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线性光耦简介、原理及典型电路分析

电子工程师 ? 来源:网络整理 ? 2018-02-16 12: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

2、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

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K2,即

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K1和K2相等。在后面可以看到,在合理的外围电路设计中,真正影响输出/输入比值的是二者的比值K3,线性光耦正利用这种特性才能达到满意的线性度的。

HCNR200和HCNR201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差别在于一些指标上。相对于HCNR200,HCNR201提供更高的线性度。

采用HCNR200/201进行隔离的一些指标如下所示:

* 线性度:HCNR200:0.25%,HCNR201:0.05%;

* 线性系数K3:HCNR200:15%,HCNR201:5%;

* 温度系数: -65ppm/oC;

* 隔离电压:1414V;

* 信号带宽:直流到大于1MHz。

从上面可以看出,和普通光耦一样,线性光耦真正隔离的是电流,要想真正隔离电压,需要在输出和输出处增加运算放大器等辅助电路。下面对HCNR200/201的典型电路进行分析,对电路中如何实现反馈以及电流-电压、电压-电流转换进行推导与说明。

3、典型电路分析

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的手册上给出了多种实用电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如下图所示:

设输入端电压为Vin,输出端电压为Vout,光耦保证的两个电流传递系数分别为K1、K2,显然,,和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和之间的关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线性光耦
    +关注

    关注

    3

    文章

    34

    浏览量

    1658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何优化电路以提高效率

    优化电路以提高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优化策略: 一、选择高速 高速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6:44 ?890次阅读

    的工作原理详解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Optoisolator)是一种非常关键的隔离器件,它能够在两个电路之间传输信号,同时保持电气隔离。这种隔离可以防止电流从一个电路流向另一个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5:55 ?3112次阅读

    高速与普通的区别

    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信号来传输电信号。一个典型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敏接收器(如光敏三极管、光敏二极管或光敏集成电路)组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5:52 ?1099次阅读

    高速与普通的不同点以及特性

    耦合器在开关电源中的重要性耦合器,作为一种电子元件,其在开关电源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实现电路间的电气隔离,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5:26 ?711次阅读
    高速<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与普通<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的不同点以及特性

    这个输入端的电路是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脉冲输入的 电路前面的电路有什么作用?
    发表于 12-27 09:54

    探索的结构与原理 # #应用

    晶台光耦
    发布于 :2024年11月20日 09:05:34

    线性线性的差别

    线性线性的不同 在电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0:28 ?1358次阅读

    电路中串并联电阻的作用

    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对光电进行隔离。因此在一些较为敏感的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器件。而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0:48 ?189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b class='flag-5'>电路</b>中串并联电阻的作用

    探索:深度解析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打造更稳定的电路

    复杂挑战,助力电路设计。施密特触发器与的强强联合施密特触发器,作为施密特触发器与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0:33 ?857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深度解析施密特触发器<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的应用——打造更稳定的<b class='flag-5'>电路</b>

    线性线性的区别

    信号再转换回电信号,从而实现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在的众多类型中,非线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1:47 ?1618次阅读

    探索:隔离电压——保障电路安全与性能的关键

    在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电气隔离是保障电路稳定运行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光(光电耦合器)则是实现这种隔离的核心元件之一。的一个关键参数就是隔离电压,它不仅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09:05 ?1244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隔离电压——<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保障<b class='flag-5'>电路</b>安全与性能的关键

    加强电后电流调理电路线性后面输出的波形上有尖峰,为什么?

    工程师,我在测试电流调理电路时在电路加强电后检测电阻上的电压经过放大、抬压、线性隔离后电压上出现了尖峰振荡。
    发表于 09-20 08:18

    仿真器简介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仿真器简介.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8-28 11:45 ?0次下载
    <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仿真器<b class='flag-5'>简介</b>

    失效的几种常见原因及分析

    器件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来实现电信号隔离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然而,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效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引言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1:06 ?4353次阅读

    探索:高速与普通的差异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光电耦合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它通过信号隔离电路,防止高电压或高电流的干扰。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08:51 ?1211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高速<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与普通<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耦</b>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