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智能驾驶 | 34家厂商车规MCU型号汇总,一图速览国产MCU上车进展

芯查查 ? 来源:芯查查 ? 作者:芯查查 ? 2024-04-07 16: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MCU是汽车半导体中价值量较大的一种芯片,根据ResearchInChina的数据,传统汽车大约有50-100个MCU,而智能汽车的数量将翻倍,在该领域,本土汽车MCU的市场份额不到5%。国产MCU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本文对现有的国产汽车MCU做了整理。

wKgaomYSVEqAVkv_AAhrsEkDeYI81.webp

图注:国产汽车MCU型号(不完全统计)
车身控制、电机驱动等应用较为常见
国产MCU在汽车的应用比较多见的是车身控制和电机驱动,表明国内MCU厂商通常从对产品性能要求不高的汽车应用入手。

车身控制系统包括车窗升降控制、车门锁控制、灯光控制、雨刮器系统、座椅调节、空调系统、仪表盘显示控制、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PEPS)、天窗控制等。国产MCU在这一领域的作用体现在通过集成化的解决方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和功耗,满足严格的汽车级EMC电磁兼容性)和工作温度范围要求。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中,电机驱动MCU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动空调压缩机、冷却风扇以及其他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至关重要。国产MCU面临的挑战是,需要支持高精度电流和电压检测、高效能电机控制算法,以及高级别的功能安全标准如ISO 26262,确保在极端条件下电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目前国产MCU已经取代了一定数量的国外产品,具体的案例包括在车身控制方面,比亚迪半导体、芯旺微、赛腾微等公司已经实现了在主机厂车身控制方面的量产,一些实现完全国产化的厂商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智能座舱方面,一级供应商已开始供应用于座舱娱乐的MCU,小华半导体和杰发科技的产品能够与国外同行相媲美。

AD/ADAS方面,国产MCU在短期内进入这一领域的机会较小,但兆易创新、芯驰、芯旺微已经制定了产品计划;动力/底盘领域的国产MCU也比较少,给拥有相关产品的玩家留下了更大弯道超车空间。

汽车产业发展推动MCU向32位升级
中国汽车MCU快速发展背后是汽车制造商的推动,比如:上汽集团明确高算力芯片和MCU的国产化战略,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采用芯旺微KF32A系列车载MCU(型号KF32A150MQV)。2021年,东风汽车与中国信科在汽车MCU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建立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促进汽车MCU在武汉的布局和实施。此外,东风汽车还与中芯国际合作完成了首款具有领先功能性能指标的MCU设计。

从全球MCU行业来看,4/8/16位MCU市场份额的下降速度快于预期,大部分增长为32位MCU,主要由RISC-V架构和对高级功能的需求推动。机构YOLE预计,到2028年,4/8/16位市场份额预计将降至收入的33%以下。在前5大MCU细分市场中,按收入计算,汽车预计在2023年达到MCU市场占比近39%,工业和其他市场仍占24%,智能卡/安全MCU预计将达到14%。由于设备更换率低,消费电子预计将降至略高于11%,个人数据处理占5%。

wKgZomYSVEuAWq88AABZxDgGfUs33.webp

图注:MCU行业营收趋势,2024年开始缓慢回升(图源:YOLE)

32位MCU利润率较高,渗透率低于预期,但是比较显著的一点是32位MCU在汽车电子应用的占比比较高。根据Omdia的数据,用于汽车的32位MCU占中国32位市场总量的40%,是其中最大份额的应用,其次是“计算和数据存储”、“工业电子”和“消费电子”,分别为19%、17%和17%。

wKgaomYSVEuAGlSQAABCuhrtGZk06.webp

图注:图左为2022年国产MCU在不同应用中的占比,图右为国产32位MCU在不用应用中的占比(图源:Omdia)
部分国内厂商积极发展RISC-V MCU
与其他MCU一样,多核高频、高安全性、全新存储、工艺升级是汽车MCU技术趋势,此外,RISC-V内核也成为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产品设计方向。

以往汽车MCU芯片主要基于Arm或一些欧洲芯片公司的私有架构,RISC-V为国产汽车芯片的研发提供了更多选择,其开放式设计使汽车芯片厂商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特定布局,从而丰富产品形态。

近年来,国内许多车规级MCU厂商纷纷选择RISC-V来打造自己的MCU,包括武汉二进制半导体、国芯科技、凌思微、芯科集成等。

例如,国芯科技将探索RISC-V在汽车电子中高端MCU芯片中的应用,CCFC3010PT针对新能源电源领域的OBC/DC-DC应用,是该公司首款基于RISC-V的汽车级MCU芯片。为自动驾驶领域设计开发的MCU芯片CCFC3009PT也已经着手研发,针对ISP和雷达信号的后处理。

CX3288是芯科集成于2023年8月推出的车规级MCU,采用32位RISC-V内核。满足ISO26262 ASIL-B,在信息和网络安全方面支持SHE(安全硬件扩展)和Medium HSM,并支持通信加密和安全启动。还支持AutoSAR,提供MCAL和配置工具支持。

RISC-V具有更强的定制性,其丰富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未来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架构免费使用,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东风汽车、比亚迪、奇瑞等国内整车厂都已经支持RISC-V,与国内芯片厂商积极合作。

这方面的例子是由东风汽车投资的二进制半导体发布了基于RISC-V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伏羲2360”,搭载芯来科技的NA900 RISC-V多核异构CPU IP,可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蓄电池及电控、ADAS、车身控制等领域。

此外,奇瑞正在与国内芯片厂商合作,定义RISC-V的整个测试架构,例如基于RISC-V的客户端和RISC-V芯片测试标准,确保RISC-V芯片可靠性,除芯片测试外,奇瑞还根据AEC-Q100等车规进行了安全可靠性测试。比亚迪则与华为合作,对英特尔高通基于RISC-V的芯片进行联合研究。

小结
汽车应用是MCU产业复苏的主要动力,本文对现有国产汽车MCU型号做了整理。此外,诸如AEC-Q100和ISO26262的车规认证是国内MCU厂商进入汽车领域要面对的更高要求,从国内汽车MCU产品来看,要做出符合车规的产品也不难,但汽车制造商的需求,比如汽车芯片的定制化、芯片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等,这些也是MCU厂商需要兼顾考虑的。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7

    文章

    18175

    浏览量

    373325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5

    文章

    2850

    浏览量

    5027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同芯MCU(THA6系列),让国产替代更简单

    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成为行业焦点,贞光科技作为紫光同芯MCU级代理商,深度参与汽车电子国产化进程。我们接触的客户普遍反映,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5:40 ?430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同芯<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b class='flag-5'>MCU</b>(THA6系列),让<b class='flag-5'>国产</b>替代更简单

    矽力杰首届MCU代理商技术培训大会圆满召开!

    6月20-21日,矽力杰MCU代理商技术培训会于杭州矽力杰大厦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会聚焦MCU技术前沿,为代理商FAE团队带来了场干货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7:03 ?744次阅读
    矽力杰首届<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b class='flag-5'>MCU</b>代理商技术培训大会圆满召开!

    购买紫光同芯MCU(THA6),为什么选择代理商贞光科技?

    近年来,汽车行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紫光同芯THA6系列作为国产车MCU的佼佼者,通过贞光科技代理销售,为国内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5:57 ?536次阅读
    购买紫光同芯<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b class='flag-5'>MCU</b>(THA6),为什么选择代理商贞光科技?

    直播预告 | @6/12 聚焦芯必达 打造可靠高效的国产 MCU智能 SBC 汽车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国产化快速推进,MCU与CAN/LINSBC作为车身控制的核心组件,正面临更高的安全与可靠性挑战。6月12日大联大品佳集团将携手芯必达微电子,深入剖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14:00 ?1253次阅读
    直播预告 | @6/12 聚焦芯必达 打造可靠高效的<b class='flag-5'>国产</b> <b class='flag-5'>MCU</b> 与<b class='flag-5'>智能</b> SBC 汽车解决方案

    性能比肩国际大厂,紫光同芯MCU获OEM广泛采用

    、车身控制系统,以及辅助驾驶智能互联等各个领域。在汽车安全层面,级实时 MCU 需满足多项严苛的功能安全认证,例如 ISO 26262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07:57 ?3895次阅读
    性能比肩国际大厂,紫光同芯<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b class='flag-5'>MCU</b>获OEM广泛采用

    浅谈MCU (MGEQ1C064) OTA升级

    提高性能、安全性和功能,而无需诉诸汽车实际召回。对于MCU来说,OTA往往是不可少的。伴随汽车制造商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提供定期软件增强功能的能力成为个重要的卖点,
    发表于 03-04 12:52

    MCU在车载系统中的展望

    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需求增加,为国产MCU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国内厂商已从与安全性能相关性较低的中低端
    发表于 01-17 12:11

    MCU芯片DF30出征寒区开启性能测试

    近日,由湖北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款级高端MCU芯片DF30成功搭载上车。当日,DF30全自主可控高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4:02 ?865次阅读

    软错误防护技术在车MCU中应用

    次(30780FIT)。 1 不同地区大气中子能谱 上述数据表明,512KB SRAM芯片存储介质(般高功能安全等级
    发表于 12-06 16:39

    东风集团发布国产高性能MCU芯片DF30

    近日,东风集团正式发布了其首颗由整车厂定制的国产高性能MCU(微控制单元)芯片——DF30。作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东风汽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5:05 ?2620次阅读

    国产自主可控MCU发布!使用RISC-V内核,进入动力安全域应用

    片,除了MCU之外,还有款H桥驱动芯片、款高边驱动芯片(已量产上车)。 ?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08 ?3374次阅读

    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MCU芯片发布

    近日,湖北省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2024年大会召开,会上由东风汽车牵头组建的湖北省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发布了高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3:53 ?1318次阅读

    国产MCU有推荐吗?最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

    特性介绍: 64位MCU,支持多核处理,性能强大。 高度集成的设计,具有丰富的接口和协议支持。 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适合复杂应用。 应用:广泛用于物联网设备、智能监控和车载系统。 这些国产M
    发表于 09-26 16:38

    国产8位MCU为什么能被国内的电子工程师大量应用?

    、软件库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对于初学者和小型创新企业而言,国产8位MCU提供了个快速上手、高效开发的平台,加速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过程。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国产8位
    发表于 09-26 15:02

    国产MCU-小华半导体

    政策加持,MCU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小华半导体汽车MCU符合AQC100,ISO 26262和ASPICE标准,建立丰富的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6:49 ?1974次阅读
    <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级<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MCU</b>-小华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