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DDR5测试技术更新漫谈

ElectroRent ? 来源:是德科技 ? 作者:是德科技 ? 2024-04-01 11: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内容来源:是德科技

一、前 言

DDR SDRAM,是一一种双数据速率(DDR)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作为现代数字系统里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从消费类电子到商业工业类设备,从终端产品到数据中心,用于CPU进行数据处理运算的缓存。近20多年来,经历了从SDRAM发展到DDR RAM,又从DDR发展到目前的DDR5,每一代 DDR 技术在带宽、性能和功耗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显著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性能的提升。

二、DDR标准发展和DDR5简介图1展示的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信号特点。在SRAM时代,由于较低的信号速率,我们更多关心的是信号的扇出以及走线所带来的容性负载。在DDR1/2/3时代,信号速率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使用集总参数方式来进行电路分析已越发显得不足,我们更关心的是信号的建立保持时间,以及信号线之间的延迟skew。来到DDR4时代,有限带宽的PCB连接器等传输通道,把原始信号里的高频分量削弱或者完全去掉,使得信号在时域波形上的表现为边沿变缓、出现振铃或者过冲。我们要像分析传统串行数据那样去更加关心数据的眼图,接收端模板和误码率。随着AI机器学习以及5G的发展,以往的DDR4技术,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如今DDR5的第5代高速I/O数据传输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化。

wKgZomYKK8CAWNOQAACQvAtE8F875.webp

图1 DDR标准发展和信号特点演进

2.1 DDR5的新特性如下表所示,DDR5相比DDR4而言,带来了一系列关键的性能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

wKgaomYKK8KADdS3AABVpk8ol-M95.webp

表1 DDR4和DDR5比较(源自Rambus)2.1.1 速率的提升近年来,内存与CPU性能发展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对内存带宽的需求日益迫切。DDR4在1.6GHz的时钟频率下最高可达 3.2 GT/s的传输速率,最初的 DDR5则将带宽提高了 50%,达到 4.8 GT/s传输速率。DDR5 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终将会达到 8.4 GT/s。2.1.2 电压的降低降低工作电压(VDD),有助于抵消高速运行带来的功耗增加。在 DDR5 DRAM 中,寄存时钟驱动器 (RCD) 电压从 1.2 V 降至 1.1 V。命令/地址 (CA) 信号从 SSTL 变为 PODL,其优点是当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时不会消耗静态功率。2.1.3 DIMM 新电源架构使用 DDR5 DIMM 时,电源管理将从主板转移到 DIMM 本身。DDR5 DIMM 将在 DIMM 上安装一个 12 V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使系统电源负载的颗粒度更细。PMIC 分配1.1 V VDD 电源,通过更好地在 DIMM 上控制电源,有助于改善信号完整性和噪音。2.1.4 DIMM通道架构DDR4 DIMM 具有 72 位总线,由 64 个数据位和 8 个 ECC 位组成。在 DDR5 中,每个 DIMM 都有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宽 40 位,32 个数据位和 8 个 ECC 位。虽然数据宽度相同(共 64 位),但两个较小的独立通道提高了内存访问效率。因此,使用 DDR5 不仅能提高速度,还能通过更高的效率放大更高的传输速率。

wKgZomYKK8KANxF5AAByFKJXP9078.webp

2.1.5 更长的突发长度DDR4 的突发长度为4或者8。对于 DDR5,突发长度将扩展到8和16,以增加突发有效载荷。突发长度为16(BL16),允许单个突发访问 64 字节的数据,这是典型的 CPU 高速缓存行大小。它只需使用两个独立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即可实现这一功能。这极大地提高了并发性,并且通过两个通道提高了内存效率。2.1.6 更大容量的 DRAMDDR4 在单芯片封装(SDP)中的最大容量为16 Gb DRAM。而DDR5的单芯片封装最大容量可达64 Gb,组建的DIMM 容量则翻了两番,达到惊人的 256 GB。
2.2 DDR5 设计面临的挑战2.2.1 采用分离式全速率时钟,对应6400M T/s频率的时钟速率高达3.2GHz(未来会支持到8400M T/s)。

wKgaomYKK8OAVdNEAAAl_NXdNOo74.webp

DDR5 DQS控制DQ读写时序时钟控制命令信号,选通信号控制数据。对时钟信号抖动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各种命令信号与数据和地址信号的时序要求也更高。2.2.2 双向复用的数据总线,读写数据分时复用链路。由于有限的链路通道和布板空间等资源读写操作继续采用共享总线,因此需要分时操作。从验证测试角度来看也需要分别对读和写信号进行分离以检查其是否满足规范。

wKgZomYKK8SATbOEAAAh7G0z4MU28.webp

DDR5读写共享总线2.2.3 突发DQS和DQ信号在更高速率的背景下在有限带宽的链路传输时带来更多ISI效应问题。在DQS读写前导位,突发的第一个bit等等均有不同的效应和表现。此外考虑到存储电路在设计上不同于串行电路存在较多的阻抗不匹配,因此反射问题或干扰带来的ISI也会更严重。

wKgaomYKK8SASPE6AABPyiYlwMc01.webp

DDR5在接收端采用更多的类似高速串行总线的信号处理因此在接收侧速率大于3600MT/s时采用类似高速串行电路和标准总线中已经成熟的DFE均衡技术,可变增益放大(VGA)则通过MR寄存器配置,以补偿在更高速率传输时链路上的损耗。DDR4标准采用的CTLE作为常用的线性均衡放大,虽然简单易实现但是其放大噪声的副产品也更为常见,考虑到DDR5总线里的反射噪声比没有采用。另外考虑到并行总线的串扰和反射等各信号抖动的定义和分析也会随之变化。从测试角度来看,示波器是无法得到TP2点即均衡后的信号的,而仅能得到TP1点的信号,然后通过集成在示波器上的分析软件里的均衡算法对信号进行均衡处理以得到张开的眼图。眼图分析的参考时钟则来自基于时钟信号的DQS信号。另外眼图测试也从以往仅对DQ进行扩展到包括CMD/ADDR总线。

三、DDR5的测试新方法

wKgZomYKK8WASkflAABEsri2-Nk31.webpwKgaomYKK8WAbDytAABJijDSldc55.webp

3.1 发送端TX测试挑战3.1.1 读写分离
由于规范规定DDR5,不再像传统的DDR一样,读写在pin脚处有严格的相位差别。所以使用DQS-DQ 相位差和前置信号模式的传统方法可能不再适用,需要采用新方法进行读写数据分离。根据真值表可以看出,CA4在读写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逻辑电平,所以可以根据CA4的状态来结合读写延迟来进行读写分离。

wKgZomYKK8aAO2tdAABE1lPWQzk90.webpwKgaomYKK8aAeWDlAAAhvkZ72Ac25.webp

3.1.2新增的测试参数由于速率的提高,可能需要新的测试参数来鉴定关键信号。抖动成为关键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定义了全新的UI抖动定义。

wKgZomYKK8iAUUKDAAChyJWNtiM69.webpwKgaomYKK8mAWKhVAABr3JPj9kk13.webp

以及针对该UI的测量算法。

wKgZomYKK8mAYTHaAABVNu0NXkM66.webp

UI的测量项将覆盖CLK(input)、DQS(tx)和DQ(tx) 信号,且要求非常严格。

wKgaomYKK8qAP9B2AABKsv2gPdQ73.webp

根据下表的计算,按照DDR5 4800的速率为例,要求测量出来的Rj最大值为0.0037UI,也就是769.6fs。

wKgZomYKK8qAZT4CAACTOul25Ic01.webp

如此高要求的测量结果,也对仪表本身的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仪表的抖动测量本底计算公式如下,可以看出示波器的本底噪声以及本底抖动,对抖动测量起了非常大的影响。

wKgaomYKK8uAWFttAAANOJJYqVM80.webp

是德科技UXR旗舰级实时示波器,具有25fs的极低本底抖动,165μV(rms)(16G带宽下) 的本底噪声。可以提供可靠的DDR5的相关抖动测试。

wKgZomYKK8uARqLeAAA24HK7hSg80.webp

3.1.3 测试方法DDR的TX测量手法,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内容。在DDR4以前,规范规定的测试点,均在DRAM的ball处。DDR5里,除了眼图测试以外,其他测试点没有做额外更新。

wKgaomYKK8yAFjQrAABKwLmNvOU76.webp

我们推荐使用interposer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

wKgZomYKK8yAPJkcAABPcghQfGQ32.webpwKgaomYKK82AAoEXAABgKuKKU4E19.webp

测量完成后,通过S参数的数学计算,实现从实测点到理论测试点的波形转换。

wKgZomYKK86AdsgBAABn1Clq-fQ33.webp

而针对于DDR5的眼图测试,如果打开了DFE功能,示波器可以在去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均衡的操作,最后得到需要的波形。

wKgaomYKK86AW9IiAABkPIhMYBA64.webp

当然,是德科技已经提供自动化的测试App,方便的给用户提供可视化的一键测试方案。3.1.4 控制器测试新场景由于信号速率的不断提升,控制器、链路、芯片,纷纷加入了测试大军。下图展示了针对于控制器、PCB互联链路的TX测试场景,通过示波器,配合夹具的使用,来实现发送端的信号质量测试。

wKgZomYKK86ANQfcAABarJugWJU79.webp

3.2 接收端RX测试挑战3.2.1 接收端新技术以往的高速串行链路设计中,我们知道随着速率的不断提升,链路的损耗,以及ISI,对高频分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PCIE Gen3的时候,引入了接收端均衡的概念,用于弥补高频分量的损失。

wKgaomYKK8-AY5gOAABoHNJj3s007.webp


具体来看,有下面几点。①是接收端的信号会先经过CTLE(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均衡,图上展示的是具有7个DC gain的CTLE曲线。然后信号会一分为二,一部分给到CDR②,CDR中的核心PLL的OJTF函数是一个类似左边的高通滤波器。信号的另一部分信号会给到③具有一个tap的DFE(判决反馈均衡)。我们特别注意一下图里标识的2个测试点,一个是TP2,一个是TP2`。通常TP2是使用示波器真实捕获到的信号,而TP2`则是使用标准的参考接收机模型,来去复原芯片真实看到的波形。那这种均衡技术对DDR5是否有参考借鉴的意义呢?首先看一下DDR5相对于传统serdes技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a)全速率时钟接收端没有PLLb)单端信号数量众多,不仅要考虑损耗带来的影响,更多的还需要考虑串扰带来的影响c)分布式多颗粒应用场景,每片颗粒独立的训练和均衡了解了DDR5和传统Serdes的几个特别之处外,参考在PCIE上使用的均衡技术,进行了部分调整后如下。

wKgZomYKK9CAUTXrAADpUFHUzf067.webp

首先是CDR,由于系统里有了显示时钟,可以使用不具有频率跟踪能力的DLL模块,来代替原先复杂的CDR模块。第二个是CTLE,虽然CTLE实现简单,但是考虑到单端的DDR5总线里的反射和串扰等,对信噪比恶化严重,所以使用了VGA可变增益放大器来代替CTLE。第三个是借鉴了成熟的DFE均衡技术。最后一个,沿用了DDR以往的write leveling和read leveling机制。把原先在接收端实现的去加重功能放在了控制器端来实现。3.2.2 接收端测试的新挑战传统的Serdes接收端测试(以PCIe为例),目的是确定DUT能否在芯片封装的ball处(或者CEM规范的金手指处)可靠接收带有指定受损的信号,达到要求的误码率要求。针对DDR的单端并行总线系统,非相关抖动、电平干扰、ISI、串扰、反射,对于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DDR5的接收端测试,不仅包括了压力眼测试,也就是在给定的压力眼信号下,达到特定的误码率要求,还包括了幅度电压方面和水平抖动方面的灵敏度测试。

wKgaomYKK9CAb1NPAAAvAsapEcg62.webp

而被测DUT,可以是控制器、DRAM、缓冲器/寄存器、DIMM 等。

wKgZomYKK9GAGTsAAABRqjz746o22.webp

3.2.3 接收端测试的新方法规范定义了接收端测试里的所有测试点要求,以及波形在均衡器之后的指标要求。测试前,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校准。

wKgaomYKK9GAcDixAACDZk93UuM15.webp

校准之前,考虑到DDR总线的特殊性。ODT 会用于优化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号质量,由于其允许不同的阻抗设置,接收端测试过程中,建议使用 48 欧姆进行校准,以尽量减少与标准测试设备之间的不匹配。在此假设下,通过电平和抖动的 BERT 设置来调整信号的形状,实现压力信号的产生。

是德科技提供以M8000系列误码仪为基础的DDR5接收端测试方案,支持控制器、DRAM、缓冲器/寄存器、DIMM的测试。

chaijie_default.png

3.2.4 接收端测试的校准下图是DDR在系统产品中实际应用的拓扑结构。依次从DDR控制器,经过PCB路径,来到DIMM上的DRAM颗粒。

wKgZomYKK9SAV9DwAABYfOwu4Wk16.webp

做校准的时候,也是参考上图的拓扑来完成整个路径的模拟。针对DIMM或者颗粒而言,信号由BERT发出,经过CTC2 Board和replicate card,最终由示波器接收,组成完整的端到端链路。

wKgaomYKK9SASl0VAABRKoqZ7iA20.webp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产品测试,有对应的夹具来进行配合。主要的夹具有如下几种。分别是下图中的C2C test card,System Motherboard Test Fixture,Device Validation Fixture。其中,CTC2 test card提供DIMM插座,同时将DIMM上所有信号包括CA/CMD、DQS,DQ通过SMP连接器的形式引出。用于DIMM、RCD测试夹具、Data Buffer测试夹具、DRAM测试夹具等的校准和测试。

wKgZomYKK9WASLXUAACXKu9N1Q870.webp

CTC2 test cardSystem Motherboard Test Fixture也同样把CA/CMD、DQS,DQ的信号通过SMP的方式引出,用于控制器的发送端测试,以及控制器的接收端测试校准和测试,同时还支持系统主板的通道特性验证。

wKgaomYKK9WABiaPAAAu5lCJFo060.webp

System Motherboard Test FixtureDevice Validation Fixture包括了RCD的测试夹具,Data Buffer的测试夹具,DRAM的测试夹具,以及Combo测试夹具等。主要用于单个器件产品的校准与测试,以及多器件的校准与测试。测试时插在CTC2的test card上。

wKgZomYKK9aAN44AAABAuDRa5-k68.webp

Device Validation Fixture下图展示的是基于CTC2 test card进行的校准操作。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wKgaomYKK9eACsZWAABexixU4bE95.webp

使用M80885RCA自动化软件,根据向导,完成测试环境参数的setup,并对DUT进行初始化。

wKgZomYKK9eAYkCXAACFWNsGwdA53.webp

一步一步,实现DQS&DQ和CK&CA的各参数自动化校准。完成自动化校准后,可以查看每个校准项目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wKgaomYKK9iAab9UAACDAIo8JAY52.webp

3.2.5 接收端测试接收端测试包括两大部分测试内容,Sensitivity测试和Stressed Eye测试。其中Sensitivity测试又包含Voltage Sensitivity和Jitter Sensitivity。DQS和DQ的Voltage Sensitivity测试中,测试DQS的时候保持DQ的信号不变,测试DQ的时候保持DQS的信号不变。不断调整另外一个参数的变量,遍历整个参数的范围后,统计误码率。

wKgZomYKK9iAV7r7AAAhxllrF6c99.webpwKgaomYKK9mAYz7aAAAirk23zdQ12.webp

DQS的Jitter Sensitivity测试中,首先输出clean的clk和dq。在此基础上,遍历DQS和DQ的相位,计算出本底jitter的Sensitivity测试。然后依次改变DCD和Rj以及DCD和Rj的组合,遍历DQS和DQ的相位,完成各种场景下的jitter Sensitivity测试。

wKgZomYKK9qAAAs2AABTvlQM-NA47.webpwKgaomYKK9qAOC3_AABLoP0NwSo68.webp

Stressed Eye测试中,使用校准过程中的压力信号(如下图),来进行环回误码率测试。

wKgZomYKK9qAHRikAABcsIijBIg39.webpwKgaomYKK9uAU4_fAAAZEkMFkpo75.webpwKgZomYKK92Ae5FoAACTUHXqXuI62.webp

测试完成后,M80885一致性软件会给出上图右侧的测试结果与测试报告。

四、总 结

是德科技可以给大家带来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前期的仿真,涵盖了memory designer的建模和ADS的前后仿真。发送端测试中,我们提供业内旗舰级性能指标的UXR实时示波器和高性能的RC模型探头,有效降低测试负载。接收端测试中,我们提供all-in-box的M8000系列误码仪,支持控制器、DRAM、Data Buffer、RCD、DIMM的接收端校准与测试。协议分析仪方面,U4164A系列,支持完整的DDR、LPDDR的协议解码测试。

wKgaomYKK96AIs8kAACk-JuPMaQ51.webp

文章来源:是德科技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测试
    +关注

    关注

    8

    文章

    5772

    浏览量

    129423
  • DDR5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48

    浏览量

    2501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式主板DDR5内存插槽引脚功能表资料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台式主板DDR5内存插槽引脚功能表资料.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7-14 14:49 ?4次下载

    涨价!部分DDR4与DDR5价差已达一倍!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TrendForce报告显示,6月初,DDR4和DDR5芯片在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已基本持平,有些DDR4芯片的价格甚至高于DDR5芯片,呈现“价格倒挂”现象。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00:27 ?3329次阅读

    上海贝岭推出全新DDR5 SPD芯片BL5118

    随着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日益增长,DDR4内存的性能瓶颈已逐步显现。DDR5的出现虽解燃眉之急,但真正推动内存发挥极致性能的背后“功臣”——正是 DDR5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0:07 ?968次阅读
    上海贝岭推出全新<b class='flag-5'>DDR5</b> SPD芯片BL5118

    AI PC内存升级,这颗DDR5 PMIC一马当先

    PC处理器对DDR5的支持,DDR5内存将更快渗透普及。相较于DDR4,所有电压由主板供给,DDR5中内存模组搭载PMIC,PMIC是实现高效供电的关键,能够为先进的计算应用提供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09:11 ?7312次阅读
    AI PC内存升级,这颗<b class='flag-5'>DDR5</b> PMIC一马当先

    DDR4涨价20%,DDR5上调5%!

    最新消息,三星电子本月初与主要客户就提高DRAM芯片售价达成一致。DDR4 DRAM价格平均上涨两位数百分比;DDR5价格上涨个位数百分比。据称 DDR4 上调 20%,DDR5 上调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01:09 ?5912次阅读

    DDR5测试技术更新漫谈

    ,DDRSDRAM均作为CPU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的缓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过去二十多年间,存储技术经历了从SDRAM向DDRRAM的重大演进,直至今日的DDR5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11:24 ?1394次阅读
    <b class='flag-5'>DDR5</b><b class='flag-5'>测试</b><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更新</b><b class='flag-5'>漫谈</b>

    大型文件秒开、多开任务流畅——DDR5的优势远不止频率

    如果把CPU比作厨师,内存就是厨房的操作台,DDR5内存相当于给厨师换了一个更大、更快、更整洁的操作台,做起菜来自然效率提升。随着DDR5内存价格逐步下降,这项具备更高带宽和超大容量的新技术,正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0:34 ?71次阅读
    大型文件秒开、多开任务流畅——<b class='flag-5'>DDR5</b>的优势远不止频率

    创见推出DDR5 6400 CUDIMM内存条

    创见(Transcend)近日宣布面向消费领域推出DDR5 6400 CUDIMM内存条,为硬件市场注入新活力。 该系列最先面世的型号为16GB容量单条模组,专为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计算机DIY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16 ?815次阅读

    雷克沙推出全新战神之翼系列DDR5内存条

    近期,雷克沙重磅推出全新战神之翼系列 DDR5 内存条 ——ARESRGB DDR5 6000C26。此款内存条专为 AMD 平台精心定制,具备卓越性能,不仅精准契合 AMD 官方力荐的理想频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4:51 ?965次阅读

    DDR3、DDR4、DDR5的性能对比

    DDR3、DDR4、DDR5是计算机内存类型的不同阶段,分别代表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以下是它们之间的性能对比: 一、速度与带宽 DDR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5:08 ?1.2w次阅读

    DDR5内存与DDR4内存性能差异

    DDR5内存与DDR4内存性能差异 随着技术的发展,内存技术也在不断进步。DDR5内存作为新一代的内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4:58 ?2947次阅读

    DDR5内存的工作原理详解 DDR5DDR4的主要区别

    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功耗。 2. DDR5内存工作原理 DDR5内存的工作原理基于双倍数据速率技术,即在每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数据。DDR5内存通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增加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5:38 ?5430次阅读

    揭秘DDR5的读写分离技术奥秘

    在系统级仿真中,与DDR4-3200 相比,更高数据速率下的 DDR5 的有效带宽几乎是其两倍。这种改进是通过提高数据速率和增强架构来实现的。DDR5 包含从 3200 MT/s 到 8800 MT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1:12 ?2008次阅读
    揭秘<b class='flag-5'>DDR5</b>的读写分离<b class='flag-5'>技术</b>奥秘

    顺络电子推出DDR5电感新方案,助力高效普及

    近日,顺络电子近期推出了全新的低损耗电感系列产品。这一创新方案由WT系列与WCX系列组合而成,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更低成本的电感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DDR5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WT系列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09 ?1054次阅读

    DRAM大厂第三季DDR5价格大幅上调

    近日,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传来重磅消息,由于服务器需求持续强劲及产能排挤效应显著,多家大厂决定在第三季度对DDR5内存价格进行新一轮调整。据供应链最新消息,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这两大DRAM巨头已正式发出通知,宣布DDR5内存的单季价格将实现15%以上的显著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40 ?95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