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的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MEMS ? 来源:MEMS ? 2024-02-27 09: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开发一种能够自我调节剂量的微创胰岛素给药系统,可以说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圣杯。能够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释放不同剂量胰岛素的给药系统,将极大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无需频繁地进行指尖采血检测,并且能够在降低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近期,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University of Valenci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上发表题为“Latest advances in glucose-responsive microneedle-based systems for transdermal insulin delivery”的综述性文章,总结了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MN)的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给药机制和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此外,该综述全面讨论了使用不同类型的葡萄糖触发释药系统进行临床前研究的结果。总体而言,从给药机制和临床转化角度进行的分析将为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的胰岛素给药系统这一研究热点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0fffe5ea-d4c4-11ee-a297-92fbcf53809c.jpg

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两大类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系统,即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系统和基于苯硼酸的微针系统。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系统

葡萄糖氧化酶是基于智能微针的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方案中使用最广泛的葡萄糖传感材料之一。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催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H?O?)的酶。这一过程中的耗氧量会造成局部缺氧环境,可利用这一特性触发胰岛素给药,以应对高血糖。葡萄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H?O?也可以用于触发胰岛素从微针中释放。最后,葡萄糖酸的形成会导致局部pH值降低,通过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加入pH值敏感材料,也可以利用pH值降低来诱导胰岛素释放。因此,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智能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需要加入刺激响应性材料(对缺氧、H?O?或pH值),以实现葡萄糖响应性胰岛素释放。

1018efcc-d4c4-11ee-a297-92fbcf53809c.jpg

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的葡萄糖氧化和葡萄糖响应性胰岛素释放的独特刺激触发机制示意图

基于苯硼酸的微针系统

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基于苯硼酸的葡萄糖响应性微针贴片,以作为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葡萄糖响应性微针贴片的替代品。苯硼酸是一种合成分子,由于其路易斯酸(Lewis acid)特性,它可以与葡萄糖等具有顺式-1,2或顺式-1,3二醇结构的化合物可逆地形成酯类物质,因此可以用作葡萄糖传感器。在水介质中,苯硼酸以不带电的三面体结构和带负电荷的四面体硼酸盐结构平衡存在。尽管这两种构型都能够与葡萄糖可逆结合并形成环状苯硼酸复合物,但带负电荷的硼酸盐结构的结合亲和力要高得多。

因此,鉴于苯硼酸的pKa较高(8.6),在生理pH值(7.4)下,平衡主要偏向不带电的形式,从而导致葡萄糖响应性较低。因此,为了提高葡萄糖在生理pH值下的响应性,需要对葡萄糖响应性微针中的苯硼酸进行化学修饰,使其更具酸性,最终降低其pKa。为此,可以在苯硼酸的芳香环中引入吸电子基团(即卤素、硝基或羧基基团)和能够形成分子内配位键的正交取代基团(即在硼(B)与氮(N)或硼(B)与氧(O)之间)。迄今为止,已开发出的苯硼酸基微针系统的智能胰岛素给药机制包括电荷转换触发的溶胀、葡萄糖竞争性置换和交联解离。

102dc19a-d4c4-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基于苯硼酸的葡萄糖响应性胰岛素给药机制示意图

总体而言,葡萄糖响应性微针贴片在胰岛素替代疗法中具有很高的临床转化潜力。目前,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地在啮齿类动物和猪动物模型中对其进行了临床前测试。然而,由于物种间的差异,这些系统的葡萄糖响应性仍需要在人体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用于胰岛素透皮给药的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系统还在不断开发和改进中,以提高其葡萄糖响应性,并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总而言之,自我调节胰岛素透皮系统的开发将是胰岛素替代疗法领域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本文介绍和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并为按需葡萄糖调节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开辟了令人兴奋的新途径。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微针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4

    浏览量

    8892

原文标题:综述: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的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TA-2000系列高压放大器在饱超声阵列系统实验的应用

    医学上,外用药的递送方式有很多种。传统的口服用药和注射器用药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药效率高,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患者适应低等问题。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11:34 ?93次阅读
    ATA-2000系列高压放大器在饱超声<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阵列<b class='flag-5'>系统</b>经<b class='flag-5'>皮</b><b class='flag-5'>给</b><b class='flag-5'>药</b>实验的应用

    双重驱动的新型直线电机研究

    摘罢:大行程、高精度,同时易于小型化的移动机构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现有宏/双重驱动机构和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宏双重驱动新型直线压电电机,使其既能
    发表于 06-24 14:17

    零序谐波驱动六相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研究

    耦矢量控制方法,并通过电机变速、变载运行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串联系统的可行。 纯分享帖,需要者可点击附件免费获取完整资料~~~*附件:零序谐波驱动六相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研究.pd
    发表于 06-09 16:27

    桂花网蓝牙网关物联网医院动态血糖管理应用案例

    实时上传至三诺糖尿病管理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反馈。 (3)、精准监测与治疗:结合PDA(个人数据助理)、ICU系统集成及胰岛素泵,为患者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血糖监测与治疗支持。 (4)、多终端展示:数据
    发表于 06-05 16:17

    从泄漏率到压力衰减:胰岛素泵气密检测的核心参数与行业标准

    胰岛素泵作为医疗设备,其气密直接关系到药液输送的准确、无菌屏障的完整及患者使用安全。为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杜绝泄漏风险,气密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4:06 ?212次阅读
    从泄漏率到压力衰减:<b class='flag-5'>胰岛素</b>泵气密<b class='flag-5'>性</b>检测的核心参数与行业标准

    ATA-2041高压放大器在超声阵列系统模块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 超声阵列系统模块设计 实验目的: 基于临床上外用药快速经的临床治疗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1:02 ?371次阅读
    ATA-2041高压放大器在超声<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阵列<b class='flag-5'>系统</b>模块中的应用

    汽车焊接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效率、保证焊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汽车焊接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4:09 ?405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115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宁波大学:通过电热薄膜刺激汗液分泌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用于静息状态下汗液葡萄糖持续分析

    分析。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含五个主要模块:电热薄膜、温度传感器、流控通道、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和粘合层。在检测过程中,负载银纳米线(AgNWs)的电热薄膜具有较高的电热效应,通过加热增加皮肤温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989次阅读

    生物医用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诊疗应用

    表面形成临时通道。利用此通道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至内,从而提高药物的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43 ?2086次阅读
    生物医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b class='flag-5'>皮</b>诊疗应用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技术的创新应用

    领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最初阶段,主要用于经药物递送领域,通过创建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1:19 ?1.4w次阅读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的创新应用

    雷达站玻璃钢避雷 隐蔽雷达波型避雷 防侧闪复合绝避雷

    雷达站玻璃钢避雷 隐蔽雷达波型避雷 防侧闪复合绝避雷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05 ?529次阅读
    雷达站玻璃钢避雷<b class='flag-5'>针</b> 隐蔽雷达<b class='flag-5'>透</b>波型避雷<b class='flag-5'>针</b> 防侧闪复合绝避雷<b class='flag-5'>针</b>

    10米玻璃钢避雷 风廓线雷达站避雷 轻质波型避雷

    10米玻璃钢避雷 风廓线雷达站避雷 轻质波型避雷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05 ?573次阅读
    10米玻璃钢避雷<b class='flag-5'>针</b> 风廓线雷达站避雷<b class='flag-5'>针</b> 轻质<b class='flag-5'>透</b>波型避雷<b class='flag-5'>针</b>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627次阅读

    从糖尿病管理到环境监测:葡萄糖传感器的多元应用探索

    葡萄糖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和实时检测能力,在医疗健康、食品生产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深入探讨葡萄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广泛应用以及当前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7:03 ?1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