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科学家提出中子能衰变成暗物质粒子理论,迄今尚无确切证据

电子工程师 ? 来源:网络整理 ? 2018-01-15 05:0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作为一种最寻常的基本粒子,中子可能有着不同寻常的黑暗秘密。美国科学家新近提出,中子会衰变成暗物质粒子,这种中子“暗衰变”可以解释中子寿命“测不准”的原因。

被束缚在原子核里的中子很稳定,但自由中子的寿命大约只有15分钟,它会进行贝塔衰变,产生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测量自由中子的寿命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根据衰变产物来推算,另一种是把中子束缚在容器里,统计特定时间后剩下的中子数量。

到目前为止,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始终存在约8秒的差异,根据衰变推算的结果约为888秒,束缚在容器里的方法为879.6秒。这有可能是因为存在系统误差,但也可能是因为中子还有不为人知的衰变方式,只统计贝塔衰变会把中子寿命估计得过长。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两位物理学家提出,中子可能衰变成暗物质粒子。中子每发生一百次衰变,大约有一次是这样的“暗衰变”,产生的暗物质粒子质量与中子相近。

根据这个新模型,暗衰变会产生特定能量的单色光子和电子-正电子对,寻找这些粒子可以检验该理论是否正确。如果得到证据支持,这将是暗物质研究方面的一大突破;另一方面,确定自由中子的寿命也对物理学有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的宇宙模型,我们熟悉的物质只占宇宙的约5%,另有约27%是除引力外基本不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的“暗物质”,还有约68%是产生斥力而不是引力的“暗能量”。对于暗物质的本质,科学界提出了多种设想,包括一些假想中的粒子,如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轴子、惰性中微子等,但迄今尚无确切证据支持任何一种理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理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1

    浏览量

    2536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复星医药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技术赋医疗撰写场景 助力科学家效率跃升

    进程。通过“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和“研发文献翻译”两大功能,复星医药可解放科学家生产力,使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核心工作。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加持下,“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可覆盖研究人员90%的撰写场景,工作效率提升70%;而在“研发文
    发表于 07-14 14:16 ?915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13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第十届会长

    ? 2025年3月29日,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十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厅隆重举行。百余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协会换届选举,共话科技创新未来。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胡火明出席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9:15 ?914次阅读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协会第十届会长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70次阅读

    RIGOL高能粒子物理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案例

    和动量等关键参数。此外,PMT还可用于探测中性粒子(如光子、中子等),通过测量其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从而间接探测中性粒子的性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6:40 ?765次阅读
    RIGOL高能<b class='flag-5'>粒子</b>物理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案例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8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首个科学计算基座大模型BBT-Neutron开源,助力突破大科学装置数据分析瓶颈

    ,是揭示宇宙起源、暗物质与暗能量等未解之谜的重要手段。高能物理实验(如粒子对撞实验、暗物质与暗能量实验等)产生的数据量极为庞大且复杂,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物理结构时,面临计算瓶颈。 2024年12月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29 ?771次阅读
    首个<b class='flag-5'>科学</b>计算基座大模型BBT-Neutron开源,助力突破大<b class='flag-5'>科学</b>装置数据分析瓶颈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4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北京2024年12月11日?/通社/ -- 今年的诺贝尔奖,将AI推到了科学舞台的中央,标志着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也体现了学科交叉赋能将成为AI时代的科研发展趋势。用AI赋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6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软错误防护技术在车规MCU中应用

    在大气层内,宇宙射线粒子与大气分子发生核反应生成大气中子。大气中子入射微电子器件或电路将会诱发单粒子效应(SEE),效应类型主要有单粒子翻转
    发表于 12-06 16:39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606次阅读

    激光束投射阴影,科学家颠覆传统认知

    ??? 光及其与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研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探究的基石。从早期对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到更复杂的衍射和偏振现象,我们对光的理解不断演变。?? 理解光与阴影???? 阴影传统上被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9:09 ?699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如何使用测出准确的数据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如何使用测出准确的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0:04 ?794次阅读
    激光尘埃<b class='flag-5'>粒子</b>计数器如何使用<b class='flag-5'>能</b>测出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