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800V碳化硅汽车继续火爆!华为、理想等7大厂商将建10+万超充桩

行家说三代半 ? 来源:行家说三代半 ? 2024-03-05 11: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春节过后,800V碳化硅汽车继续火爆,新增了15款车型,同时也迎来了一波降价潮——先有极氪007降至20万级,昨天小鹏汽车G6全系降至18万级;照目前趋势,后续或有更多的碳化硅车型跟上降价大潮,市场需求也会随之上升。

相应的,800V充电桩的研发与建设也就变得尤为关键。近日,国内外又有7起SiC超充桩研发应用案例,涉及企业包括华为、理想及能效电气等,详情请往下看。

Wattsaving能效电气:

发布SiC超充桩新品

3月2日,Wattsaving能效电气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发布了多款充电桩新品,其中两款直流充电产品搭载了SiC模块

●能效电气U60快充桩是一款60kW一体式液冷单枪直流充电桩,产品占地仅0.086平方米,采用业界首创”模块-枪线“共链路液冷技术,搭载了新一代碳化硅液冷超充模块,在碳化硅技术的加持下,功率更高,效率更高,寿命也更长。

●能效电气还推出了首款超大功率直流充电产品——S600全液冷超充,同样采用了能效电气自研的60kW SiC液冷超充模块,实现了最大600A电流输出,最大600kW输出功率,充电5分钟,可续航300公里。

能效电气成立于2016年,是宝马、比亚迪、日产、蔚来、小鹏、极氪、吉利等知名车企的充电桩定点供应商,目前已累计出货充电桩超100万台

华为:

将建10万根超充桩

2月28日,据“深圳新闻网”消息,2024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已于27日成功举行。会上,华为联合车企及伙伴成立了超充联盟,旨在进一步推动超充桩的快速全面普及,并重点提及了SiC技术。

48340bf4-da13-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表示,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技术已经成熟,电动汽车全面走向高压。1秒1公里、5分钟充电200公里、加油式的充电体验已经成为现实。华为数字能源将携手超充联盟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建设10万根以上的华为全液冷超充桩。

去年4月,华为数字能源首次发布“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架构”的充电网络解决方案,采用单桩单枪设计,液冷超充主机功率为720kW,单路最大输出功率为600kW,最快实现“一秒一公里”,同时支持200-1000V充电范围,可以兼容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各种已有车型和规划车型,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公共交通、园区光储充三大场景。

理想汽车:

推进5C超充站建设

2月26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截止2024年2月25日的最新充电桩运营数据:在全国投入使用 344 座,布局城市 114 个,并宣布今年将全方位推进 5C 超充桩和充电网络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最新发布的纯电MPV车型MEGA基于800V+SiC平台打造,每公里能耗成本仅7.6分钱(家充);具备5C超充能力,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有望大规模替代燃油车。

理想汽车据此规划,将在 2024 年底建成 700 座以上 5C 超级充电站、1300 +座城市超级充电站,计划在 2025 年覆盖 90% 国家级高速主线。

早在2023年,理想汽车就聚焦于800V SiC超充纯电解决方案,并在2023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该 800V 超充方案包括了基于碳化硅技术打造的800V高压电驱系统,新一代SiC功率模块结合了电机控制器的多部件集成设计,使得电机控制器体积压缩到4L以内,功率密度高达62kW/L,减小了电驱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优化整车的空间和能耗。

英飞凌提供CoolSiC技术

助力elnfochips开发充电桩

2月26日,据外媒消息,英飞凌日前与艾睿电子及其工程服务公司 elnfochips达成新合作,将提供CoolSiC技术助力elnfochips开发电动汽车充电桩。

据悉,作为合作的一部分,艾睿电子开发了一款 30kW 直流快速充电桩参考平台,采用了英飞凌的1200V CoolSiC Easy 电源模块以及硬件设计、嵌入式固件、双向支持和能量计量功能。

目前,该SiC充电平台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力电子展会上演示,双方将深化后续合作,加快合作产品上市时间。

芬兰电源厂商Kempower:

下一代充电桩将采用SiC

2月19日,据外媒消息,芬兰充电基础设施供应商 Kempower 公司宣布,旗下全部产品组合将推出采用SiC技术的下一代充电桩平台。

据悉,Kempower近日获得了1000万欧元(约7800万人民币)的资助,旨在促进重型电动汽车的发展;他们已与 Milence(由特拉通集团、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签订了合同,为其提供重型汽车SiC直流充电解决方案。

Kempower 表示,他们已在欧洲和北美为SiC充电站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为其扩大规模,实现大批量生产提供保障。Kempower计划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新一代SiC充电桩技术,北美市场将于 2024 年第二季度跟进。

英飞源:

V2G充电桩采用SiC技术

2月1日,英飞源官微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底,英飞源V2G充电产品出货已超3000套,部署在全国各地超1000个站点,市场占有率超80%。值得一提的是,英飞源的V2G充电产品所搭载的V2G模块采用了全SiC设计,实现了更高的充电效率。

据介绍,英飞源开展V2G产品研发始于2016年,并在同年推出了20kW充电模块REG75050,该模块是当前应用最成熟的双向电能变换模块,开创性的采用全SiC设计,能量转换效率高,较常规充电模块效率高1.5%以上。

据此,英飞源还推出了15kW-120kW全功率系列V2G充电系统产品,继续沿用SiC设计,坚定了英飞源发展的方向。

SETEC Power:

推出SiC直流充电桩

近日,SETEC Power官网宣布,他们成功开发了11kW/22kW/43kW 直流充电桩,并搭载了SiC技术。

据介绍,该系列直流充电桩具备双向充电V2G技术,可实现内部太阳能系统供电;汽车也可以用作移动储能设备或作为电网的缓冲器。

基于SiC技术,11kW 充电产品具备功率高、效率高、成本效益高等优点,并且实现紧凑减重,甚至一个人也可以轻松安装。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iC
    SiC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3239

    浏览量

    65613
  • 功率半导体
    +关注

    关注

    23

    文章

    1318

    浏览量

    44254
  • 充电桩
    +关注

    关注

    152

    文章

    2743

    浏览量

    86988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079

    浏览量

    50625
  • 小鹏汽车
    +关注

    关注

    4

    文章

    585

    浏览量

    15549
  • 超充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1

    浏览量

    279

原文标题:加速采用SiC!华为、理想等7大厂商将建10+万超充桩

文章出处:【微信号:SiC_GaN,微信公众号:行家说三代半】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液冷800V高压对决——2025快连接器技术路线之争

    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密集上市及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步入“效率竞赛”新阶段。液冷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0:21 ?129次阅读
    液冷<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充</b>与<b class='flag-5'>800V</b>高压对决——2025快<b class='flag-5'>充</b>连接器技术路线之争

    充电竞赛”白热化!800V平台如何hold住千安级电流?

    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广告牌刚在各大服务区竖起来,新建好的隔壁企就挂出了“5分钟跑300公里”的横幅。在这场充军备竞赛里,800V高压平台似乎成了车企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6:24 ?991次阅读
    充电<b class='flag-5'>桩</b>“<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充</b>竞赛”白热化!<b class='flag-5'>800V</b>平台如何hold住千安级电流?

    800V技术研讨会直击四大工程师核心议题

    《2024 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指出,2024 年中国新能源车(含乘用车与商用车)渗透率预计接近 40%,800V网络建设已从概念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节点。 行业升级遇挑战: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4:54 ?158次阅读

    “设计+量产”双突破:经纬恒润与长飞先进达成战略合作,共推碳化硅模块新能源汽车应用

    进程及批量生产、交付,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800V高压平台的应用推广,车用碳化硅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国内碳化硅产业尽管在政策支持下已加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17:05 ?580次阅读
    “设计+量产”双突破:经纬恒润与长飞先进达成战略合作,共推<b class='flag-5'>碳化硅</b>模块新能源<b class='flag-5'>汽车</b>应用

    国产碳化硅MOSFET在OBC+DCDC及壁挂小直流中的应用

    国产碳化硅MOSFET在OBC+DCDC及壁挂小直流中的应用
    发表于 04-02 11:40 ?0次下载

    结MOSFET升级至650V碳化硅MOSFET的根本驱动力分析

    随着BASiC基本半导体企业的650V碳化硅MOSFET技术升级叠加价格低于进口结MOSFET,不少客户已经开始动手用国产SiC碳化硅M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08:53 ?551次阅读
    <b class='flag-5'>超</b>结MOSFET升级至650<b class='flag-5'>V</b><b class='flag-5'>碳化硅</b>MOSFET的根本驱动力分析

    理想汽车碳化硅电驱工厂早已接入DeepSeek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800V高压平台正在成为下一代纯电技术的核心战场。而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之一,藏在约一粒绿豆大小的碳化硅(SiC)芯片里。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5:06 ?580次阅读

    理想汽车自研碳化硅芯片及电驱动总成量产下线

    近日,理想汽车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与量产成果。其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已经顺利完成装机,标志着理想汽车在半导体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上取得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3:51 ?1047次阅读

    碳化硅在半导体中的作用

    碳化硅(SiC)在半导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制作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以下是碳化硅在半导体中的主要作用及优势: 一、碳化硅的物理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7:09 ?1457次阅读

    为什么650V SiC碳化硅MOSFET全面取代结MOSFET和高压GaN氮化镓器件?

    650V SiC碳化硅MOSFET全面取代结MOSFET和高压GaN氮化镓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6:27 ?841次阅读
    为什么650<b class='flag-5'>V</b> SiC<b class='flag-5'>碳化硅</b>MOSFET全面取代<b class='flag-5'>超</b>结MOSFET和高压GaN氮化镓器件?

    40mR/650V SiC 碳化硅MOSFET,替代30mR 结MOSFET或者20-30mR的GaN!

    BASiC基本半导体40mR/650V SiC 碳化硅MOSFET,替代30mR 结MOSFET或者20-30mR的GaN! BASiC基本半导体40mR/650V SiC
    发表于 01-22 10:43

    什么是MOSFET栅极氧化层?如何测试SiC碳化硅MOSFET的栅氧可靠性?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碳化硅MOSFET因其高效的开关特性和低导通损耗而备受青睐,成为高功率、高频应用中的首选。作为碳化硅MOSFET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栅极氧化层对器件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表于 01-04 12:37

    什么是米勒钳位?为什么碳化硅MOSFET特别需要米勒钳位?

    《什么是米勒钳位?为什么碳化硅MOSFET特别需要米勒钳位?》后反响热烈,很多朋友留言询问课件资料。今天,我们将这期视频的图文讲义奉上,方便大家更详尽地了解在驱动碳化硅MOSFET时采用米勒钳位功能
    发表于 01-04 12:30

    碳化硅SiC材料应用 碳化硅SiC的优势与性能

    碳化硅SiC材料应用 1. 半导体领域 碳化硅是制造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尤其是在高频、高温、高压和高功率的应用中。SiC基半导体器件包括肖特基二极管、MOSFETs、JFETs和功率模块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6:28 ?2134次阅读

    低功耗碳化硅 MOSFET 的发展 | 氮化硼高导热绝缘片

    一、前言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汽车功率器件芯片也正在寻求能够有效处理更高工作电压和温度的组件。此时碳化硅MOSFET成为牵引逆变器电动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8:02 ?956次阅读
    低功耗<b class='flag-5'>碳化硅</b> MOSFET 的发展 | 氮化硼高导热绝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