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技物所在多维光学信息获取领域取得突破

jf_64961214 ? 来源:jf_64961214 ? 作者:jf_64961214 ? 2024-09-09 06: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wKgaombeIy6AVak7AAUBFN3PrFU189.png

图1 (a)非对齐单极势垒光电探测器(MUBP)器件结构;(b-c)正向偏压和反向偏压下MUBP器件能带结构示意图;(d)器件MWIR1和MWIR2通道的双光谱响应;(e)器件在正向偏压和反向偏压下的偏振响应特性;(f)器件的目标温度检测特性。

近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王旭东副研究员团队在多维光学信息获取领域取得突破,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齐单极势垒光电探测器(misaligned unipolar barrier photodetector, 简写为MUBP)的创新技术,为多光谱检测和偏振检测集成到单一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为红外探测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以“Multi-dimensional optic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ased on a misaligned unipolar barrier photodetector”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红外光电探测器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夜视、天文学、光通信、健康监测和遥感等。当前,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聚焦于集成化和智能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利用单个光电探测器获取目标的多维光学信息,包括强度、光谱、偏振等。然而,将光谱检测和偏振检测集成到单一红外光电探测器中,面临着工艺和性能上的诸多挑战。

该研究团队提出的非对齐单极势垒光电探测器(MUBP)结构,通过精准的能带工程,采用两端势垒结构实现了偏压可切换的双光谱检测。与三端器件相比,两端器件无需额外的公共电极,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便且填充因子高。

研究团队利用各向异性半导体材料黑磷(bP)和黑砷磷(b-AsP)作为吸收层,中间以二硫化钼(MoS?)为势垒层。实验结果表明:该光电探测器能够分别在正向偏压和反向偏压下对目标的偏振和光谱实现检测;利用具有不同截止波长的两个吸收层,实现了双光谱检测;同时实现了室温下的黑体响应。此外,在双光谱红外光电探测器的远程温度测量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和复旦大学共同完成。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王旭东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陈艳青年副研究员、王建禄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书魁博士后、焦韩雪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入探索多维光学信息获取技术,为推动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支持。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谱
    +关注

    关注

    4

    文章

    936

    浏览量

    36135
  • 光电探测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73

    浏览量

    2104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光学3D表面轮廓仪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液晶聚合领域研究

    在材料科学与光学技术交织的前沿领域,液晶聚合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材料”,其融合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与聚合的加工优势,从高清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3:35 ?82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学</b>3D表面轮廓仪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液晶聚合<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领域</b>研究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 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首次阐明激光烧蚀过程中曲面元件对形貌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09:58 ?13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新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单层WSe2光学双稳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光学双稳态实现方案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在单层WSe2光学双稳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1:24 ?6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单层WSe2<b class='flag-5'>光学</b>双稳态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片上稳频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GHz,最大消光比为19.5dB。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与上海大学合作在片上稳频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n-ch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07:53 ?20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片上稳频激光器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重要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散射成像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刘红林副研究员团队在光学散射成像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Different Scattering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8:08 ?17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散射成像机理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皮秒激光器同步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建设的时间同步系统实现了皮秒激光器阿秒级同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06:23 ?37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新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研究团队在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激光烧蚀波纹对光学元件损伤阈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6:22 ?39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新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二氧化钒连续激光相变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氧化钒连续激光相变模拟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王胭脂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钒连续激光相变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Damage mechanism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8:56 ?32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二氧化钒连续激光相变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半导体所在光学张量处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人工神经网络中,张量作为多维数组,在数据结构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领域的蓬勃发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神经网络模型的复杂度持续攀升,模型参数量更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然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38 ?426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激光时频同步的精密测量方面取得进展

    图1 100 km光纤链路的时延测量结果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杨飞研究员团队在基于激光时频同步的精密测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Highly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06:23 ?42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基于激光时频同步的精密测量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模式调控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激光模式调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一种创新的方法——选择性模式结构破缺(mode structure breaking),研究团队成功在单个激光腔中实现了高性能单模激光输出。相关研究成果以“Sin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6:27 ?457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激光模式调控技术<b class='flag-5'>领域</b><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掺铥钪酸钆脉冲激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Tm:GdScO3板条激光器实验装置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Tm:GdScO3脉冲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utput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6:24 ?46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掺铥钪酸钆脉冲激光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强太赫兹与超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

    图1. 复合超表面示意图:(a)俯视图;(b)局部放大图;(c)侧视图。(d)复合超表面增强硅SHG和THG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取得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06:37 ?66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基于强太赫兹与超表面的硅基非线性<b class='flag-5'>光学</b>研究上<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快脉冲压缩与紫外飞秒激光产生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1. (a) 宽带紫外色散波辐射机理,(b) 窄带色散波辐射,(c) 倍频程宽度的色散波辐射,(d) 不同波长下的光斑轮廓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06:25 ?68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上海</b>光机<b class='flag-5'>所在</b>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快脉冲压缩与紫外飞秒激光产生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进展

    Anthropic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0月23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thropic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这家由前OpenAI高管创立并获得亚马逊支持的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其研发的AI智能体已经具备了与人类相当的能力,可以操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4:56 ?104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