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固态光源技术在生物成像与工业检测中的性能提升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4-10-24 08:0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固态光源技术在生物成像与工业检测中的性能提升

生物医学成像和工业检测的照明系统规格通常集中在光谱、空间和时间的光输出特性上。Lumencor的技术支持总监Iain Johnson和我们分享了固态光源阵列——LED、发光管和激光器组合成的固态光引擎如何实现规格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照明要求。

固态光引擎是一个集中控制的固态光源阵列,其输出合并到一个共同的光学传输系统中(图1)。光源的输出可以并行激活以产生白光(图2),或在需要分离的波长时,也可按顺序进行激活(图3、图4)。光源本身可以采用一种固态照明技术,即LED、光导管或半导体激光器,也可以对这些光源技术进行组合。这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应用对亮度、角度分布和辐照度的要求进行定制。根据这一定义,光引擎输出的光谱分布可以通过加法组合,而这与传统的宽光谱照明设备(电弧放电和白炽灯)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的照明设备产生的光谱分布在物理上是不变的,只能通过选择性的阻挡和衰减来调整。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固态光源的第二个主要优点是,它的输出可以在强度(图2、图4)和时间(图4、图5)方面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光谱输出单元件的差异很小(图2),这使得光引擎应用于不同成像系统时,所获得的数据质量能保持一致。

7c2069d6-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1.固态光引擎及其输出光谱的概念图。四个固态光源的输出被合并入一个共同的光路,并通过光导耦合进入纤维及或者图像扫描仪。在实际操作中,光源可以是2-21个,具体数量取决于应用要求。光源可以是LED、光导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其中的一种或组合。它们的输出可以经过滤波(F)以细化光谱。输出光的一部分会被分离出来,并导向参考光电二极管(rPD),以提供控制反馈。

在大多数生物医学成像应用中,不需要持续照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起到反效果,影响实验数据。通常情况下,照明与相机曝光会同步进行。这里有两个重点:首先是光源间的切换速度,其次是脉冲间隔的复现性。相比和机械滤光轮耦合的白光照明器(约50ms的切换时间),光引擎可以做到小于1ms的光源间切换(图4),缩短了获取多色图像Z轴堆叠或者玻片扫描所需的时间。脉冲间的积分不变形(图5)是决定延时图像序列保真度的关键因素。每个脉冲的积分量化了在延时序列中每次曝光所需的照度。脉冲之间的照度差异越小,样品动态行为的敏感度就越能增加,这在图像帧到帧的变化间可以体现。

7c384a10-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2.28台SOLA V-nIR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的光谱输出曲线叠加。光引擎的总光输出由光谱曲线所包围的区域来量化。所有28台光引擎的平均输出功率为4558mW,标准差(n=28)为91mW,相当于2%的方差系数(CV)。

7c62ee96-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3.SPECT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的光谱输出,包括LED、发光管或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光导管的波长规格(nm)代表了中心波长(CWL)/半高全宽(FWHM),已经通过内置的滤光片来改进光源输出。功率(mW)是在光导(连接到显微镜或光学扫描仪)的远端测量得到的。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固态光源,可以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内提供均匀的功率输出。

7c8c914c-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4.由TTL触发,AU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交替输出485nm(约0.5ms宽)和560nm(约3ms宽)的脉冲(示波器记录)。图中显示了两条叠加的示波器轨迹,其中485nm的强度通过RS232串行命令从100%调整到55%,而560nm的强度保持不变。485nm和560nm的脉冲时间间隔为0.25ms。

7cac1526-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5.模拟光电二极管(APD)检测来自一台5光源的AU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发出的5ms光脉冲。图中展示了10个脉冲序列,代表了每次数据采集中记录的150个连续脉冲。计算了150个脉冲序列中每个脉冲的积分光输出。对于555/28 nm输出,150个脉冲的方差系数(CV)在555/28 nm脉冲串中为0.23%,在635/22 nm脉冲序列中为0.20%。其他三个源通道的CV值相似(0.15-0.25%)。

除了光谱带宽(图3)以外,固态LED、光导管和激光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光输出的角度分布;LED和激光器之前的最大区别如表1所示。对于宽场显微镜应用,LED光源配置为科勒照明产生的均匀照明,辐照度范围为1-100mW/mm2。然而,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MLM)需要更高的辐照度,通过链接到显微镜临界落射照明器(critical epilluminator)的CELEST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可以在样品表明提供10^4mW/mm2的辐照度(图6)。临界照明的使用是由科勒照明在光学上的低效率所决定的,因为科勒照明并没有覆盖整个光源表面或者发射光的全部角度分布。在临界照明中,光源被直接成像到样品平面上,这种方法更为高效,但对光源输出中的任何空间不均匀性也更为敏感。临界落射照明器的作用是均匀化任何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以产生与典型sCMOS相机传感器尺寸(~200mm2)相匹配的高辐照度照明场。

7cd269e2-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①输出功率是在指定光导的远端测量的

②使用光导将光源输出耦合到显微镜或光学扫描仪

③光导的数值孔径

④光通量积决定了光学检测系统有效利用光源输出的能力。当光源的光通量积与光学系统的光通量积紧密匹配时,可以获得最佳性能。sr=球面弧度。

针对光驱动生物技术以及工业应用,优化光源的选择性需要全面考虑仪器的光谱、空间和时间要求,这些正是需要照明光源来支持的。通常一种技术尽可以满足其中的部分要求,所以最佳策略即是混合多种技术来满足全部需求。复杂的光引擎可以提供这样一种集成的方法来混合光源,并克服任何给定技术的基本限制,例如,在荧光分析中,LED在500-600nm的光中由于臭名昭著的“绿色间隙”功率和亮度往往无法满足;或者相对于毫秒级的切换时间,任何弧光灯的开/关不稳定性;又或者广谱光源进行多路复用研究时,谱宽也带来了限制。如今各种固态光源各有优劣,只有仔细评估它们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为光驱动生命和材料科学应用的广泛领域找到最合适的照面解决方案。

7ce43af0-919b-11ef-b5cd-92fbcf53809c.png

图6.使用CELEST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通过一根直径800um的光纤耦合到安装在尼康Ti/Ti2显微镜的临界落射照明器上,并产生均匀的荧光玻璃成像。使用尼康60/1.4 NA Plan Apo物镜和Andor的 Zyla 5.5 (2560 x 2160 pixels) sCMOS相机进行图像捕捉。图表显示了相机沿着标记为红色的对角线所记录的灰度值。右上角的插图展示了使用尼康10X/0.3 NA Plan Apo物镜成像的同一样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器
    +关注

    关注

    17

    文章

    2769

    浏览量

    62968
  • 光源
    +关注

    关注

    3

    文章

    752

    浏览量

    70254
  • 工业检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6

    浏览量

    1024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固态电池测试套件

    保持套件,即可在恒定压力下精准测量离子电导率。解决传统工艺压力不均、数据波动大的痛点,助力研发人员快速优化电极密度与界面性能,加速固态电池从实验室
    发表于 07-25 17:15

    聚徽厂家解析工控机技术落地:实验室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蜕变历程

    工控机作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核心设备,其从实验室概念转化为生产线成熟产品,再实现场景化应用,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协作与技术迭代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更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17:21 ?193次阅读

    从实验室工业级:激光划线工艺推动钙钛矿电池规模化应用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凭借其高功率转换效率(PCE)、低制造成本及可调带隙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候选。然而,从实验室级别的小面积电池(0.057cm?,PCE26.1%)扩展至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09:03 ?399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实验室</b><b class='flag-5'>到</b><b class='flag-5'>工业</b>级:激光划线工艺推动钙钛矿电池规模化应用

    从实验室生产线:聚徽厂家如何实现工控机技术的场景化落地

    工控机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需要跨越实验室生产线之间的 “鸿沟”,实现技术的场景化落地。在这一过程,厂家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4:12 ?176次阅读

    工业触摸显示器助力智慧工业实验室发展

    工业触摸显示器作为智慧工业实验室的核心人机交互设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为实验室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下从多个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5:07 ?253次阅读
    <b class='flag-5'>工业</b>触摸显示器助力智慧<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实验室</b>发展

    从实验室量产:新型储能电池组生产线的快速转化路径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储能电池组作为连接新能源与电网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型储能电池组生产线的快速转化路径,更是成为了推动这一领域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的重要力量。 实验室研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6:37 ?310次阅读

    生产提质新利器!单轴测径仪赋能鱼竿、鱼线高精检测

    在渔业装备和线缆制造领域,产品质量直接关联钓鱼体验。单轴测径仪作为新一代精密检测工具,凭借其技术优势,通过实时监测与控制外径尺寸,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鱼竿、鱼
    发表于 03-31 14:15

    批量识别二维码!工业读码器如何颠覆传统生产线

    在现代化生产的浪潮,效率与精准度成为了衡量生产线性能的关键指标。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普及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一种名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5:43 ?472次阅读
    批量识别二维码!<b class='flag-5'>工业</b>读码器如何颠覆传统<b class='flag-5'>生产线</b>?

    从零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要素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从研发型实验室的精准温控需求量产型实验室的高效动线设计,从设备选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3-08 14:40 ?673次阅读
    从零<b class='flag-5'>到</b>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b class='flag-5'>实验室</b>建设的关键要素

    优化汽车点焊生产线提升制造效率与质量

    在当前的制造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汽车点焊作为汽车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1:14 ?447次阅读

    光电测径仪是如何应用在石油套管生产线的?

    套管生产线的具体应用方式及优势: 一、应用方式 ?测量原理: 光电测径仪采用物方远心光路系统和CCD成像法进行非接触尺寸检测。其核心部件为远心光电测头,每组测头由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组
    发表于 02-20 14:52

    RFID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应用

    RFID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手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通过RFID技术与样品管理系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9:17 ?371次阅读

    润和软件助力实验室行业智慧化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实验室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其标准化和智慧化建设备受关注。近日,聚焦《生物实验室设备及安装》图集及实验室
    的头像 发表于 11-30 11:51 ?743次阅读

    LIMS系统在芯片实验室的应用

    在高速发展的芯片行业,芯片实验室作为技术创新和产品验证的核心部门,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对芯片产品的质量和研发周期产生不利影响。幸运的是,L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7:59 ?881次阅读

    LIMS平台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的方法

    在当今快节奏的科研和工业环境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已经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7:15 ?8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