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预期提前,铠侠再次加速,3D NAND准备冲击1000层

Simon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 ? 作者:黄山明 ? 2024-06-29 00:0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铠侠再次宣布,将在2027年实现3D NAND的1000层堆叠,而此前铠侠计划是在2031年批量生产超1000层的3D NAND存储器。三星也在此前表示,将在2030年实现1000层堆叠的3D NAND存储器。

3D NAND似乎已经成为各大存储企业竞相追逐的“工业明珠”,包括三星、海力士、美光、铠侠、长江存储等都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而比拼的就是堆叠层数。

3D NAND为何如此重要?

随着数字化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对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传统2D NAND闪存逐渐逼近其物理极限,当制程技术不断缩小,达到十几纳米节点,每个存储单元都变得非常小,导致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显著增加。

如果只是成本增加,那么还能通过批量生产的方式来降低。但随着存储单元尺寸的减小,之间的距离也在越拉越近,这增加了串扰的风险,从而影响到了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随着移动设备和数据中心对存储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2D NAND技术在提高读写速度和降低延迟方面面临挑战。

到了2007年,随着2D NAND的尺寸达到极限,还未改名为铠侠的东芝开始提出了3D NAND结构,通过将内存颗粒堆叠在一起来解决2D NAND所面临的问题。

3D NAND不仅增加了存储容量,还改善了读写速度和耐用性。多层堆叠的设计有助于减少数据读写时的干扰,提升整体性能,并且由于物理结构的变化,能够更好地抵抗编程和擦除循环中的磨损,延长了闪存的使用寿命。

对于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对尺寸和能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3D NAND技术可以实现在更紧凑的空间内集成更多存储,同时保持或降低功耗,符合行业对小型化和高效能的追求。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IoTAI等领域的发展,市场对高容量、高性能存储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3D NAND技术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使得TB级甚至更高容量的SSD成为可能。

2013年,三星电子率先量产了3D NAND,命名为V-NAND,克服了半导体微型化的技术限制,而第一代的3D V-NAND有24层。彼时,东芝则开发了一种名为Bit Cost Scalable(BiCS)的3D NAND工艺,采用了先栅极方法来生产3D NAND。

短短几年时间,3D NAND的层数便从初期的24层,迅速攀升到了2022年256层,数量上涨了十倍,基本上可以看到层数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也是基于这种成长性的判断,铠侠认为在2027年,3D NAND便能够突破1000层。

并且随着3D NAND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制造工艺、设计技术的创新,还推动了整个存储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是全球范围内主要半导体制造商纷纷入局3D NAND的重要原因,同时3D NAND的持续推进,有望继续保持摩尔定律的顺利推进。

先进沉积与蚀刻技术将成为1000层3D NAND制造关键

在2D NAND的发展进程中光刻技术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工艺,但到了3D NAND则不同。制造更高层数的3D NAND并非是简单地堆叠,随着层数的增加,对每层材料的蚀刻和沉积过程要求更加精确。这包括确保每个存储层厚度均匀,以及在高度垂直的结构中精确形成细微的通孔和沟槽,这就对沉积和蚀刻这两项工艺提出巨大的挑战。

比如在沉积工艺上,据Lam Research相关人士透露,当3D NAND堆叠到96层时,实际沉积层数已经达到了192层以上,其中,氮化硅层的均匀性将成为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这意味着如果要做到1000层堆叠,或许实际沉积层数将达到2000层,难度将几何倍提升。

而更重要的则是蚀刻工艺,在3D NAND的结构中,需要通过蚀刻工艺从器件的顶层蚀刻出微小的圆形孔道到底层,才能将存储单元垂直联通起来。

以96层的3D NAND晶圆为例,蚀刻的纵深比就达到70:1,并且每个晶圆中都要有一万亿个这样细小的孔道,这些孔道必须互相平行规整。这些孔道必须保持规整和清洁,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而伴随着堆叠层数的增加,让蚀刻工艺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此外,随着层数的增加,芯片内部的热量累积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更多的堆叠层意味着更复杂的热传导路径,可能导致热失控,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需要开发新的散热技术和材料来有效管理热能。

2023年4月,东京电子(TEL)宣布开发出了一种用于存储芯片的通孔蚀刻技术,可以用于制造400层以上堆叠的3D NAND,尤其值得注意的是,TEL这项技术可以在-60℃中实现高速蚀刻。

而传统的蚀刻技术往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低温环境可以减少对材料的热损伤,保护周围结构不受影响,这对于高密度、多层堆叠的3D NAND结构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维持精细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TEL的低温蚀刻设备采用了氟化氢(HF)气体,替代了传统系统中常用的氟碳化物(CF)气体。传统的CF基气体在蚀刻时,其反应生成的聚合物会厚厚的沉积在孔的侧壁上,尽管这可以防止横向蚀刻,但也意味着孔越深,到达孔底层的CF自由基气体就越少,导致蚀刻效率急剧降低,成本快速升高。

而采用HF气体蚀刻时,孔的侧壁上沉积物非常少,意味着即便堆叠层数增加,对蚀刻效率的影响也不大。这也让TEL能够实现高效率对3D NAND进行HAR蚀刻,而此前,HAR蚀刻技术由Lam Research独占。

有了这项技术,铠侠才有信心到2027年就能够实现1000层堆叠的3D NAND。除了可能采用TEL的蚀刻技术外,铠侠与西部数据联手在去年就推出了基于BiCS8的3D NAND闪存,层数达218层,采用 1Tb 三层单元(TLC)和四层单元(QLC)技术,并通过创新的横向收缩技术,成功将位密度提高了50% 以上。

当然,如果铠侠想要尽快将1000层3D NAND制造出来,那么对五层单元(PLC)技术的探索也必须加快脚步了。

而其他厂商也没有闲着,比如三星便在不久前宣布,预计到2030年,采用V-NAND技术能够实现1000层堆叠。而到了今年,三星将有望推出280层的第九代3D NAND,并在2025-2026年推出430层的第十代3D NAND。SK海力士也在去年公布了一款堆叠层数超过300层的3D NAND产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些企业卷3D NAND层数也是喜闻乐见的,不仅有望极大提升存储容量,比如一块SSD或U盘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存储容量可以从几个GB提升到几个TB,还能提升读写速度,如SK海力士推出的238层NAND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4Gbps,比前一代产品提高了50%,同时还能降低产品成本。

总结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高容量、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增加3D NAND层数能够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而谁能够制造更高层数的3D NAND,也将意味着率先享受到这些新兴市场的红利,并且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市场区分度和品牌优势,同时3D NAND也将为消费者带来许多益处。可以说,卷3D NAND层数,是企业与消费者的一场双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AND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1723

    浏览量

    138358
  • 存储器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7654

    浏览量

    167879
  • 3d nand
    +关注

    关注

    4

    文章

    93

    浏览量

    29399
  • 铠侠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10

    浏览量

    809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第九代 BiCS FLASH? 512Gb TLC 存储器开始送样

    融合现有存储单元与先进的 CMOS 技术,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 全球存储解决方案领导者宣布,其采用第九代 BiCS FLASH? 3D 闪存技术的 512Gb TLC存储器已开始送样 (1
    发表于 07-28 15:30 ?111次阅读

    双轴技术战略,研发超级SSD

    年,近一半的NAND需求将与人工智能相关。Kioxia旨在通过先进的SSD产品和技术,以支持人工智能系统不断变化的需求。正在开发CM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09:14 ?2215次阅读
    <b class='flag-5'>铠</b><b class='flag-5'>侠</b>双轴技术战略,研发超级SSD

    与闪迪发布下一代3D闪存技术,实现4.8Gb/s NAND接口速度

    两家公司预展第十代3D闪存技术,为性能、能效和位密度设立新标准旧金山,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株式会社与闪迪公司联合发布一项尖端3D闪存技术,凭借4.8Gb/sNAND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1:31 ?540次阅读
    <b class='flag-5'>铠</b><b class='flag-5'>侠</b>与闪迪发布下一代<b class='flag-5'>3D</b>闪存技术,实现4.8Gb/s <b class='flag-5'>NAND</b>接口速度

    DAD1000驱动芯片有3D功能吗?

    DAD1000驱动芯片有3D功能吗
    发表于 02-21 13:59

    3D NAND的发展方向是500到1000

    芯片行业正在努力在未来几年内将?3D NAND?闪存的堆栈高度提高四倍,从 200 增加到 800 或更多,利用额外的容量将有助于满足对各种类型内存的无休止需求。 这些额外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00 ?833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的发展方向是500到<b class='flag-5'>1000</b><b class='flag-5'>层</b>

    【半导体存储】关于NAND Flash的一些小知识

    NAND只需要提高堆栈层数,目前多种工艺架构并存。从2013年三星推出了第一款24SLC/MLC 3D V-NAND,到现在层数已经迈进200+
    发表于 12-17 17:34

    计划12月减产,或助NAND Flash价格反转

    存储大厂近日宣布,计划在2024年12月实施减产措施。此举旨在应对当前NAND Flash市场的严峻挑战,并有望促使价格止跌回升。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36 ?858次阅读

    预测2028年NAND Flash需求将激增2.7倍

    存储芯片大厂近日发表了一项令人瞩目的预测,称在人工智能需求的强劲推动下,到2028年,全球对NAND Flash的需求将增加2.7倍。这一预测不仅展示了存储市场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4:40 ?729次阅读

    投资360亿日元研发CXL省电存储器

    近日,日本NAND Flash大厂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360亿日元,用于研发AI用CXL(Compute Express Link)省电存储器。此次研发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政府将提供最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1:28 ?842次阅读

    将开发新型CXL接口存储器

    近日,公司宣布其“创新型存储制造技术开发”提案已被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加强后5G信息和通信系统基础设施研究开发项目/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开发”计划采纳。这一消息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5:54 ?696次阅读

    量产四单元QLC UFS 4.0闪存

    近日,宣布成功量产业界首款采用四单元(4LC)技术的QLC UFS 4.0闪存。这款新型闪存相较于传统的TLC UFS,拥有更高的位密度,使其在存储需求日益增长的移动应用程序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8:22 ?3040次阅读

    三星与计划减产NAND闪存

    近日,据供应链消息,三星电子与正考虑在第四季度对NAND闪存进行减产,并预计根据市场状况分阶段实施。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6:18 ?704次阅读

    搁置10月IPO计划

    日本存储芯片巨头(Kioxia)近日宣布,已决定将原定于10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暂时搁置。这一决定背后,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4:53 ?682次阅读

    NAND Flash业绩飙升,营收创新高

    日本NAND Flash巨头近日发布了其2024财年第一财季(对应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该季度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16:49 ?1530次阅读

    北上市NAND闪存新工厂竣工,预计2025年秋投产

    存储芯片巨头(Kioxia)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进展:其位于日本岩手县北上市的第二家NAND闪存制造工厂(Fab 2,简称K2)已圆满竣工。此次竣工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09:27 ?104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