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日前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此举旨在加速实现应用控制和生态可控,以此大力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据了解,这份文件是首个关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明确指导方针。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也是连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桥梁,被视为新型工业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共享,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启了崭新的道路。
标识解析体系由标识编码和解析系统组成。标识编码犹如“身份证”,为每个工业互联网上的零部件、产品以及关键数据赋以全球唯一编号。而解析系统则依据该“身份证”实现网址和关联信息的查询与分析。通过标识关联各生产加工、仓储配送以及消费者回收环节,标识解析体系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实现互通共享,从而发挥出数字化纽带与神经中枢的角色。
根据《行动计划》的规划,到2026年,我们有望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并在制造业及其他社会重要领域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预计到那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的企业数量将达到50万家,涵盖的行业将会增加到60个,累计注册量也将突破6000亿大关,每日解析量超过3亿次。
此《行动计划》还明确了几个主要任务,旨在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推动消费品“三品”策略、促进数字医疗整合、优化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数字化程度,以及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对于产业集群的升级而言,将鼓励其广泛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园区、基地、集群等发展载体上,推广相关应用,如引导合作伙伴利用标识解析体系打造 “产业大脑”等。同时,我们还期待看到各集群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超越物理界限的虚拟产业集群,进而实现要素资源的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网络化协同,打造新的数字化产业集群生态环境。
另外,《行动计划》还鼓励标识解析体系在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汽车整车和电子设备等重头行业上广泛应用,以期提升制造业的生产协作效率。借助标识解析体系,我们期望实现消费品质量追踪、数字营销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
-
工业化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1浏览量
11874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367浏览量
95185 -
数字经济
+关注
关注
2文章
1105浏览量
1897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精密设备的"电力保镖":优比施UPS如何守护数据与硬件安全?

Modbus RTU通讯协议:瑞银电能表的&quot;普通话&quot;指南

地热发电环网柜局放监测设备:清洁能源电网的&amp;quot;安全卫士&amp;quot;

为什么GNSS/INS组合被誉为导航界的&amp;quot;黄金搭档&amp;quot;?

工业数采很多数据你可能用不上,不同系统要的&quot;数据菜&quot;要对号入座
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要定制? ——揭秘工业场景的&quot;千面需求&quot;

仓储界的&quot;速效救心丸&quot;,Ethercat转PROFINET网关实战案例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守护电网安全的&amp;quot;黑科技&amp;quot;

隧道管廊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为地下&amp;quot;电力心脏&amp;quot;装上智能听诊器

【硬核测评】凌华DAQE双雄争霸:工业数据采集界的&amp;quot;速度与激情&amp;quot;实战解析

传统产线VS智能工控:华颉科技如何用模块化设计撕掉&amp;quot;电老虎&amp;quot;标签?

力合微电子携手中山古镇政府开启&amp;quot;智光互联&amp;quot;新纪元 共筑全球智能照明产业高地

软通动力携手华为启动&quot;智链险界&quot;计划,强化生态链接共启保险AI新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