统越来越向多功能化、集成化
    发表于 02-29 17:03

    激光雷达知多少:从技术上讲讲未来前景

    激光雷达的时代, 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 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是发展比较早的激光雷达,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但机械旋转式
    发表于 07-14 07:56

    激光雷达

    想了解行业国内做固态激光雷达的厂家,激光雷达里面是怎么样的啊
    发表于 01-17 15:29

    FMCW激光雷达与dTOF激光雷达的区别在哪?

    FMCW激光雷达与dTOF激光雷达的区别在哪?
    发表于 07-23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