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动汽车出货量将增长17%
- 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汽车制造商全部销售车型的50%以上
- 一些汽车工厂将关闭或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
Gartner发布2025年汽车行业重要趋势。目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排放监管压力和中国的强劲增长。
Gartner研究副总裁Pedro Pacheco表示:“软件和电气化仍将是推动汽车行业转型的两大主要驱动力。然而,在2025年,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排放法规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与西方之间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在电动汽车(EV)市场。”
由于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美国和欧盟(EU)正在重启关于汽车排放法规的讨论,这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一些主机厂(OEM)可能不愿将电动汽车置于战略核心。
Gartner预测,到2025年,电动汽车(包括公共汽车、汽车、货车和重型卡车)的出货量将增长 17%。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汽车制造商全部销售车型的50%以上。
地缘政治减缓CASE的普及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在CASE(互联化、自动驾驶、软件化和电气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的贸易壁垒将减缓CASE在这些地区的普及进程。
Gartner杰出副总裁Bill Ray表示:“无人机制造商和中国电信行业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国际制裁所带来的影响,而机器人行业或许将是下一个受到影响的领域。由于可更新的智能软件、可远程访问的摄像头以及将数据采集整合到汽车商业模式中的做法已广泛普及,地缘政治将导致市场分化,进而减缓CASE普及进程。”
中国汽车制造商依靠垂直整合和高效开发获得了软件和电气化方面的竞争优势,能够为市场提供既先进又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产品。然而,日益加剧的贸易壁垒可能会削弱这一优势,限制他们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
传统OEM扩大与中国OEM在软件方面的合作
传统OEM一直在努力提高内部软件能力。因此,许多OEM与中国OEM达成了购买汽车电气/电子(E/E)架构的协议,这增加了他们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软硬件能力的依赖度。
产能过剩促使OEM关闭工厂
多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欧洲和北美多家汽车工厂面临的挑战。近期,美国和欧盟提高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作为回应,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在欧洲、美国或摩洛哥、土耳其等自由贸易伙伴国设厂,以保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Gartner 预测,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多家利用率较低的汽车工厂关闭或被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并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供应商工厂关闭。这将重新定义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制造版图,使低成本国家成为汽车产能和供应链的主要枢纽。本文来源:Gartner公司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文章
12439浏览量
234792 -
Gartner
+关注
关注
1文章
113浏览量
21627 -
Case
+关注
关注
0文章
28浏览量
1365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四维图新斩获2025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产品奖
东芯半导体荣获2025年度汽车行业创新产品奖
普华基础软件入选2025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Allegro A89224 48V SoC入围维科杯·OFweek 2025汽车行业优秀解决方案奖
2025年汽车行业趋势解读:AI在汽车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代码安全挑战等(附Perforce QAC / Klocwork工具推荐)

Arm计算平台助力汽车行业转型
四维图新亮相2025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汽车行业峰会
中汽中心出席2025年汽车行业认证技术发展大会
汽车行业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

2025年汽车行业发展:更智能、更安全、更迅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