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医疗大模型的决胜点,在于铸重剑

脑极体 ? 来源:脑极体 ? 作者:脑极体 ? 2025-03-14 12: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wKgZO2fTsnCAIvl6AAoBD72W1FI365.jpg

华为在3月宣布成立医疗卫生军团,AI医疗概念股应声暴涨,至此,这场自2023年以来的“大模型+医疗”竞赛,又被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截至目前,已经有百多个大模型覆盖了生命科学的全领域、医学诊疗全流程,科技巨头BTAH(百度、腾讯、阿里、华为)、AI独角兽(科大讯飞、商汤、零一万物等)悉数到场。

但狂欢背后,井喷式的医疗大模型及AI应用,不是每一个都有长期价值,也不一定能让医院和患者买单。

回顾智慧医疗的历史,会发现AI医疗的真正挑战,在于场景之深。Watson医生希望治疗所有癌症,实际不达预期,pass;谷歌google health以尖端AI算法切入诊疗环节,却因商业背景而遭到患者抗拒,pass;机器学习小模型时代的AI辅助医学影像,需要一个个专科一张张图表做标注,成本高收益低,pass;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热潮,数据孤岛、算力成本、伦理红线等怎么解决,仍有非常多的未解之题。

医疗场景的壁垒深厚,唯有以系统性思维和系统工程,才能完成从通用到专用的转变。让大模型真正融入医疗行业的业务流程,解决核心业务问题。

因此,大模型厂商的决胜点,在于能否筑造一柄穿透场景的重剑。

wKgZO2fTsnGADiiNAAI0Wo39Xfw426.jpg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目前已经有8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仅从医疗场景来看,大模型就已经全面覆盖了院前、院中、院后的全流程。

院前阶段,以基于大模型的AI诊疗助手为主,为患者提供实时语音问答智能分诊、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的健康科普等服务。

院中阶段,大模型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支持,成为贯穿全流程的智能中枢。入院时,可以高效完成入院记录生成、检查项目推荐、电子病历自动纠错、手术计划初稿等文书工作。诊断时,传统诊疗方式十分依赖于医院的级别、昂贵的设备、医生的临床经验职称和耐心,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疾病的判断和肿瘤的检出率。AI大模型辅助诊疗、AI病理影像,就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因素对检出率的不良影响,避免延误病情。在治疗或手术期间,AI大模型可以对患者的病史信息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为医生提供关键参考,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院后阶段,关怀性随访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减少自行停药风险。但医生少、时间精力有限,大多数患者很难得到及时随访,和连续性的健康服务。这时候,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随访系统,就可以结合患者的全面诊疗信息,实时高效地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反应,并对一些停药、复发等风险提前干预。

横向来看,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已是遍地开花。

但纵向来看,会发现不同细分场景的深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院前、院后的AI问答,容错率相对高,研发难度低,通过deepseek、文心、盘古、混元等基础通用大模型,结合医疗场景专用数据进行微调即可上线,因此也是这一轮医疗大模型最拥挤、布局最多的,几乎所有科技巨头BATH、运营商,以及AI医疗服务商、医院,都推出了相关服务。

而诊中阶段,需要大模型作为智能中枢,来辅助诊疗,打破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数据烟囱,提供可靠可信的专科意见,容错率极低,开发难度大、耗时长,需要多部门配合、专有隐私数据进行训练,十分依赖于医院、大模型厂商、第三方服务商等深度互信。

由此可以发现,发布并上线一个医疗大模型并不难,但浅层应用是一片红海,很难脱颖而出,而深度整合进医疗业务中,又要跨越医院和科技巨头们壁垒森严的地盘,并不容易。

既然医疗大模型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为什么仍然迎来了爆发,吸引了各方巨头争相抢滩?

wKgZO2fTsnKAbY6LAAJCfjnlOiA923.jpg

从AI诞生以来,医疗就被认为是AI落地的高价值场景。既然医疗行业对AI并不陌生,为什么大模型的到来会掀起一阵狂欢?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中去,看看在没有大模型的岁月里,AI+医疗究竟留下了哪些未解的难题。

按照技术代际来划分,AI医疗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以Watson健康为代表的专家系统,当时很多医院与医疗机构都希望将专家系统和知识计算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最后以大量机构退出合作、Watson被低价出售而结尾。

另一个阶段是2015年左右的互联网时代,医疗行业电子化、信息化初步完成,京东、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布局医疗健康领域。但当时AI当客服都是“人工智障”,计算机视觉技术一枝独秀,AI辅助医学影像系统,如腾讯觅影,支撑起了AI医疗的概念。

到了大模型时代,ChatGPT问世之后出现了一百多个大模型。发力大模型+医疗领域的AI独角兽,业务进展缓慢,盈利周期也较长。

既然AI医疗的方向是对的,那多年来久攻不下,这里面最痛点的问题是什么?

医疗场景之深,仅靠AI技术是无法独自穿透的,这也成为医疗大模型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除了行业大模型都会面临的一些通用问题,比如数据稀缺、项目开发难度大、人才要求高、开发周期不可控等之外,医疗场景还有许多独特的壁垒:

一是信任壁垒,数据难共享。为了促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与共享,国家也在推广多中心研发,打消了“不敢”共享的顾虑。但数据共享出去了,高质量数据和低质量数据对模型的贡献却不一样,不同数据产生的价值怎么合理分配?缺乏合理的机制牵引。

二是技术壁垒,达不到要求。AI算法达到85%的表现,一般就可以发paper了,但要落地临床场景,往往需要95%、99%以上的表现。很多榜单上十分优秀的大模型,在现实中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局。谷歌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回答的评分高达92.6%,与人类临床医生相当,谷歌首席健康官Karen DeSalvoy也曾审慎地提醒:“不希望大家认为,仅靠一个AIGC大模型,就能治愈所有的健康问题和疾病。”

三是专业壁垒,做AI的不懂医疗场景需求。一位智慧医疗领域的从业者告诉我们,客户并不关心你采用什么技术路线,他们最关心的是你能不能提供满足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必须得有场景化思维。很多痛点,是大模型厂商在办公室里想象不到的。

比如一位泌尿外科的医生,在腹腔镜操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希望使用AI算法来对图像进行去雾,要求极高的实时性,因此模型必须部署在本地,而本地模型又对端侧算力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调用云端服务器的话,那就要求网络时延在几毫秒。

可以看到,仅靠一个医疗大模型,而没有配套的网络、端侧设备相配合,连一个腹腔镜图像去雾的小场景,都无法做好。

所以,大模型赋能医疗,看起来并不缺少方向和案例,但商业成功却始终在迷雾中。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大模型能穿透上述壁垒吗?

wKgZO2fTsnSAL4glAAJJYu6gJ-o721.jpg

DeepSeek的开源策略,使医疗机构和中小企业部署大模型的成本大幅降低,DeepSeek+国产推理芯片如昇腾、昆仑、寒武纪等的适配,也降低了算力门槛,这些推动医疗大模型在医院的普及。医疗AI应用,开始步入“平权时代”,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壁垒高企的医疗场景,并非引入deepseek和大模型就万事大吉。大模型厂商不能依靠接入API等浅层结合、脚不沾泥的方式,而需要铸重剑。

目前来看,医疗大模型领域出现了两把“重剑”:

第一把剑,名为“结盟”。医院、大模型厂商、医疗信息化服务商、ISV和数据服务商等,通过产业链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来打造符合专科需求的专业大模型。比如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开发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华为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开发的RuiPath(瑞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共同研发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等。湘雅医院也没有直接引入DeepSeek,而是选择与AI+医疗公司医渡科技合作,由后者为其搭建由DeepSeek、医渡大模型等多个大模型组成AI中台。

第二把剑,名为“聚焦”。部分模厂通过内部聚焦,整合资源,来推动大模型与医疗的深度结合。比如百川智能已经调整了业务线,将资源集中到医疗领域。华为更是组建了医疗卫生军团,整合华为多个部门的多种技术能力,将华为内部方案与外部痛点进行精准匹配,聚焦在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推动医疗大模型落地临床场景。华为的军团模式,也是精准切入医疗场景的一柄利剑。

整体而言, AI与医疗,可能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相遇,这场邂逅不可能仓促完成。

医疗与大模型的结合,需要用场景化、系统级的思维,用技术聚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系统、流程、制度等给予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有能力铸重剑的大模型厂商,未来将在医疗数智化浪潮中获得更大的机会。

wKgZO2fTsnWARuGtAAH1-cOw-V0846.jpg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76

    浏览量

    281285
  • 大模型
    +关注

    关注

    2

    文章

    3191

    浏览量

    414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让老旧医疗设备“听懂”新语言:CAN转EtherCAT的医疗行业应用

    讯通信技术CAN转EtherCAT网关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协议壁垒,更在于医疗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跨平台集成提供可能。通过硬件级协议转换,工程师可兼顾传统设备的可靠性与新型网络的高效性,为影像设备
    发表于 07-18 15:27

    虹科分享 功夫机器人来了!CMG擂台之上的技术决胜点是什么?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 CMG 世界机器人格斗擂台考验机器人动态平衡等技术。技术决胜维度包括超低延迟、多模态融合、抗干扰设计。虹科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涵盖 PCAN、EtherCAT 方案及灵巧手,助力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3:25 ?365次阅读
    虹科分享  功夫机器人来了!CMG擂台之上的技术<b class='flag-5'>决胜点</b>是什么?

    如何赋能医疗AI大模型应用?

    “百模大战”。不仅如此,这些通用AI大模型还逐渐渗透到各个垂直行业中,其中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行业成为了拓展速度较快的一个领域。从2023年2月至10月初,国内市场上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09:36 ?301次阅读
    如何赋能<b class='flag-5'>医疗</b>AI大<b class='flag-5'>模型</b>应用?

    深兰科技医疗模型荣获MedBench评测第一

    近日,国内权威医疗模型评测平台MedBench在官网更新了榜单,多个知名医疗AI产品及研究团队入榜,其中深兰DeepBlue-MR-v1医疗模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6:08 ?442次阅读

    东软医疗模型覆盖众多应用场景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医疗模型技术评估,2025》(Doc#CHC51586524,2025年4月)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医疗模型在广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7:04 ?626次阅读

    科大讯飞将发布医疗模型升级版

    近日,科大讯飞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将正式发布基于讯飞星火X1的医疗模型升级版。这一消息无疑为医疗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讯飞星火X1作为国内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09:57 ?673次阅读

    真我手机携手决胜巅峰中国赛区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真我手机宣布与全球热门的MOBA电竞手游——决胜巅峰的中国赛区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旨在共同推动赛事竞技水平提升、游戏性能优化、功能深度联调以及IP定制等四大核心领域的发展,从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1:23 ?615次阅读

    医疗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在港交所上市

    12月30日上午9:30,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50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医疗模型第一股!实现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4:49 ?540次阅读

    亿科技荣登2024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榜单

    ,同时也是对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做出贡献的肯定。 在该评选中,亿科技凭借创新的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基于新型存储器设计,回归阿姆达尔定律,突破了“存储墙”的限制,并提出了“存算一体超异构”架构,有效解决大模型发展中的算力瓶颈问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5:49 ?941次阅读

    亿科技荣获WISE2024年度最具商业潜力企业

    在备受瞩目的36氪WISE2024“商业之王”年度评选中,亿科技凭借在AI算力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巨大商业潜力,荣获“年度最具商业潜力企业”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亿科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5:42 ?969次阅读

    亥步多模态医疗模型发布:人工智能引领医疗新纪元

    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医疗行业。12月14日,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会上,一款名为“亥步”的多模态医疗模型的正式发布。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7:56 ?579次阅读

    亿科技熊大鹏探讨AI大算力芯片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在SEMiBAY2024《HBM与存储器技术与应用论坛》上,亿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熊大鹏博士发表了题为《超越极限:大算力芯片的技术挑战与解决之道》的演讲,深入剖析了AI大模型时代算力芯片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52 ?982次阅读

    亿科技完成数亿元融资

    近日,AI芯片领域的佼佼者亿科技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融资,再次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6:04 ?790次阅读

    影像技术新发展,共医疗新未来

    )")放射产品市场部部长罗君方女士应邀出席,就《CT 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引擎》的主题进行分享。 ?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医疗器械创新网、深圳智锐通科技有限公司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邀请国内外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14 ?602次阅读
    影像技术新发展,共<b class='flag-5'>铸</b><b class='flag-5'>医疗</b>新未来

    华为云发布基于盘古大模型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华为云近期发布了基于其强大盘古大模型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该方案精准聚焦于药物研发、智慧医疗、基因测序、临床研究及中医药五大关键领域,标志着AI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深度应用迈入新阶段。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8:25 ?187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