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医疗AI踏上了与中医的融合发展之路

j56E_hc3i8068 ? 2017-12-09 09: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继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对疟疾的突出疗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中医中药蕴藏的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再一次引发了人类对中医药的探索和关注,一直以来被当作西医“专利”的医疗AI,也逐渐踏上了与中医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一众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齐聚一堂, BAT等巨头均呈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包括腾讯的“腾讯觅影”、百度的DuerOS智能家居、阿里的无人超市等。让我们惊喜的是,在中医药领域,本以传统著称的中医诊疗和中医传承也拥抱了人工智能,让大家彻底颠覆了对中医药的未来定义。

同期,道生智能云中医系统正式对外亮相。以“道生中医云脑”为核心技术引擎,“道生四诊仪”为载体,海量中医药大数据、中医特色机器学习算法、强大云计算算力为基础技术要素,具备了感知、连接、语言、决策4大中医人工智能能力;能够读懂中医语言,像医生一样思考,像名医导师一样给出答案,是基层年轻医生的最强中医外脑,是中医领域目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智享“名医经验”-让名家经验“可言传”

长期以来,中医临床经验传承面临两“难”:一难,名老中医资源有限,很难服务到更多的患者;二难,中医传承依据规律,靠“悟”来传,跟书学,跟老师学,隐性知识很难显性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介入,让这些难题得到突破,为名医名方智慧传承开辟“新路径”,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中医云脑-中医智慧传承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辅助将此过程优化,深入挖掘名医、名派、名方,实现“医案采集结构化--分析自动化--学习智能化”。通过客观化四诊数据,实现名老中医医案舌面脉信息可视化记录;基于医案数据,智能挖掘名老中医诊疗规律及核心方。这项创新实践既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知识挖掘与传承,更利于提升广大基层年轻医生的诊疗能力和诊疗水平,帮助其进行辅助辨证及开方,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临症学习机会。此外,系统的决策引擎更是一个自我学习的“大脑”,随着医案数据的不断丰富,决策引擎会持续的学习,并越来越懂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与规律,分析与辅助决策结果将会越来越精确。

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医大师刘敏如女科医系“起伏脉”临床经验研究、名中医俞瑾 PCOS分型诊治研究、名老中医张云鹏脂肪肝诊治经验智能挖掘、名中医王翘楚失眠诊治经验智能挖掘等领域开展应用。

与互联网的融合,让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扩展了 “时间”和“空间”。通过中医四诊信息远程医疗服务,让更多基层年轻医生与名老专家跨区域‘面对面’交流,让优质名中医资源通过线上会诊与带教辐射到百万基层医疗机构及中医健康管理机构。据悉,该模式已连接并服务了国医大师刘敏如互联网带教工作室、国医大师张大宁互联网名医传承工作室(中国中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南方中心)。

智惠“基层中医”--让基层医生“会开方”

“中医药的根在基层”,百姓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旺盛。但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却不容乐观:基层医疗能力弱、条件差,缺乏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供给,更缺少懂辨证、会开方的中医医师。

中医云脑-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将客观、规范化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中医临床指南、专家经验等知识结合,识别和模拟医生临床情景,构建经验知识模型,让基层年轻医生获取权威全面的名家经验和诊疗思路智能决策支持。它能够读懂中医语言,像医生一样思考,像名医导师一样给出答案,是基层年轻医生最强的中医伙伴。

据了解,该系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道生医疗联合研发,北京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山东淄博妇幼保健院,陕西咸阳渭城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应用。

智联“各级医院”--推动优势中医资源下沉,提升群众“获得感”

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牛鼻子”,通过什么载体来落地,一直没有明晰的路径和模式。

中医云脑-智能云中医系统包含:中医四诊信息远程医疗服务和中医到家APP服务两大板块。

通过中医四诊信息远程医疗服务,不仅可以远端采集舌、面、脉、问等客观数据,在线传输给会诊专家,完成“远程号脉”;同时,数字化的中医诊疗信息还将促进临床专病研究,轻松实现专家团队间的线上会诊、带教等协作,为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开展远程会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合作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优势中医资源“流动贯通“,利于打造开放共享、优势互补的中医医联体新标杆。

通过中医到家APP服务,结合舌、脉象仪等智能健康终端等应用,支持嵌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为基本公卫五类重点人群(老年人、儿童、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四诊信息采集存储、健康报告/方案查询、医患交流、互联网诊间、中医饮食/育儿指导等服务,为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快捷道”,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中医云脑-智能云中医系统在“江苏省镇江市/江阴市中医治未病医联体建设”、“辽宁省本溪市中医医联体建设”、“甘肃省陇西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及“北京·蓟门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家医服务和医联体建设”等项目中发挥着技术支撑作用。

智促“健康中国”--建中医诊断标准“战略高地”,“中国智慧”普惠世界人民

从《中医药法》到《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相继出台,中医药正迎来国际化的大好时机,但仍受限于国际标准的缺失、中医药服务难复制等因素。

道生医疗始终以“中医四诊标准化研究”为己任,积极投身中医诊断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改变多年以来中医诊断类医疗器械无标准可循的被动局面,争取并赢得中医药国际标准“话语权“,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道生医疗参与制定:【国际标准】ISO/TC249舌象仪光照环境、脉象仪传感器2项标准正式出版;【行业标准】YY/T1488-2016(《舌象信息采集设备》)、YY/T1489-2016(《中医脉图采集设备》)已正式实施。

道生医疗参与了国家“863”计划 “综合性中医院信息系统研发与示范”课题、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及集成研究”课题,国内外现行有效发明专利20项;并多次受邀参与国际高级别大会,如: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ICTAM-第九届亚洲传统医学国际大会等,赢得国内外领导嘉宾“点赞”。

道生医疗还积极参与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项目,以“四诊仪”为硬件终端,将采集到的高质量的四诊信息通过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传回国内,协助实现全球化在线中医会诊。该模式已服务了“海上中医”德国中医中心、“海上中医”阿联酋中医中心。

从“四诊仪”到“四诊仪+云+AI”,道生医疗创新探索经历了十个年头。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和5G时代的到来,我们相信将增速中医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进程,“四诊仪+云+AI”将助力“医院-科室-基层-医生-患者-中药”开展匹配连接服务,赋能医生、赋能患者、赋能每个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地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9

    文章

    49164

    浏览量

    250754
  • 远程医疗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307

    浏览量

    39950

原文标题:当中医药拥抱人工智能,拓中医AI融合之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hc3i8068,微信公众号: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兆芯携手产业伙伴推动AI+教育信创融合发展

    ,兆芯在本次会议期间,向与会领导、专家、教师代表等嘉宾展示了多款兆芯CPU平台的信创AIPC及推理服务器等产品,展现了兆芯与产业伙伴合作推动AI+教育信创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3:40 ?435次阅读

    四创电子亮相2025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大会

    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指导,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承办的2025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大会于4月1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与相关行业高效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7:09 ?835次阅读

    研华科技携手万东医疗推进医疗影像数智升级

    研华科技受邀出席万东医疗在CMEF医疗展上举办的“超能矩阵战略签约仪式”,联合发布“全球首个面向磁共振设备的全链路AI智算平台”,携手推进医疗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1:45 ?1203次阅读

    戴尔科技解决方案助力浙江省中医院数字化转型

    浙江省中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十分出众,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胃癌)、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全省唯一:血液内科)等一批高水平专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6:52 ?570次阅读

    AI医疗深度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医疗AI步入转折期,挑战与新生并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3:52 ?714次阅读

    德晟达推出高性能医疗专用AI一体机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德晟达提供的硬件解决方案,服务客户围绕“AI人工智能+医疗”的行业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25 ?761次阅读

    华为加速5G-A与AI融合发展

    今日,以“5G-A引领移动AI时代”为主题的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BB Forum 2024)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1:20 ?776次阅读

    医疗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医疗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与现代机器人科技的融合体,正逐步引领医疗服务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5:24 ?5174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人们对AI for Science的关注推向了高潮。 2. 跨学科融合与科学研究新范式 AI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本身的进步,还促进了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 4. 物理与AI融合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于物理与AI融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AI for Science不仅依赖于数据,还需要结合物
    发表于 10-14 09:16

    中服云亮相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

    备受瞩目的“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在古都西安圆满落幕。作为工业物联网领域的佼佼者,中服云受邀参展此次盛会,并凭借前沿的工业物联技术和深厚的油气行业数智化经验,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赞誉。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09:59 ?754次阅读

    中兴通讯推动全球5G-A×AI融合发展

    中兴通讯上海无线未来实验室(Infinity Lab)举行了GTI 5G-A×AI开放实验室揭牌仪式。本次活动标志着中兴通讯在信息通信技术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中国移动、高通、西门子、及上海交通大学等行业领导者共同探索5G-A×AI技术的深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4:23 ?1172次阅读

    万物智联时代,RISC-V与AI融合之路该如何走?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委会主席谢涛发表了《万物智联时代RISC-V+AI之路》演讲,分析了RISC-V与AI技术的结合及其发展路径探索。他在发言中,尽管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08:06 ?1131次阅读
    万物智联时代,RISC-V与<b class='flag-5'>AI</b>的<b class='flag-5'>融合</b><b class='flag-5'>之路</b>该如何走?

    中软国际联合成立天津仁爱学院华为云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企业联盟

    (2023年~2025 年)》和《天津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天津仁爱学院立足天津市产业和教育发展实际,联合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成立天津仁爱学院华为云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企业联盟。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46 ?1316次阅读

    我国化工园区产业耦合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

    化工园区产业耦合发展是石化化工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化工园区产业耦合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赛迪研究院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0:54 ?94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