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高硬度、高熔点、高热导率和化学稳定性,在半导体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iC衬底是制造高性能SiC器件的关键材料,其生产过程复杂且精细,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SiC衬底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合成、晶体生长、切割、研磨、抛光和清洗等关键步骤。
二、原料合成
SiC衬底的生产始于高纯度原料的合成。原料的纯度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粉料合成:
原料选择:高纯度的硅粉(Si)和碳粉(C)是合成SiC粉末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的纯度通常要求达到99.999%以上。
合成方法:合成SiC粉末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碳热还原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等。碳热还原法是通过在高温下将硅粉和碳粉混合,并通入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使硅和碳反应生成SiC粉末。SHS法则是利用反应物自身放出的热量来维持反应进行,从而合成SiC粉末。
粉料处理:
筛分:合成后的SiC粉末需要经过筛分,以去除大颗粒和杂质,得到均匀细小的SiC粉体。
干燥:筛分后的SiC粉末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杂质,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三、晶体生长
SiC晶体的生长是SiC衬底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衬底的质量和性能。
生长方法: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PVT法是目前商用SiC单晶生长的主要方法。它通过在升华系统中形成的晶体,有效降低缺陷水平,提高晶体质量。PVT法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参数,以确保晶体的质量与均匀性。
高温气相化学沉积法(HT-CVD):HT-CVD法起步较晚,但能够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半绝缘SiC晶体。然而,该方法设备昂贵,且高纯气体价格不菲。
液相法(LPE):LPE法尚未成熟,但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温度、提升生产速度,且在此方法下熔体本身更易扩型,晶体质量亦大为提高。因此,LPE法被认为是SiC材料走向低成本的较好路径。
生长设备:
长晶炉:长晶炉是SiC晶体生长的核心设备,主要由炉体、加热/降温温控组件、线圈传动、真空抽取系统和气路系统等部分组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长晶设备将朝着更高的自动化、工艺重复性、晶体生长良率提升以及大直径(如8寸)晶体生长方向发展。
四、切割与加工
SiC晶体的切割与加工是制备SiC衬底的重要步骤,涉及多个精细的工艺环节。
切割:
切割方式:SiC晶体的切割主要采用机械切割和激光切割两种方式。机械切割包括砂浆切割和金刚线多线切割。砂浆切割使用游离磨粒,而金刚线切割则通过电镀、树脂粘接、钎焊或机械镶嵌等方法将磨粒固定在切割线上。激光切割则利用激光束的热效应来分离SiC晶锭,具有精确度高、损伤小的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切割工艺:切割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切割速度、切割深度和切割角度等参数,以确保切割后的SiC晶片具有较小的翘曲度和均匀的厚度。
粗磨与精磨:
粗磨:粗磨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切痕和损伤层,修复晶片的变形。粗磨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硬度的磨料(如碳化硼或金刚石粉)对SiC晶片进行研磨。
精磨:精磨是在粗磨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损伤层,提高晶片表面的粗糙度和平整度。精磨过程中通常采用多晶金刚石精磨+聚氨酯发泡Pad的组合工艺,以达到较低的表面粗糙度(Ra<3nm)。
五、抛光与清洗
抛光与清洗是SiC衬底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两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衬底的表面质量和洁净度。
抛光:
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利用机械摩擦去除晶片表面的微小凸起和划痕,进一步提高晶片表面的平整度。机械抛光过程中需要使用抛光液和抛光垫等耗材。
化学机械抛光(CMP):CMP是结合化学腐蚀和机械磨损的一种抛光方法。CMP过程中,抛光液中的化学成分与晶片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于去除的产物;同时,抛光垫的机械作用进一步去除这些产物,实现晶片的平坦化。CMP工艺的关键在于抛光液和抛光垫的配方与性能优化。
清洗:
清洗目的: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抛光过程中残留的抛光液、颗粒和杂质等污染物,确保衬底表面的洁净度。
清洗方法:清洗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等。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去除污染物;化学清洗则是利用化学试剂与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产物;物理清洗则是利用机械冲刷或气流冲刷等方式去除污染物。
六、质量检测与包装
在SiC衬底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质量检测包括表面质量、厚度均匀性、缺陷密度等多个方面。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如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
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SiC衬底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包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衬底表面不受污染和损伤,同时需要采取防潮、防尘等措施。储存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衬底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与展望
SiC衬底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包括原料合成、晶体生长、切割与加工、抛光与清洗以及质量检测与包装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条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着SiC材料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SiC衬底的生产技术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SiC衬底的生产将朝着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大尺寸的方向发展,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9024浏览量
240162 -
SiC
+关注
关注
32文章
3239浏览量
65612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文章
3079浏览量
5062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碳化硅衬底,进化到12英寸!

碳化硅的历史与应用介绍
碳化硅深层的特性
请教碳化硅刻蚀工艺
浅谈硅IGBT与碳化硅MOSFET驱动的区别
简述碳化硅衬底的国产化进程
介绍碳化硅产品的应用方向和生产过程
碳化硅衬底市场群雄逐鹿 碳化硅衬底制备环节流程
简述碳化硅衬底类型及应用

碳化硅衬底的环吸方案相比其他吸附方案,对于测量碳化硅衬底 BOW/WARP 的影响

碳化硅衬底的特氟龙夹具相比其他吸附方案,对于测量碳化硅衬底 BOW/WARP 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