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贴片电容MLCC失效分析----案例分析

方齐炜 ? 来源:jf_48691434 ? 作者:jf_48691434 ? 2024-10-25 15:4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电子制造领域,电容作为关键的被动元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寿命。短路作为电容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不仅会导致产品性能下降,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本文以一个 0402 X5R 106M 6.3V 电容失效案例为基础,进行分析失效原因;

失效分析

1. 外观分析

通过对失效样品的外观检查,我们发现电容器的外部结构保持完整,没有可见的物理损伤或裂纹。这一结果表明,失效原因可能与内部结构或制造工艺有关。

wKgaomcaT0eAVkbfAAdUHEwBtY4561.png

2. 电性能测量

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解焊后的电容器的绝缘电阻(IR)低于设备可测量的100KΩ规格下限,且损耗值(DF)超出了10%的规格上限。这些结果表明,电容器的绝缘性能和损耗值均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从而判定为不合格。

wKgaoWcaUC-AMt_eAACGfxENGLA844.png

3. DPA研磨分析

在对解焊电容器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时,发现所有电容器内部都存在裂纹,裂纹发生于电容器的端头内部,根据失效模式判断。此为产品贴装后由于电容器承受了过大的应力所导致的。如下所示:

wKgaoWcaUAqAR5mRAA3dHcNIJAw812.png

总结:在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的过程中,我们对解焊电容器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所有电容器内部均存在裂纹,这些裂纹主要集中在电容器的端头内部。根据失效模式的判断,这些裂纹很可能是由于电容器在贴装后承受了过大的机械应力所引起的。 电容器在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可能会因为电路板的弯曲或外部机械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纹。这些裂纹虽然从外部难以察觉,但它们会严重影响电容器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在电性能测试中,我们发现电容器的绝缘电阻(IR)低于规格下限,这可能是由于内部裂纹导致的,因为裂纹可能会提供一个低电阻的路径,从而降低电容器的绝缘性能。 此外,电容器的损耗值(DF)也超出了规格上限,这可能是由于裂纹导致的内部层间错位或电极损伤,从而增加了电容器的损耗。这些电性能参数的偏差进一步证实了电容器内部结构的损伤。 综上所述,解焊电容器内部裂纹的存在,结合其电性能参数的偏差,表明这些电容器在贴装后可能遭受了过大的机械应力,导致内部结构损伤,从而影响了其电气性能。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容
    +关注

    关注

    100

    文章

    6268

    浏览量

    154650
  • MLCC
    +关注

    关注

    47

    文章

    750

    浏览量

    47409
  • 贴片电容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559

    浏览量

    2873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何找出国巨贴片电容引脚断裂失效的原因?

    国巨贴片电容作为电子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其引脚断裂失效会直接影响电路性能。要找出此类失效原因,需从机械应力、焊接工艺、材料特性及电路设计等多维度展开系统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4:23 ?300次阅读

    贴片电容容值较大偏差的原因分析

    问题,还可能受到测试条件、环境因素和使用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贴片电容容值较大偏差的原因。 一、制造和材料因素 电介质材料 : 贴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4:40 ?691次阅读
    <b class='flag-5'>贴片</b><b class='flag-5'>电容</b>容值较大偏差的原因<b class='flag-5'>分析</b>

    国内贴片电阻与MLCC受原材料影响分析

    在电子元件行业中,贴片电阻(SMD Resistor)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作为两大核心组件,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这两种元件的需求不断攀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5:11 ?391次阅读
    国内<b class='flag-5'>贴片</b>电阻与<b class='flag-5'>MLCC</b>受原材料影响<b class='flag-5'>分析</b>

    太诱电容失效分析:裂纹与短路问题

    太诱电容失效分析,特别是针对裂纹与短路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下是对这两个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裂纹问题 裂纹成因 : 热膨胀系数差异 :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5:40 ?504次阅读
    太诱<b class='flag-5'>电容</b>的<b class='flag-5'>失效</b><b class='flag-5'>分析</b>:裂纹与短路问题

    芯片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 本文介绍了芯片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流程,举例了典型失效案例流程,总结了芯片失效分析关键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并总结了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44 ?1360次阅读

    贴片电容为什么会发热?

    在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的趋势下,贴片电容(MLCC)作为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路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贴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4:23 ?833次阅读
    <b class='flag-5'>贴片</b><b class='flag-5'>电容</b>为什么会发热?

    EBSD失效分析策略

    材料失效分析在材料科学和工程实践中,失效分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致力于探究产品或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效现象。这些现象可能表现为由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1:29 ?724次阅读
    EBSD<b class='flag-5'>失效</b><b class='flag-5'>分析</b>策略

    材料失效分析方法汇总

    材料故障诊断学:失效分析技术失效分析技术,作为材料科学领域内的关键分支,致力于运用科学方法论来识别、分析并解决材料与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2:17 ?913次阅读
    材料<b class='flag-5'>失效</b><b class='flag-5'>分析</b>方法汇总

    电阻失效分析报告

    电阻失效分析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10:42 ?891次阅读

    X7R材质的MLCC贴片电容价格是多少?

    X7R材质的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贴片电容的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电容的规格(如容量、电压、尺寸等)、品牌、供应商、采购数量以及市场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02 ?1013次阅读
    X7R材质的<b class='flag-5'>MLCC</b><b class='flag-5'>贴片</b><b class='flag-5'>电容</b>价格是多少?

    贴片电阻银迁移失效分析

    贴片电阻银迁移失效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33 ?1569次阅读
    <b class='flag-5'>贴片</b>电阻银迁移<b class='flag-5'>失效</b><b class='flag-5'>分析</b>

    贴片电容陶瓷电容MLCC材质分类

    贴片电容陶瓷电容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多层陶瓷电容器)根据温度特性、材质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09:33 ?1008次阅读
    <b class='flag-5'>贴片</b><b class='flag-5'>电容</b>陶瓷<b class='flag-5'>电容</b><b class='flag-5'>MLCC</b>材质分类

    瓷介电容失效模式分析方法

    瓷介电容器作为电子元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失效模式分析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瓷介电容器,即陶瓷介质电容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5:35 ?1361次阅读

    贴片电容MLCC的额定工作温度是多少?

    贴片电容MLCC(多层陶瓷贴片电容)的额定工作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容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6:07 ?1198次阅读

    贴片电容(MLCC)焊接开裂如何避免?

    贴片电容(MLCC)焊接开裂是一个在电子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由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引起。为了有效避免焊接开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优化: ? 一、优化焊接工艺 预热充分 :确保电容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5:33 ?104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