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超高品质因子超构表面实现强慢光效应案例研究

MEMS ? 来源:MEMS ? 2024-01-11 10:1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月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李光元课题组,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Ultrahigh-Q Metasurface Transparency Band Induced by Collective-Collective Coupling的研究成果,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针对超构表面(Metasurface)采用类电磁辐射透明(EIT)现象实现慢光效应所面临的高损耗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晶格共振与晶格共振发生耦合诱导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抑制了其损耗,从而在100纳米高度的硅纳米柱阵列上实现了慢光效应(光速减慢了1万多倍)。同时,研究在实验上测得高达2750的超高品质因子,数倍于现有纪录(483)。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具有连续域束缚态(BIC)特性的集体型类EIT现象,其品质因子和慢光指数在理论上均按照反二次函数发散到无穷大。这一创新设计为实现超高性能的慢光光子芯片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也是所有物质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上限,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真空中的光速c约为30万公里/秒,是一个物理常数。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c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一起,也将质量与能量通过质能等价方程E=mc?联系在一起。根据狭义相对论,当我们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这与古人说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吻合。?

光速不能被超越,但能被减慢。例如,光通过玻璃或水之类的介质时速度放缓。将光速减慢,有助于更好地操控光子,进而提升对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缓存的能力以及光传感、光通信、光路由、光调制和光存储等相关应用和器件的性能。以生化光子传感应用为例,当光速减慢后,光的能量密度将增大,从而有效提高传感灵敏度。因此,如何将光速减慢是研究的关键目标之一。?

由于常规材料的折射率不高,光速减慢有限。为了减慢光速,科学家提出了电磁诱导透明(EIT)、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光子晶体等多种技术来实现强慢光效应。其中,EIT技术是最早实现强慢光效应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原子系统跃迁通道之间的量子相干效应来消除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介质的影响。基于EIT技术,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Hau等在450nK的超冷原子中实现了17m/s的极慢光速(相当于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自行车骑行速度)。然而,所有这些强慢光器件的核心限制因素在于:由损耗带来的缓存时间不足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长度不够的问题。?

作为平面化的人工电磁材料,超构表面被认为是一个“自由操控光的平台和未来光电器件的颠覆者”。近年来,基于超构表面来模拟EIT现象,成为光子芯片在室温下产生强慢光效应的研究热点。然而,受制于超构表面所支持的局域共振的巨大损耗,其慢光性能并不理想。?

李光元课题组致力于探索超构表面的损耗抑制机理,在基于表面晶格共振(SLR)的超高品质因子超构表面的理论设计和实验性能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以此为基础,该团队基于硅纳米柱阵列结构所支持的米氏电偶极SLR分别与面内或面外电四偶极SLR之间的干涉耦合,提出了两种具有集体共振特性的新型类EIT现象,在室温下实现强慢光效应(光速被减慢1万倍以上,即30公里/秒以下)的同时,抑制了损耗,从而在实验上测得破纪录的品质因子。该原理不同于传统超构表面类EIT现象:后者基于局域共振之间的干涉耦合,因此需要将两个独立的纳米结构靠得足够近来实现,对纳米加工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由于局域共振所受的散射损耗较高,导致类EIT现象的品质因子和慢光指数均有限。?

cd20b5ba-afe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传统超构表面的类EIT现象由局域共振-局域共振耦合或局域共振-晶格共振耦合诱导产生。本研究提出晶格共振-晶格共振耦合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

cd2d06c6-afe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由面内电四偶极晶格共振与电偶极晶格共振耦合产生的超构表面类EIT现象继承了前者的BIC特性,其品质因子和慢光指数均按照反二次函数发散到无穷大。

研究显示,由面内电四偶极SLR与电偶极SLR干涉耦合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继承了前者的BIC特性,导致其品质因子与慢光指数在理论上均按照反二次函数发散到无穷大。此外,通过参数调节,研究还观测到由这两种类EIT现象形成的双频EIT带。?

本研究利用晶格共振之间的干涉耦合,在超构表面上实现超高品质因子(即超低损耗)的强慢光效应,有望在光通信、光计算和光存储等领域光调制器和光缓存器,以及光传感领域的超高灵敏度传感器方面获得应用,并为慢光超构表面硅基光子芯片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科技计划的支持。?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145

    浏览量

    768960
  • 电磁辐射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57

    浏览量

    44131
  • 光通信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934

    浏览量

    34648
  • 电磁波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487

    浏览量

    54853
  • 光调制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8

    浏览量

    8655

原文标题:超高品质因子超构表面实现强慢光效应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ST+FDTD表面逆向设计及前沿应用

    表面逆向设计作为当前光学和光电子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受到全球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表面逆向设计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光学元件的功能,还能够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29 ?223次阅读
    CST+FDTD<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逆向设计及前沿应用

    《FDTD Solutions仿真全面教程:表面与光束操控的前沿探索》

    )通过相位叠加螺旋相位模拟生成漩涡 (五)表面的透过率/聚焦效率的分析 (六)不同偏振态的入射下,验证传输型
    发表于 04-22 11:59

    西安光机所在太赫兹表面逆向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高精度表面逆向设计方法及透射/反射双功能的宽频段聚焦涡旋产生器示意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太赫兹频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06:12 ?334次阅读
    西安光机所在太赫兹<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逆向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光机所等最新研究拓展了表面在偏振光学中的应用

    光学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基于表面的偏振调控及复用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偏振探测、显微成像、量子态测量等领域。目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06:22 ?294次阅读
    西安光机所等最新<b class='flag-5'>研究</b>拓展了<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在偏振光学中的应用

    VirtualLab Fusion应用:透镜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透镜是一种透射光学装置,通过改变的相位使聚焦或散焦。与传统透镜不同,透镜的优点是能够在非常薄的层中实现所需的相位变化,使用的结构尺寸在波长量级及以下,而不需要复杂和体积庞
    发表于 03-04 10:05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对超短脉冲的色散效应研究

    在现代光学系统中,快现象经常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由于这种短脉冲的光谱带宽很大,色散效应在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准确和合适的建模,系统中的所有色散效应都必须
    发表于 01-21 10:02

    华为助力西藏开投阿里改则网型储电站成功运行

    西藏开投阿里改则网型储电站,作为全球首个超高海拔、低温、弱电网场景下的6MW/24MWh智能组串式网型储能电站,于近期实现并网送电投运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0:43 ?843次阅读

    光学表面+MEMS:可切换涡旋激光器

    vortex lasers”(基于MEMS表面的模式可切换涡旋 激光器)的学术论文。论文由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南丹麦大学纳米光学中心、挪威科技工业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09:41 ?714次阅读
    光学<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构</b><b class='flag-5'>表面</b>+MEMS:可切换涡旋激光器

    对超短脉冲的色散效应研究

    在现代光学系统中,快现象经常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由于这种短脉冲的光谱带宽很大,色散效应在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准确和合适的建模,系统中的所有色散效应都必须
    发表于 12-25 15:29

    硬件测试EMC整改:打造高品质电子设备

    深圳南柯电子|硬件测试EMC整改:打造高品质电子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4:43 ?691次阅读
    硬件测试EMC整改:打造<b class='flag-5'>高品质</b>电子设备

    什么是表面光学技术?

    光学表面 目前,表面光学技术备受关注。简单来说,表面光学技术主要使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6:25 ?698次阅读

    空间调制器自适应激光光束整形

    应用VirtualLab Fusion可以实现包含空间调制器的激光系统设计 基于空间调制器(SLM)的激光整形:利用SLM,可将一个高斯光束转换成一个高帽轮廓的超高斯。对于一些新型
    发表于 12-12 10:33

    基于相变材料的可重构表面用于图像处理

    光学表面(metasurface)实现了在亚波长尺度内的模拟计算和图像处理,并具备更低的功耗、更快的速度。虽然人们已经展示了各种图像处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0:24 ?1.3w次阅读
    基于相变材料的可重构<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构</b><b class='flag-5'>表面</b>用于图像处理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太赫兹与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

    图1. 复合表面示意图:(a)俯视图;(b)局部放大图;(c)侧视图。(d)复合表面增强硅SHG和THG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06:37 ?663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b class='flag-5'>强</b>太赫兹与<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的硅基非线性光学<b class='flag-5'>研究</b>上取得进展

    透镜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 透镜是一种透射光学装置,通过改变的相位使聚焦或散焦。与传统透镜不同,透镜的优点是能够在非常薄的层中实现所需的相位变化,使用的结构尺寸在波长量级及以下,而不需要复杂
    发表于 08-06 13:48