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讯息,根据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科学家的最新成果,研发出的超薄金刚石膜成功降低了电子元件的发热负担,有潜力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提高至原来的五倍。这一革命性的技术进展主要归功于金刚石卓越的导热及绝缘性能。
众所周知,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是无法避免的副产品,特别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元件受损乃至产生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散热一直是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大挑战。尽管传统散热器多采用铜或铝作为材料,但它们也同样是优良的导体,需额外的绝缘物质隔绝。
针对这一困境,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另寻出路,将目光投向了既具备出色导热性有助于散热又有着极高绝缘性的金刚石材料。
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员Matthias Mühle指出,“我们期望用金刚石纳米膜替代传统的绝缘层。它可被制作成导电通路,以高度的效率把热量传送给铜质散热器。而且,得益于金刚石纳米膜的弹性与独立特性,它可以被放置在元件或者铜板的任意地方,甚至直接融入散热回路。”
据IT之家报道,之前的金刚石散热器一般都超过2毫米之厚,难以与元件紧密贴合。然而待新的金刚石纳米膜采用之后,厚度仅保持在1微米,极具弹性,只需微微加热到80摄氏度便能与电子元件紧密相连。该研究团队就是先在硅晶片上成功培育出多晶金刚石薄膜,随后将其剥离且蚀刻,制成了这些纳米膜。
科研人员预估,金刚石纳米膜能够让电子元件的热负荷降低10倍,进而大幅度提升其耐用性和整体设备能效。若将这项新技术运用于充电路径,也有望使电动汽车的充电速率加快五倍。
神奇之处在于,借助硅晶片,金刚石纳米膜可直接在上面制造出来,方便形成大规模生产。现在,研究团队已经为这个创新技术寻求到了专利保护,打算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电动汽车和电信领域的逆变器和变压器等方面进行现场试验。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文章
12457浏览量
234926 -
电子设备
+关注
关注
2文章
2900浏览量
55031 -
散热器
+关注
关注
2文章
1096浏览量
3883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瑞丰光电推出金刚石基超大功率密度封装
革新突破:高性能多晶金刚石散热片引领科技新潮流
一文解析大尺寸金刚石晶圆复制技术现状与未来

解析GaN器件金刚石近结散热技术:键合、生长、钝化生长

探讨金刚石增强复合材料:金刚石/铜、金刚石/镁和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欧盟批准西班牙补贴金刚石晶圆厂
突破性技术实现超薄金刚石膜大量制造
探秘合成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的路线与难题

金刚石遇上激光:不同激光类型加工效果大揭秘

金刚石多晶材料:高功率器件散热解决方案
金刚石/GaN 异质外延与键合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提升金刚石晶体的光学性能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