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应用于CPO封装模块内的光纤互联方案

光器件/光通信 ? 来源:光器件/光通信 ? 作者:光器件/光通信 ? 2024-12-29 15:2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随着Serdes传输速率的提升,交换机功耗和信号损失、系统集成度等问题愈发具有挑战, CPO新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根据LightCounting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对网络速率的需求是当前的10倍以上。LightCounting预计CPO技术的出货将从800G和1.6T端口开始,在2024至2025年期间开始商用,2026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

CPO发展Roadmap

共封装光学CPO(Co-Packaged Optics)是一种将光引擎和交换芯片共同封装在一起的光电共封装技术,起到高集成度、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的目的。光引擎(OE, Optical Engines)指的是光收发模块中负责处理光信号的部分,CPO将光引擎和交换芯片共同装配的同一个Socketed上,形成芯片和模组的共封装。光引擎离交换芯片越近,光信号距离越短,SerDes功耗越小。

wKgZPGdw98yACXtKAAKhHnMOopE097.png

CPO发展Roadmap

英伟达的最新产品线路图显示,将于3Q25推出CPO版本的Quantum 3400 X800 IB交换机, 26年推出CPO版本的Spectrum4 Ultra X800以太网交换机。 IB交换机有144个MPO光接口,支持36个3.2T CPO, 内部有4个28.8T的交换芯片(总共115.2T的交换能力)。

wKgZO2dw-GaAZX61AACwc5wm664448.png

英伟达CPO交换机

芯片之间采用多平面技术。即每一根交换机外面的光纤从MPO口进来之后,会用光纤分纤盒(shuffle box)将其信号拆分成四路并分别连接到四个不同的交换机芯片上,从而将信源切割成最小单元,最终在CX8网卡端进行数据汇聚。允许多个独立平面同时运行。Shuffle box起到关键的信号分配和处理作用。

wKgZPGdw-HaADRmPAACjAQdaUFc267.png

CPO系统组成架构

Shuffle Box – 倍数级容量提升

高速率CPO交换机内部预计需要数千根光纤,这些光纤需要在交换机内部狭小空间中进行排布,还需要解决板中每个光引擎到前面面板的距离(每个OE位于ASIC芯片周围,到前面面板的距离都会有所不同)不一产生的光纤长度不一致带来的制造可靠性问题,除了需要采用更多高密度连接头和适配器,光引擎到端面的连接方式采用光纤柔性光背板shuffle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wKgZPGdw-ImAVZNaAAFV6pAGREY687.png

高速率CPO交换机

wKgZPGdw-JuABpnuAABxDjdgPyQ398.png

柔性光背板

柔性光背板产品设计在灵活的薄膜基板上,可自定义任何光纤路由线路,最大限度减少光纤交叉的应力,同时提供复杂信号通道的路由。常规的光纤配线架1U空间仅支持24芯光纤熔接和分配,按2m高的机柜40U空间计算,1台机柜总容量仅有24×40=960芯容量。利用光纤柔性板技术,结合高密度MT光纤接头,1U光纤机箱可支持12×50=600芯光纤熔接和分配,按2m机柜40U空间计算,1台机柜总容量可达600×40=24000芯,光纤配置容量为常规方案的20倍以上。

wKgZO2dw-KaARKFVAACuZTtdF_Q964.png

柔性光背板

高密度连接器需求

Shuffle box依赖高密度连接器(如MPO/MMC连接器等)来实现高速、高密度的信号连接和传输,以满足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对网络性能和设备集成度的要求。CPO交换机内部需要大量光纤部署,采用高芯数的MPO可以有效缩减前面板所需端口数量。例如,51.2T CPO内部或需要1152根光纤,普通光纤1024F(和保偏光纤128F),若采用16芯MPO,则需要64个MPO连接器(16×64=1024),对应 CPO 前面板上需要 64个适配器端口。可以对比一下,如果不采用MPO,采用双芯LC连接器,则1024F需要512个连接器(512×2=1024),那对应CPO前面板上需要512个适配器端口,普通1U尺寸的机箱容纳不了这么多数量。这样对比就突显出来高密度连接器的需求。

wKgZO2dw-LWAXyuQAAH62uaxS-E495.png

wKgZPGdw-MCABFDAAACwcF8UJFI866.png

高密度连接器需求

保偏光纤强需求

CPO激光光源有两种,集成激光源(ILS, Integrated Laser Source)和外部激光源(ELS,External Laser Source)。集成激光源(ILS):是指将激光源与 PIC 集成在同一封装上,形成单一封装解决方案。外部激光源(ELS):将激光源与 PIC 分离成一个独立模块。虽然这种配置占用的空间更大,但其优点是制造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降低ASIC芯片散热对激光器稳定性影响。

由于其易于维护和广泛的可及性,外部激光源(External laser source,ELS)是 CPO光源目前较多的解决方案。CPO光引擎的性能对于入射ELS光的偏振状态非常敏感,需要外部光源发射信号时保持激光偏振态,因此需要保偏光纤(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PMF)连接光源和交换芯片。保偏光纤的使用使得光在光纤中仅沿着一个偏振方向传播,保证了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由于保偏光纤成本较高,通常用于光信号的引入,而从光芯片到外部端面的光信号导出还是采用非保偏光纤。

wKgZO2dw-NeAFt-YAABlVAR9kQs378.png

保偏光纤

光子集成电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lC) 连接

硅基集成光电芯片与外部光纤之间的光互联是芯片封装的关键技术,需要在微米级范围内实现光信号的低损耗传输和高对准精度的耦合。硅基材料因其高折射率特性,导致波导模场直径通常远小于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从而在模式转换时容易产生高插入损耗。3D光波导能够实现光信号在三维空间的灵活引导和耦合,解决了传统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局限性,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封装需求。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如光刻、激光直写技术)制造的3D光波导,具备高精度的几何控制和优异的光学性能,为未来硅基光电芯片的高效互联提供了可靠保障。

wKgZO2dw-OWAHEpCAABuDgsmB80392.png

光子集成电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lC) 连接

凭借 20 多年在光通信无源器件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HYC 可为未来 CPO 连接提供定制化光互联解决方案:

? 柔性光背板:支持自动化光纤路由设计与布线,可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 MPO/MTP 高密度连接产品:依托高精密模具设计与精密注塑工艺,为 AI 数据中心提供高密度、高可靠性的光纤连接解决方案。

? 保偏 PM 产品:凭借成熟的工艺技术与关键工序自动化生产能力,可确保产品的大规模供应与一致性。

? 光学技术平台:具备空间光学设计与耦合、亚微米级对准、精密光学冷加工及光学检测等能力,为光子集成电路 (PIC) 连接提供设计导入 (design-in) 和联合开发支持。

HYC 的光纤互联方案不仅满足 CPO 模块的高性能需求,还支持未来光模块集成化和高速互联的发展趋势。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8

    文章

    8910

    浏览量

    146346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7936

    浏览量

    91595
  • 光通信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952

    浏览量

    34784
  • CPO
    CPO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

    浏览量

    52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PO模块能取代传统光模块吗?

    本文探讨CPO(共封装光学)技术与传统光模块的关系。CPO通过将光电转换单元与ASIC主芯片紧邻封装,解决高速场景下C2M电信号损耗瓶颈,依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1:56 ?678次阅读

    光纤微裂纹检测仪:CPO模块可靠性的“守护者”

    CPO模块面临的挑战与光纤微裂纹的风险高密度集成:CPO将光引擎与计算芯片(如ASIC、GPU、CPU)紧密封装在同一个基板或插槽上,空间极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08 ?313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纤</b>微裂纹检测仪:<b class='flag-5'>CPO</b><b class='flag-5'>模块</b>可靠性的“守护者”

    光纤涂覆机应用于光纤涂层再修复

    光纤
    锐芯光仪
    发布于 :2025年07月09日 15:06:32

    ?武汉昊衡科技OLI系列白光干涉仪——赋能CPO时代光互联高可靠检测?

    在高速光通信向CPO(共封装光学)技术跃迁的进程中,光模块与器件内部光纤链路的微米级缺陷已成为制约系统可靠性的核心痛点。传统检测手段受限于灵敏度不足、效率低下,难以应对高密度、多通道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7:31 ?1228次阅读
    ?武汉昊衡科技OLI系列白光干涉仪——赋能<b class='flag-5'>CPO</b>时代光<b class='flag-5'>互联</b>高可靠检测?

    CPO光电共封装如何破解数据中心“功耗-带宽”困局?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CPO(Co-Packaged Optics,光电共封装)是一种将光学器件与电子芯片直接集成在同一封装的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数据中心网络中高速信号传输的功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01:09 ?8265次阅读

    从SFP到OSFP:FCom差分晶振覆盖全类型光模块的时钟设计方案

    / FCO-7L:提供高频LVPECL输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时钟需求。 FCO-7L-UJ:主打低抖动50fs,适用于800G光模块CPO架构。 相关产品推荐 FCO-2L 差分晶体振荡器
    发表于 06-16 15:03

    多芯光纤MCF(Multicore Fiber)互联

    。此外,亿源通也设计了具有专用的MC连接器,比传统接口类型连接器拥有更小的尺寸,可应用于更加密集的空间。 多芯光纤MCF Hybrid组件(应用于EDFA光放大器系统) 在空分复用(SDM)光传输系统
    发表于 04-01 11:33

    CPO相对LPO的优势剖析

    在光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对高速、高效、低能耗的光互连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CPO(共封装光学)和L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作为两种备受瞩目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5:43 ?964次阅读
    <b class='flag-5'>CPO</b>相对LPO的优势剖析

    剖析CPO相较于LPO的优势

    在光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对高速、高效、低能耗的光互连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CPO(共封装光学)和L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作为两种备受瞩目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0:55 ?986次阅读
    剖析<b class='flag-5'>CPO</b>相较于LPO的优势

    CPO和LPO有什么不一样

    在光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对高速、高效、低能耗的光互连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CPO(共封装光学)和L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作为两种备受瞩目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0:26 ?1709次阅读
    <b class='flag-5'>CPO</b>和LPO有什么不一样

    英伟达将推出CPO交换机,CPO应用落地提速

    ?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CPO即光电共封装技术,是应用于模块的技术革新方案,被认为是下一代高速光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各大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8:44 ?4623次阅读
    英伟达将推出<b class='flag-5'>CPO</b>交换机,<b class='flag-5'>CPO</b>应用落地提速

    光纤线的线芯有多少根

    光纤线的线芯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光纤线的类型、应用场景以及设计需求。以下是对光纤线内线芯数量的详细分析: 一、常见光纤线类型及其线芯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0:18 ?4526次阅读

    消息称台积电完成CPO与先进封装技术整合,预计明年有望送样

    12月30日,据台湾经济日报消息称,台积电近期完成CPO与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整合,其与博通共同开发合作的CPO关键技术微环形光调节器(MRM)已经成功在3nm制程试产,代表后续CPO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15 ?622次阅读

    应用于CPO封装模块光纤互联方案

    集成电路 (PIC) 连接提供设计导入 (design-in) 和联合开发支持。 HYC 的光纤互联方案不仅满足 CPO 模块的高性能需求,
    发表于 12-29 17:27

    封装光学器件的现状与挑战

    的迹线和更低的功耗。此外,标准硅光子制造技术必须和封装开发相结合。 图1 CUMEC硅光子PDK示意图 图2 用于光输入的PM光纤用于光输出的非PM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1:21 ?1949次阅读
    共<b class='flag-5'>封装</b>光学器件的现状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