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离子布植法介绍

Semi Connect ? 来源:Semi Connect ? 2025-01-15 14: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由于蚀刻柱状结构有上述金属电极制作困难且需要额外的蚀刻制程步骤等问题,因此早期业界及学术研究单位最常采用的方法为离子布植法。采用离子布植法作为面射型雷射的电流局限方法主要的原理为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例如氢离子使其获得相对较高的动能进而轰击面射型雷射磊晶结构。在进行高能量离子布植之前会将元件发光区以光阻覆盖保护使其不受高能离子破坏,其余未受保护的区域经过离子轰击后会因为晶格损伤形成电阻率较高的绝缘区域,因而使绝大多数注入电流仅能从未受离子轰击的受保护区域通过,如图5-4所示。借由控制光阻覆盖范围大小,可以调整电流注入孔径的尺寸,同样达到电流局限及增益波导的目的。由于利用离子布植法制作电流局限孔径不需要额外蚀刻步骤,因此金属电极制作相对容易;但是也因为元件结构没有经过蚀刻,发光区周围的半导体材料经过高能离子轰击后其折射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元件仅在雷射共振腔方向由于各层半导体材料折射率差异形成的光学局限效果,但是在水平方向(与磊晶面平行的方向)就无法像蚀刻柱状结构一样因为存在半导体与空气介面的折射率差异而获得折射率波导效果。

555df79c-d218-11ef-9310-92fbcf53809c.png

由于传统离子布植法通常会控制在磊晶面表层底下约两到三微米深的位置形成电流局限区,比较无法有效限制注入电流在小范围内产生电子电洞对及载子反转分布(population inversion)。主要原因在于如果离子轰击能量较高时,虽然有效穿透深度可以更深,但是如果轰击深度太接近甚至到达活性层,就会造成活性层缺陷密度增加,注入载子将因为非辐射复合转换为热或晶格振动而无法形成光子增益,导致元件发光效率速劣化甚至不发光。由于半导体产业采用离子布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学术研究单位和相关产业研发机构也已经开发相当准确的模拟软体可以计算不同离子在特定电压加速与剂量的情况下在常见导体材料中的布植深度。图5-5即为利用James F. Ziegler所开发的模拟软体SRIM(Stopping and Range of lons in Matter) 所计算的不同能量的质子(也就是氢离子)在Alo.12Ga0.88As/Alo.92Ga0.08As所组成的DBR结构中的穿透深度,图中所标示35689A为850nm面射型雷射磊晶结构中活性层的深度,由图5-5可以观察到,能量400keV的质子绝大多数都会停留在相当靠近活性层的深度,如果能量提高到450keV,就有很高比例的质子会轰击到活性层。

557f1f3a-d218-11ef-9310-92fbcf53809c.png

如同利用蚀刻空气柱状结构作为注入载子局限所面临的抉择,离子布植所形成的电流孔径位置愈接近活性层愈能获得较好的电流局限能力,但是太靠近活性层又会造成缺陷导致非辐射复合(就如同蚀刻深度穿过活性层的柱状结构一样);反之如果离子布植电流孔径距离活性层稍远,虽然可以减轻非辐射复合问题,却又面临注入电流侧向扩散导致雷射操作所需的阈值电流值上升的缺点(就如同蚀刻深度倘未达到活性层,注入电流扩散甚至溢流到相邻元件形成漏电流)。因此一般利用离子布植法双作面射型雷射电流局限孔径时,会采用多种不同能量组合的离子,以获得较大深度范围的高阻值区域分布,如图5-5所示,采用200keV、250keV、300keV和400keV的质子进行布植就可以获得深度分布较宽广的绝缘区域(从磊晶片表面往下1微米到3微米深),确保绝大多数注入载子确实被局限在未受高能量离子轰击的电流孔径中,如图5-4中所示,同时也可以避免最表层重掺杂的砷化镓受到布植影响导致与金属电极间的欧姆接触电阻增加。

由于高能离子入射磊晶材料中会与形成晶格结构的原子交互作用,因此入射半导体材料后行进方向会随机偏离电场加速方向,稍微往侧向扩散,随着入射能量愈高,穿透深度愈深,侧向偏移的程度也会更显著,因此一般利用离子布植法制作电流局限孔径时,其孔径尺寸不会太小,通常控制在5~30微米左右,太小的话很容易因为离子侧向扩散导致元件电阻太大而无法导通电流,太大的话又无法形成有效的电流局限效果。在离子布植孔径10~15微米左右时通常可以获得较佳元件操作特性,但是如前所述,在较低注入电流情况下注入载子倾向于集中在电流孔径周围,如图5-4所示,这时候会形成所谓电流拥挤效应(current crowding effect),电流拥挤效应造成的结果是注入载子分布不均匀,在低注入的情况下可能由电流局限孔径周围先发出雷射光,但是这些雷射光通常因为上方金属电极孔径较离子布植电流局限孔径还要小,因而被部分屏蔽,等到注入电流较大时,载子开始集中到发光区中央形成雷射增益,这时候所发出的雷射光较少受到上方金属电极的遮蔽,因此雷射输出功率会随着发光模态变化突然显著转变,导致面射型雷射操作的电流对输出功率曲线图呈现不平滑的转折(kink),如图5-6所示即为一个具有6微米离子布植电流局限孔径结合9微米氧化局限孔径的850nm面射型雷射功率一操作电流一电压(L-I-V)特性曲线,图中黑色箭头所指处可以观察到雷射光功率随着电流增加有些波动,如果没有下方的氧化局限孔径的话,其LI特性曲线转折会更加显著,这也是采用离子布植法作为面射型雷射电流局限所制作的元件操作特性之一,如果希望元件能操作在更高调变速度时,这个不连续的光功率一电流(L-I)特性曲线现象应该尽量避免。

55920e42-d218-11ef-9310-92fbcf53809c.png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极
    +关注

    关注

    5

    文章

    843

    浏览量

    27938
  • 蚀刻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24

    浏览量

    16146

原文标题:离子布植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Semi Connect,微信公众号:Semi Connect】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什么是氩离子抛光?

    离子抛光技术氩离子抛光技术(ArgonIonPolishing,AIP)作为一种先进的样品制备方法,为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样品表面。下面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5:43 ?310次阅读
    什么是氩<b class='flag-5'>离子</b>抛光?

    芯片离子注入后退火会引入的工艺问题

    本文简单介绍了芯片离子注入后退火会引入的工艺问题:射程末端(EOR)缺陷、硼离子注入退火问题和磷离子注入退火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0:54 ?700次阅读
    芯片<b class='flag-5'>离子</b>注入后退火会引入的工艺问题

    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好、重现性高、精密度高等特点。在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尤其适用于大气、水质和土壤等复杂样品的分析,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离子色谱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在大气监测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7:22 ?468次阅读
    <b class='flag-5'>离子</b>色谱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OptiSystem应用:EDFA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本案例展示了EDFA中的两种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1.均匀上转换(HUC) 2.非均匀离子对浓度淬灭(PIQ) 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涉
    发表于 02-13 08:53

    典型的氧化局限面射型雷射结构

    为了改善上述蚀刻柱状结构以及离子法制作面射型雷射的缺点,在1994年从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的D.L. Huffaker 首次发表利用选择性氧化电流局限(selective oxide confined) 技术制作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3:35 ?520次阅读
    典型的氧化局限面射型雷射结构

    面射型雷射制程技术介绍

    变频率[18][19]等,其他蚀刻空气柱状结构所需的蚀刻制程以及离子同样需要的金属电极制程也都与氧化局限技术中采用的制程参数相同,因此本节将针对氧化局限面射型雷射制程技术进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1:38 ?537次阅读
    面射型雷射制程技术<b class='flag-5'>介绍</b>

    离子注入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和监控手段

    本文简单介绍离子注入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和离子注入工艺的监控手段。 在硅晶圆制造过程中,离子的分布状况对器件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一分又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0:52 ?1639次阅读
    <b class='flag-5'>离子</b>注入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和监控手段

    上海伯东IBE离子束刻蚀机介绍

    IBE (Ion Beam Etching) 离子束刻蚀, 通常使用 Ar 气体作为蚀刻气体, 将与电子的冲击产生的离子在 200~ 1000ev 的范围内加速, 利用离子的物理动能, 削去基板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21 ?985次阅读

    SiP封装产品锡膏球工艺

    。SiP封装技术发展趋势参考图,集成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球工艺球状端子类型行业标准IPC-7095《BGA的设计及组装工艺的实施》中提到的封装球状端?类型有三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1:57 ?990次阅读
    SiP封装产品锡膏<b class='flag-5'>植</b>球工艺

    OptiSystem应用:EDFA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本案例展示了EDFA中的两种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1.均匀上转换(HUC) 2.非均匀离子对浓度淬灭(PIQ) 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涉
    发表于 12-17 08:52

    SMT中的离子污染检测:ROSE、离子色谱(IC)与C3方比较

    贴装技术离子清洁度的重要性在电子制造领域,表面贴装技术(SMT)是一种关键的组装方法,它涉及到将电子元件精确地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上。为了确保这些电路板和组件的长期可靠性和性能,离子清洁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7:32 ?1093次阅读
    SMT中的<b class='flag-5'>离子</b>污染检测:ROSE、<b class='flag-5'>离子</b>色谱<b class='flag-5'>法</b>(IC)与C3方<b class='flag-5'>法</b>比较

    揭秘BGA芯片球技巧,打造完美电子连接!

    BGA(Ball Grid Array,球栅阵列封装)芯片球是电子元器件焊接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IC芯片与PCB板的连接。本文将详细介绍BGA芯片球的几种常见方法,包括手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5:34 ?3285次阅读
    揭秘BGA芯片<b class='flag-5'>植</b>球技巧,打造完美电子连接!

    Plasma等离子清洗技术介绍

    Plasma等离子清洗技术在微电子、光电子以及印刷电路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季丰电子极速封装部,已经为多家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极速封装服务。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封装样品供客户测试,季丰配置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1:52 ?2472次阅读
    Plasma等<b class='flag-5'>离子</b>清洗技术<b class='flag-5'>介绍</b>

    BGA倒装芯片焊接中的激光锡球技术应用

    BGA倒装芯片焊接中的激光锡球技术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3:55 ?1616次阅读
    BGA倒装芯片焊接中的激光<b class='flag-5'>植</b>锡球技术应用

    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选取原则

    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是电路分析中两种常用的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电路类型和分析需求,它们的选择原则主要基于电路的特性和求解的便利性。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选取原则的介绍: 节点电压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7:22 ?352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