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发3D异构传感系统实现多维信息准确识别。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 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 ? 2024-12-17 09: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目标信息的高精度识别为机器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和反应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智能传感器多采用多功能和高密度集成的方式以获取更加精确、丰富的多维信息。然而,大多数多功能集成的传感集成器件多采用平面集成。这种布局方式忽略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这些传感集成器件收集的信息出现一定程度的时空误差,无法做到原位多维信息识别,进而影响信息识别的准确性。此外,随着传感器件多信息采集的集成度提升,生成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给数据传输组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wKgZO2dgAAKABjRKAAK-IiCF2wM465.png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王丽丽研究员团队借鉴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方式,提出同时一种基于Te的3D垂直异构布局多模传感器的同时空多信号并行传输系统(HMPTs),实现了多信号无时空错位识别和高效并行传输(图1)。该系统进行了多功能传感单元的分布优化,完成了四个传感单元的三维垂直异构布局,实现了单个空间位点的多维度信息检测。此外,该系统可耦合并传输多个传感信号,与单通道单一传输系统相比,传输效率提高了4倍,功耗降低了1/3。

wKgZO2dgAAKAawhSAAKLDJznvOQ533.jpg

图1:同位多信号并行传输系统(HMPTs)。(a)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同位感知和多信号并行传递策略。(b)同位多信号并行传输系统。(c)时域和频域中的方波示意图。(d)VR中混合材料块的材料属性重建。

作为机器获取数据的窗口,传感器件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外部物理信号获取的准确性。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无时空错位的信号采集,研究人员选择了四种高性能传感单元,用于收集温度、湿度、压力和光这四种信息(图2)。若采用平铺集成架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依旧无法实时正确表示给定空间位置的所有数据。为此,研究人员者充分考虑传感信号的特性以及传感器件的工作机制,设计了四种传感单元的3维垂直异构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既保证了四种传感单元垂直集成于同一空间坐标,又避免了四种信号的相互干扰,实现了对同一空间位点多维信息的实时连续检测。性能表征也证明表明传感器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其中,湿度传感在小范围变化下便可实现3个量级的电信号变化,光传感的响应度可达52500 A/W,温度传感探测率为 0.57 Ω /℃,压力传感的灵敏度达24.7 kPa?1。为提高多信号传输效率,研究人员将通过传感器件获取的电信号进行了幅频转化,得到的各种频率的方波信号。随后,通过多个波形的耦合叠加,更好地利用单信道的带宽,避免大量使用单信道带来的传输压力。结果表明四种信号在并行传输中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干扰(图2)

wKgZO2dgAAKARIBgAAJm3v1T8W8995.jpg 图2:HMPTs中的多信号感知和耦合。(a)HMPTs不同模块中信息转换的示意图。(b)HMS中传感单元的内部电阻和外部物理变量的函数关系,外部物理变量包含湿度、光强度、温度和压力。(c) 在分压器电路中,输出电压与参考电阻和传感器的内阻的关系。(d)不同传感信息在频谱上的分布区间。H 表示相应传感器的高电阻状态,而 L 表示低电阻状态。(e) 左:发生器输出的方波,当光传感在不同的光强度下。右:由左侧方波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信号。(f)在 25 °C,单个温度传感生成的信号频谱。(g)在 25 °C且无外应力下,不同湿度下耦合三种信号的频域信息对比。(h) 在 25 °C 且无外应力下,不同光强度下耦合四种信号的频域信息比较。 系统的信号传输特性表征表明,相同硬件水平下,HMPTs的传输效率是单一信号传输的4倍,而功耗只有其1/3(图3)。此外,HMPTs信噪比为44.827 dB,与单一信号传输系统的信噪比(46.334 dB)相当,说明信号耦合对信号质量影响较小,也说明方式的可拓展性。 wKgZO2dgAAOACdrUAAGqqfEEfpI355.jpg 图3:HMPTs 的传输特性。(a)HMPTs 的光学照片。(b)HMPTs 示意图。(c)多信号并行传输的输出波形。并行传输和单一传输之间的输出数据比较。(d)并行传输与单一传输的效率对比。(e)功耗与集成传感单元数量的函数关系。(f)并行传输和单一传输的信噪比比较。? 本研究制作了由干燥的铝块、背部激光照射的PDMS和浸润的木头组成混合材质块,作为实验验证的材料模型。图4所示的信号采集结果表明,平铺布局的多功能传感器所获取的四维信号之间存在5 mm的偏移,对应传感单元的平面分布距离。而采用3D垂直异构布局的HMPTs输出信号没有明显的偏差。 wKgZO2dgAAOAJ1e-AAJJNcb5xtE765.jpg 图4:无时空误差的混合材料识别。(a)混合材料块,由干铝、中间的激光照明 PDMS 和湿木组成。左图和右图分别显示了 HMS和平铺多功能传感器的传感单元分布。两组传感系统从点 0-14 收集信息,共 15个点。点之间的距离为0.25 mm。分别由(b)HMPTs 和(c)平铺多功能传感系统获得的初始位置的时域和频域信息。通过(d)HMPTs 和(e)平铺多功能传感系统收集每个点的混合材料信息。(f)本研究与以前研究之间的空间误差比较。 本研究还构建了接触物体和VR交互的场景,作为HMPTs的功能性验证。如图5所示,四种维度的信息可以用于传感系统判断与物体的接触状态,显示其在指导机器人完成对物体的触摸动作的应用价值。当器件接触物体后,HMPTs获取了丰富的材料信息。配合陀螺仪的辅助定位,HMPTs将真实的材质信息参数化,完成了VR空间中3D混合材料的重建过程,丰富了人机交互中VR 空间构建的方法。 wKgZO2dgAAOAIBNQAAI8wJukg_M270.jpg 图5:基于HMPTs的VR交互。(a)VR交互的流程图。(b)使用HMPTs进行接触姿态监测。第一张图片是不同接触状态的照片,即Away、Close和Contacted。第二张图片是在HMS与湿木材接触期间,HMPTs记录了4个传感器信号。(c)用于接触姿态监测的HMPTs用户界面。(d)根据HMPTs捕获的数值特征用于VR中的材质构建。(e)VR中混合材质构建的对比和(f)三种系统之间的特性比较。三种系统分别基于HMPTs、基于单一传输的HMS和基于单一传输的平铺传感集成。在VR 中重建3D混合材质块,(g)x 轴,(h)z 轴,(i)y 轴。 小结 本研究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启发,提出了同为多传感并行传输系统(HMPTs),实现了多信号无时空错位识别和高效的并行传输。首先,3D垂直异构布局规避了多功能器件平面级联分布引起的信号时空偏差。其次,基于多信号并行传输的HMPT与同一系统的单通道传输相比,效率提高了4 倍,功耗降低了2/3,这说明了在传感端并行传输多个信号的巨大潜力。最终,该系统被用于识别混合材料,并作为人机交互窗口实现VR中的材质重构,证实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这一工作为提高机器感知精度、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提供了经验参考。 该项目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工作以“3D Heterogeneous Sensing System for Multimode Parrallel Signal No-Spatiotemporal Misalignment Recogni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145

    浏览量

    768920
  • 异构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4

    浏览量

    13381
  • 传感系统
    +关注

    关注

    1

    文章

    98

    浏览量

    1716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研究基于石墨烯/PDMS封装的医用胶带柔性传感器,用于水下机器人运动检测

    水下应用的需求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郭洪吉等研究人员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发表名为“A Nanocrack-Based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1:51 ?184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沈阳自动化研究<b class='flag-5'>所</b>:研究基于石墨烯/PDMS封装的医用胶带柔性<b class='flag-5'>传感</b>器,用于水下机器人运动检测

    恭贺 | 晟鹏创始人成会明院士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近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陆续公布2025年院士入选名单,经同行推荐、评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长、广东晟鹏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晟鹏科技有限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06:33 ?404次阅读
    恭贺 | 晟鹏创始人成会明院士当选欧洲<b class='flag-5'>科学院</b>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开发出高性能10mm大口径压电 MEMS 快反镜

    ?5 月 16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宣布,上海微系统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武震宇、助理研究员王栎皓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 10 毫米大口径压电 MEMS(微机电系统)快反镜。 这种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7:44 ?21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上海微<b class='flag-5'>系统</b><b class='flag-5'>所</b>开发出高性能10mm大口径压电 MEMS 快反镜

    澎峰科技亮相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创新论坛

    近日,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澎峰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算力基础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荣获本届论坛“未来之星校友企业奖”殊荣。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先轶博士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领奖。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27 ?452次阅读
    澎峰科技亮相第六届<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大学校友创新论坛

    国民技术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民技术”)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电驱系统专家团队在深圳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将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下,就智能机器人及关节伺服驱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5:45 ?647次阅读

    多维精密测量:半导体微型器件的2D&amp;3D视觉方案

    精密视觉检测技术有效提升了半导体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友思特自研推出基于深度学习平台和视觉扫描系统的2D3D视觉检测方案,通过9种深度学习模型、60+点云处理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3:54 ?752次阅读
    <b class='flag-5'>多维</b>精密测量:<b class='flag-5'>半导体</b>微型器件的2<b class='flag-5'>D</b>&amp;<b class='flag-5'>3D</b>视觉方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选购我司HS-STA-001同步热分析仪

    近日,我司荣幸地宣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决定选购我司研发的HS-STA-001同步热分析仪,以助力其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中国科学院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27 ?41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金属研究所选购我司HS-STA-001同步热分析仪

    欧洲科学院院士蒋田仔:智能化技术推动脑控和控脑技术发展

    研发》,主要内容涉及脑健康领域的医疗器械发展现状,以及脑控和控脑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最新情况。 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研究员、
    发表于 11-22 10:13 ?652次阅读
    欧洲<b class='flag-5'>科学院</b>院士蒋田仔:智能化技术推动脑控和控脑技术发展

    上海微系统研发出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李浩、尤立星团队,利用三明治结构超导纳米线、多线并行工作的方式实现最大计数率5GHz、光子数分辨率61的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相关成果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0:30 ?1.3w次阅读
    上海微<b class='flag-5'>系统</b><b class='flag-5'>所</b><b class='flag-5'>研发</b>出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

    行易道科技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达成合作

    行易道科技立足车载成像雷达产业化和新技术持续创新突破,与雷达成像优势科研平台合作再启新篇: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在微波成像技术领域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协同北京行易道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0:38 ?933次阅读

    中科驭数受邀出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论坛

    近日,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创新论坛正式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旨在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大算力时代——AI技术前沿沙龙上,中科驭数高级副总裁、CTO卢文岩博士受邀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45 ?715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2024级博士研究生田璇和特别研究助理李润泽,通信作者为柏晨副研究员和姚保利研究员。 光波携带的相位信息能揭示物质的厚度、折射率、几何形貌等特性,因其无法直接被光学传感器感知,通常需要干涉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6:20 ?66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西安光机所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选购我司同步热分析仪

    态环境保护及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我司同步热分析仪具有的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灵活的气氛控制,这些核心部件的协同作用,使得该仪器在样品加热过程中的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55 ?44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选购我司同步热分析仪

    阿里云携手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发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数博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携手阿里云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成果——全球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正式问世。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领域迈出了重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8:08 ?1115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新进展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新进展 】 可再生的即时检测(POC)传感器为疾病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类新型解决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9:14 ?216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大学:<b class='flag-5'>实现</b>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b class='flag-5'>传感</b>器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